抗倭战场 抗倭战场位于宝应县安宜镇学墩社区小南门外运河堤,老城区西侧。上原有祠、碑,已毁。据《宝应县志》载:明嘉靖36年(1557),倭寇入侵宝应县城,市民壮士丁效恭率青年数十人在此迎敌,杀敌数人,后因寡不敌众,皆壮烈牺牲。后人称此为抗倭战场,于此建祠立碑纪念。 仲兰家族墓 仲兰家族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泾河镇钱庄村东部泾河砖瓦厂内。墓群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内有仲兰及子仲本、仲裴、仲相夫妇合葬墓四座,均为砖砌浇浆墓。仲兰(1441-1495)宝应人,官至太医院使。仲兰夫妇合葬墓于1978年发掘,出土墓志两合。1983年发掘仲兰长子陕西按察使仲本夫妇合葬墓,出土不腐尸两具和服饰、玉佩、金条、状纸等文物。出土的不腐尸由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今存次子礼部主事仲裴夫妇合葬墓和三子仲相夫妇合葬墓,封土已平。据清道光《宝应县志》载:“太医院使加右通政仲兰墓在黄浦,子陕西按察使仲本礼部祠。祭司主事仲墓附。” 成肇麟宅 成肇麟宅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学墩社区县南街24号,建于清代。原有房屋规模较大,现仅存住宅一进,面阔六间,进深七檩。房屋墙体、门楼均已改变,其余房屋后建。成肇麟为清同治年间进士,历任县、州官员,为官体察民情,深受百姓爱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不堪服务于列强,作绝命诗“屈己全民命,捐躯表素怀”,后投井而亡。死后慈禧亲令于今县城发财巷东南段,修建祠堂,予以褒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安宜镇政府将旧居改为社会福利院。 京剧艺人高朗亭 京剧艺人高朗亭居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牌楼社区北门外百岁坊7号,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1.25平方米,房屋座北朝南,面南正房面阔四间,进深七檩,西有厢房。临街房屋面阔四间,进深五檩,东面一间为门厅。大门为八字形,门厅为二层小楼,其余平房,单檐、硬山,青砖小瓦,门窗破损严重,房屋结构完整,富有清代建筑特色。 王凯泰故居 王凯泰故居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学墩社区朱家巷42-7号,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30平方米,建筑面积95平方米,共有院落两座,房屋均座北朝南,东院房屋面阔四间,进深七檩,西侧有厢房两间。西院房屋面阔三间,进深七檩,中间堂屋开六扇格扇门。东院西厢房南侧为通道,连接东西两个院落。王凯泰历任浙江按察使、广东布政使、福建巡抚,光绪元年卒,赠太子少保衔,谥文勤,并于福建省城、台湾府城建祠祀。1874年,日本侵台期间,福建巡抚王凯泰积极备战,率兵二万五千渡海,促成日本退兵,维护了国家主权。 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 蒲松龄住所旧址位于宝应县安宜镇牌楼社区叶挺路73号,这里是一处清代建筑,西邻明清县署,东接察院巷。 宝应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宝应县志载:清康熙九年,蒲松龄应宝应知县孙蕙邀请来宝应任其幕僚。原住所已于清末重建,现存房屋格局与蒲松龄原住所基本一致。 蒲松龄住所旧址底层建筑面积为105.65平方米,是一座砖木结构两层楼房构成的三合院,布局呈“凹”字形,正房面阔四楹,进深七檩,楼上下共八间,楼上内廊外侧有栏杆扶手;东西两侧为厢楼,共八间,厢楼靠天井一侧为板壁,开窗户。房屋外墙为青砖,屋面为小瓦,东、西山墙为硬山顶。 此宅于2008年被宝应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应县古城保护规划》也将其列为保护利用重点。 经过宝应县相关部门的几年努力,如今,蒲松龄住所旧址已经被打造成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 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主题展览为“鹤轩留仙——蒲松龄游幕宝应觅踪”和“宝应书画家纪念蒲松龄作品”两部分。其中,一楼为“鹤轩留仙”,有家世生平、卓著成就和宝地情缘三个展厅。主题展中厅,塑蒲松龄半身铜像,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二楼为“宝应书画家纪念蒲松龄作品”展览。二楼东西厢设茶室、书房,再现当年会友、读书写作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外环境营造的“鹤苑”,引用了康熙年间宝应县署与蒲松龄游幕宝应相关的鹤轩、鹤亭、鹤泉、放生池碑记等,以及蒲松龄故居藤廊等人文元素,独具情趣。 朱氏宅第 朱氏宅第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老城区朱家巷34号,清代建筑。朱氏宅第房屋占地面积约192平方米,建筑面积112平方米。座北朝南,院大门东向,临朱家巷,房屋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屋面为小瓦,墙体为小青砖砌就,硬山顶。朱氏宅第一门走出兄弟三进士,在科举史上较为少见。朱士彦(1761—1838)字休承,号咏斋,嘉庆七年一甲进士,历官至左都御史,工、吏、兵诸部尚书,谥“文定”,赠太子太保衔。朱士达,嘉庆二十二年进士,历任四川按察使、陕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朱士廉,道光十三年进士,历任武强、石楼、固始知县。其大门前曾悬挂“兄弟三进士第”匾额。该宅具有一定历史人文价值,现为房地产公司用房。 蝴蝶厅 蝴蝶厅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画川社区叶挺路115号,占地面积132.3平方米,建筑面积264.6平方米,清代建筑。据清道光《宝应县志》载,蝴蝶厅为宁国寺藏经楼。宁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大雄宝殿匾额为颜真卿手笔,后毁于火。明万历十九年(591)重建,殿堂五进,房屋百余间。后进有千佛楼,每根梁柱都有木雕佛像,数以千计,姿态各异。现仅存蝴蝶厅,为清末重建,坐北朝南,上下两层,面阔3间14.7米,进深9檀9米,高8米,单檐歇山顶,漏檐墙,四周有回廊,廊柱有础,一楼门窗大部分改动,二层有走廊,木楼梯、护栏等保存较为完整。1998年在此发现一石刻“重修千佛楼石刻记”,系崇祯三年王恤民撰。 迎秀桥 迎秀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学墩社区学宫照壁墙北侧5米处,北通学宫,南接小南门街,南北横跨于城市河上,为清代石拱桥。桥面长7米,宽4.7米,面积约32.9平方米。据史载,迎秀桥亦称状元桥、玉带桥,在学宫泮池南,跨玉带河(学河),原为砖砌。道光五年,邑人徐攀桂改为石拱桥。文革中改为水泥平板桥,2006年拆除重建。 多智桥 多智桥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镇学墩社区多智桥巷与城市河交汇处,东西横跨于城市河上,桥面长5米,宽约3米,建筑面积约15平方米。据史载,多智桥曾用名史桥,在县学宫西,俗称“多子桥”,是宝应民俗中小孩满月时要过的“三桥”之一。该桥始建于清代,原为砖拱桥,2009年拆除重建。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