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宝应县创新“三大板块”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2016-3-16 16:55| 热度:5039 ℃ |来源:中国宝应网|我要投稿

“以法掌舵、顺势而为”、“以法载道、上善若水”、“以法治国、和谐无界”,为进一步扩大普法覆盖面,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持续提升群众的法治与德育意识,宝应县将法治文化与地域特色相结 ...
  “以法掌舵、顺势而为”、“以法载道、上善若水”、“以法治国、和谐无界”,为进一步扩大普法覆盖面,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持续提升群众的法治与德育意识,宝应县将法治文化与地域特色相结合,通过连点成线、以线构块,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大法治文化板块,让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取法律知识,受到法治教育。
  日前,我县利用地域特色打造三大法治文化板块获得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的特别关注,他表示,“宝应法治文化建设有创意、有亮点,为宝应模式点赞”,同时省司法厅编发专门文件介绍宝应经验,通过在省司法厅领导、厅副巡视员间传阅,并下发厅直各处室,进一步扩大了宝应法治特色板块建设的影响力。
  “近几年来,我县以法宣办为龙头,依托多部门齐参与、各镇村共携手、上下同发力的良好合作机制,全力推进普法板块建设实践,以创新为动力,以就地取材为思路,以融合发展为目标,将法治惠民工程与民生项目、市政工程、典型培育工作齐抓共推,从谋划设计到具体操作,从资金投入到人员调配,从运作协调到攻坚克难,形成了一整套无缝衔接的联动系统。到目前为止,我县镇级法治文化建成率100%,村(社区)建成率95%。”县司法局法宣办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板块一、以法掌舵顺势而为
  “民为和谐之本,法乃公平之源”,以安大公路为主线,以红色文化为阵地,顺势而为,打造“安大板块”。该板块主要以柳堡、鲁垛两镇为中心,集法治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资源于一体,其中“柳堡二妹子民兵班活动中心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就包含巡回法庭、诉调对接工作室、法治文化走廊、法律学校、法制阅览室、法制图书室等多方面的法治宣传阵地,建成“艳阳天”法治大道、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团庄村,鲁垛贾林“三和”调解工作室及“荷乡贾林——法治回廊”等多处法治文化景观点,形成了一线贯穿、纵横联络、点外有点的布局,为法治文化持续向基层渗透创造了基础条件。
  板块二、以法载道上善若水
  “学法者智,用法者兴,守法者安”,以大运河为纽带,以水文化、荷文化为亮点,沿古运河从南向北贯穿,氾水、安宜、泾河三镇为重点,打造“运河板块”。该板块突出上善若水的文化的内涵,密集布点,一字排开,多形式开展宣传,并引入多部门资源参与共建。兴办氾水农村法制学校、泾河劳务输出法律学校、青少年学法体验馆等综合性面向基层的法治文化宣传场所;创办氾水农民漫画墙、荷乡驿站流动人口普法工作站、县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等部门普法、人群学法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开发白田法治文化公园、北河法治风光带、泾河法治文化广场等主题宣传区,突显荷乡清风、法治惠民的主题,重点关注民生问题,分中见合,同中显异,在普法的同时,穿插介绍荷乡典故、名人轶事、运河史话、地域源流,彰显了本土、亲民的特色。
  板块三、以法治国和谐无界
  “学法则明智,用法则兴业”,以新淮江路为连接,以法治企业建设为重点,以经济开发区、黄塍镇、望直港镇为重点,因地制宜,和谐共建,打造“环城板块”。针对环城板块中企业单位多的实际情况,以诚信守法为普法主题,就近设点,紧跟城镇开发的步伐,持续向外延伸拓展,依托产业经济发展热土,建立以扬州尼尔公司法治企业示范点、农民工学法学校、法制宣传牌展区、企业普法成果展区为重心的普法黄金阵地,核心要素将农民工普法、企业主学法和企业文化培育三者相结合,不仅使法治文化宣传有了固定站点,还依托精配人员力量,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大讲坛、法治企业交流平台、法治惠民等各类流动普法活动,打造出极富特色的城市普法新环境。
  三大板块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极致彰显宝地风韵,通过凝聚宣传合力,打破了各自为阵的分散局限,形成了法治、红色、运河、荷乡、企业五种文化元素竞相争彩,公园、中心、学校、企业、大道、长廊六类载体全面开花,普法点、景观带、特色板块三级平台相互呼应的大格局,营造出浓郁的全民学法氛围。下一步,我县将以三大板块为基础,继续推动延伸建设,将沿安大线板块向西南延伸到小官庄、夏集镇,向东北延伸至射阳湖、广洋湖和西安丰镇,将沿运河板块向西延伸到山阳镇,将沿环城线板块向北延伸到曹甸镇,进一步发挥板块功能,进一步整合分散资源,全面推动特色普法、功能普法、专业普法工作,在体现出内在文化韵味的同时,彰显出法治文化建设实效。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