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宝应人韩德才夫妇细品《大运河》“流淌的美味”

2016-3-23 10:58| 热度:8731 ℃ |来源:扬州晚报|我要投稿

流淌的运河,带来了流淌的美味。昨晚,央视九套播出人文纪录片《大运河》第四集“流淌的美味”。曾在大运河上跑了近三十年船的扬州宝应人韩德才及其老伴出镜约5分钟,展示他们入乡随俗, ...
  流淌的运河,带来了流淌的美味。昨晚,央视九套播出人文纪录片《大运河》第四集“流淌的美味”。曾在大运河上跑了近三十年船的扬州宝应人韩德才及其老伴出镜约5分钟,展示他们入乡随俗,在清明包粽子,与老船工聚在一起品味家乡的味道。
  曾在大运河跑船近30年
  宝应人韩德才讲述“流淌的美味”
  清明时节即将到来,昨晚央视纪录片《大运河》播出第四集“流淌的美味”,展示了嘉兴桐乡石门镇的清明习俗,出镜人是扬州宝应人韩德才及其老伴等人。
  节目中说,端午节,中国人有吃粽子的传统,但是在嘉兴桐乡的石门镇,当地人在清明也吃粽子。借着祭祖的契机,全家人聚在一起,粽子不再仅仅只是一种节气美味。运河路街口修鞋铺的韩德才,不是本地人,但他也打算入乡随俗。
  原来,60多岁的韩德才,是扬州宝应人,在大运河上跑了近三十年船。退休后,他便在运河边的石门镇买房定居。韩德才这家小小的修鞋铺,成了老船工们的聚点。
  清明这天,韩德才打算约几名老船工,到铺里吃粽子。这些老船工和韩德才一样,没有选择落叶归根,而是决定在石门定居。对韩德才而言,这个地方交通比较方便,无论是到山东、杭州,还是到上海,都要经过这里。
  石门镇形成于春秋时期。相传,越国为了抵抗吴国,在此垒石为门,故称“石门”。石门拥有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个120度转弯。逐渐,石门成为南来北往的船工们休息歇脚的地方。
  粽子包进家乡的味道
  大运河带来食材流通、南北交融
  石门地处嘉兴桐乡,正位于中国最古老的稻作文化区之内,稻谷自然而然成为石门人对于主食的第一选择。当地人对于米制品的做法,更是炉火纯青。
  节目中,用镜头讲述了韩德才的老伴潘月凤包粽子的场景。一大早,潘月凤便开始准备包粽子的食材。为了品尝到正宗的嘉兴粽子,潘月凤请来了邻居帮忙。南方人偏爱咸粽子,拌入酱油的糯米,包裹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黏;北方人则青睐甜粽,糯米中填上几粒蜜枣或红豆,清香可口,味甜嫩滑。
  大运河带来的不仅是食材的流通,更是南北不同制作方法和烹调技术的交融。不同的包法,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美味,韩德才一家人和几名老船工相聚在一起,品尝着粽子,其乐融融。软滑可口的粽子,有甜香有咸香,更有家乡的味道……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