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悦图视界 图说历史 查看内容

中国疫苗往事

2016-3-25 10:59| 热度:19570 ℃ |来源:新浪图片|我要投稿

在中国历史上,天花、麻疹、白喉、猩红热、鼠疫、霍乱、伤寒、痢疾等等病毒都曾肆虐一时,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清朝的顺治帝后世多认为是死于天花。为了战胜各种病毒,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 ...

中国疫苗往事 (8)

建国后的六大研究所包括: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图为1959年6月,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流感活疫苗人体接种的情形。白镕炳/新华社

中国疫苗往事 (9)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宣传画。痨病是结核病的俗称,卡介苗是两位法国细菌学家卡默德和介兰在20世纪初发明的。中国卡介苗的接种始于1933年,由王良医生从法国引入,他在重庆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卡介苗实验室,开启了中国研究培育卡介苗的先河。供图/Getty Images

中国疫苗往事 (10)

这样的瞬间,70后和80后们很熟悉吧,那时候接种疫苗叫“打预防针”,不是往胳膊上扎,而是扎屁股。这是1985年,广西阳朔,注射疫苗的孩子。摄影/Martin Parr

中国疫苗往事 (11)

八九十年代,政府对小儿麻痹症的预防非常重视,很多领导人,包括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等人都曾到北京市幼儿园给孩子们喂“糖丸”。“糖丸”全称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图为1985年9月,国家主席李先念到北京松树幼儿园,给孩子们喂“糖丸”。

中国疫苗往事 (12)

这是1986年5月,新疆军区医务人员在给乌鲁木齐市儿童喂服小儿麻痹糖丸疫苗。不清楚她为什么戴手套喂“糖丸”。上世纪60年代开始,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在我国广泛推广使用,在阻止脊灰流行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出现过儿童服用糖丸后死亡的病例。吕永太/新华社 

中国疫苗往事 (13)

1993年,宁夏农村基层保健所医护人员为儿童做疫苗接种。刘海峰/新华社

中国疫苗往事 (14)

国产乙肝疫苗是1975年研制出来的,研制者陶其敏是北大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首任所长。根据国际惯例,疫苗首先要在大猩猩身上进行检验。可是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大猩猩,就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图为1996年,山西临汾地区儿童注射乙肝疫苗。马毅敏/新华社        

中国疫苗往事 (15)

中国首家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生产车间,1993年10月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落成。该车间可年产2000万支乙肝疫苗。张燕辉/新华社

中国疫苗往事 (16)

1994年2月,浙江医学科学院研制成功的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甲型肝类减毒活疫苗”,已逐步向大批量生产发展。这是试验人员正在无菌室内培养甲肝疫苗。卢鸣/新华社

中国疫苗往事 (17)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开始实施,其中规定疫苗可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图为1994年5月,苏州街头宣传画。供图/视觉中国

12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