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淞阁是宝应的一个景点,我上中学时,它位于宝应中学内的一座假山上。我从网上好不容易搜索到一张那时的照片。这个翦淞阁曾经是我们上学时玩耍之地。 据史料记载,翦淞阁最早是清代宝应名宿乔莱所建纵棹园内一景。乔莱(1642-1694年),字子静,一字石林,江苏宝应人。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授内阁中书,举应“博学鸿儒”一等,授翰林院编修,与修明史。纵棹园是他晚年回乡后所修。他还请翰林院的同事潘耒写过一篇《纵棹园记》,内中有“有阁覆水,曰‘翦淞’。”可知这纵棹园内的翦淞阁是一个临水的建筑,应该是伸出覆盖在水面上的,而我所看到的却是高企在假山上的,周围并没有水面。而且,它只是一个有翘角攒尖顶而无墙无窗的建筑,只是一个亭子,不应称为“阁”。(清季上海有廉泉、吴芝瑛夫妇建小万柳堂内有翦淞阁,那才是名副其实的阁,我将另文叙述。) 那么,我上学时看到的这个翦淞亭是什么时候重建的呢?
《宝应历代县志类编》中收有另一篇朱树楠所撰《重建翦淞阁记》中有云:“昔乔侍读公有纵棹园,……迄今二百余年,仅存纵棹遗址,改建画川书院。树楠董理院务,重建斯亭。登山一览,遐思渔山、泾上诸园,不能无物换星移之感!”请注意,这位二百年后主管在纵棹园遗址上改建的画川书院的朱树楠先生,在篇名为《重建翦淞阁记》的文字中却说“重建斯亭”,且此亭建在一座山上(虽然是很小的山),站在山上,可以登高望远,一览宝应之貌。 从时间上看,距离乔莱建纵棹园二百余年后,应该是清朝末期了,而画川书院是清嘉庆元年(1796年)始建、道光年间重修的,朱树楠是咸丰十年(1860年)的贡生,他管理书院时重建翦淞阁,应在1860年以后。 这位朱树楠先生应该也是饱学之士,但不知他为何犯了很低级的错误。一是从“翦淞”之意,应该建在水边,他却建在了小山之上;二是本来是一个阁,他却建成了一座亭。虽然重建时已经过了二百多年,但总有文字记载或画图摹状吧,最基本的阁与亭是不一样的,但因为建在了山顶,而且是一个面积很狭小的山顶,所以只能是亭子了。当然,还可能会有经费不够等等原因。只是从朱树楠的重建起,翦淞阁实际就变为翦淞亭了,虽然还挂着“翦淞阁”的名衔。我所看到的翦淞亭大约有百年的历史吧。在这其间,也许有过毁圮与重建,但都是因朱树楠的旧制而修了,所以今日在纵棹园边上的翦淞阁依然是建在假山上的一座亭子。
我不相信朱树楠不知“翦淞”二字的含义,那么,这个“翦淞”二字是何来由呢?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著文说:“‘翦淞’应是翦取淞江水之意。我检索了几十首含有‘翦淞’的诗词,证实了这种想法。比如明·王夫之有句‘谁把灰堆一幅张,并刀误剪半淞江。’明·陆深有句‘倚阑正见三江口,剪取吴淞共试茶。’元·谢宗可《水纹》‘新绿粼粼漾浅漪,织成春色上苔衣。一池碧晕雨初落,千叠翠鳞风更微。净縠光摇湘女镜,轻罗影动水仙机。何如袖取并刀去,剪取吴淞半幅归。’” 翦淞是剪取淞江之水,大抵是不错的,但引用的几首诗均流传不广,不足作为“翦淞”出处的凭据。其实“翦淞”之典大有来头,是出自唐朝大诗人杜甫的《戏题画山水图歌》: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 这是杜甫的一首题画诗,赞颂的是四川画家王宰的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水图,首四句先不谈画,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中间五句,描摹画面上的奇伟水势,与巍巍群山相间;随后高度评价王宰山水图在经营位置、构图布局及透视比例等方面旷古未有的技法,在尺幅画面上表达了万里江山景象。最后两句感叹:不知从哪里弄来锋利的剪刀,把吴淞江水也剪来了!极言画之表现力的逼真与生动。 其实杜甫这两句点睛之笔也并非他的首创,他是借用了晋代索靖赞叹顾恺之画的评语“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纹归去。”并州是山西太原的古称,以所产刀剪犀利、加工精细而著名。而“练纹”则是突出了水波净白如帛的特点。练:白绢,如素练。纹:形容水波。金圣叹的《杜诗解》中说到此诗“不惟写妙画,兼写出王宰妙士来。‘中有云气随飞龙’七字者,原来王宰此图,满幅纯画大水,却于中间连水亦不复画,只用烘染法,留取一片空白绢素。此是王宰异样心力画出来,是先生异样心力看出来,是圣叹异样心力解出来。” 自从杜甫这首诗问世以后,历代的诗人都会化用、引用这两句诗。宋代袁说友《常熟敲冰行舟三首》之一“一枕更阑客梦回,冰声犹作浪声来。并刀曾剪松江水,更欲从渠为剪开”,元代倪瓒《烟雨中过石湖三绝》“烟雨山前度石湖,一奁秋影玉平铺。何须更剪松江水,好染空青作画图。”直到后来明清两代就更多了,不一一列举了。 古字“翦”与“剪”相通,而“松江”与“淞江”也是相通的。松江是一条河,东汉的时候就称为松江,宋朝的时候就改为吴松江,本来是吴地松江的意思(吴就是指苏州),明清改为吴淞江,至今还是叫吴淞江,上海市区段叫苏州河。松江用作地名是在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华亭府改为松江府。之后到松江县、松江区,用作地名,“松”一直是没有三点水的。我前面所举的唐、宋、元的诗中都是“松”而非“淞”,而明清以后则写成“淞”了。 “翦淞”亦可作“翦松”、“剪淞”、“剪松”,意思也是一样的。这里的“松”指的是松江,而不是树木松柏的松。我也查了一下,《全唐诗》中只有一首是写到剪松柏之松,是张说的《过汉南城叹古坟》,诗曰: 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汹涌蔽平冈,汨若波涛连。 上世千金子,潜卧九重泉。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 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 这是一首写墓地的诗,乔莱是不会以此诗中“松柏剪无馀”而以“剪松”之意作为覆水之阁的名字的。 我想,乔莱之所以将覆水之阁命名为“翦淞”,也不是因为与松江有什么直接的关系,那时的上海还没有开埠,松江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地方,他还是借取脍炙人口的杜诗中的此二字来形容风景如画之景:登阁凭栏,骋目望去,水波连天,虽是无烟波浩渺之势,但也可一如剪取松江水,将练纹之美呈现于前。这翦淞阁的借景,便体现设计者心思如并州之剪的高妙。而无论是画图、造园乃至写诗,藉他景他典为我所需,巧妙剪裁以借鉴化用,当是高明之极的手段。 由此看来,乔莱最初所建的“翦淞阁”与朱树楠后来重建的“翦淞亭”无论是立意还是审美,高下判若云泥。 不过,还是要感谢朱树楠,他毕竟为我们留下了这座名不副实的翦淞亭,让我们可以发怀古之幽思,感前贤之雅兴,忆往时之趣事,叹沧桑之变迁。 不揣冒昧,一番刍论臧否,敢卜方家首肯乎?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