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湄有桥,什么时候在桥下摆一条船?船上有棹,什么时候在棹头听一支歌?歌伴着月,漾出了一片清香的荷花。今夜,花开荷塘,月下纵棹。——题记 新月如水,长天星疏。晚饭后,我信步于城区的叶挺路上。恍然间,一阵清新诱人的荷香,从晚风里飘荡过来,顿觉神清气爽。我想,这沁人心脾的香气,一定是来自前面的纵棹园中。 时值盛夏,正是去纵棹园赏荷的好时节。 纵棹园是本地一处闻名遐迩的胜迹,建于清康熙年间。其时,翰林侍读学士乔莱,看透仕途险恶,毅然谢官还乡,寄情山水,辟地筑园。园林建成后,取名:纵棹园。纵者,泛也;棹者,舟楫也。从纵棹园的名字,便知此园始为文人墨客临波泛舟,吟诗抒怀之胜境。便也可想见当年园主乔莱,与客人泛舟园中,追风赏荷,“琴弈觞咏,陶然竟日”的情景了。 时光流转,昔日的纵棹园大多已不复存在,但纵棹园却是人们心中难以抹去的一份记忆。在如今寸土寸金的黄金闹市,纵棹园的去留,曾经牵动了太多人的心弦。 今晚,我故地重游,惊喜地发现一个改建后,崭新又不失古朴的纵棹园展现在面前。只是,此处不再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私家园林,达官显贵的贵府深院,现已成为一处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公园,把美丽的风景呈现给了普通大众。 此刻的纵棹园,沉浸于一片璀璨明亮的灯火中……沿着园内一条鹅卵石小径,直向前走,便到了荷塘。犹记儿时所读清潘耒《纵棹园记》:“曲之渚者因以为陂,流者因以为渠,平者为潭,曲者为润,激而奔者为泉,亭而演迤者为塘,为沼。”亭而演迤的荷塘,正是纵棹一景。此刻,塘平如镜,烟月似泻,荷香四溢。十余亩田田荷叶,上下翻舞,千百朵施施莲花,纤裳玉立。此刻,若是泛舟纵棹,驾着荷风,沐着月色,任意东西,那该是怎样情美的极致呵!“狂夫今更狂,潋滟深怀豪饮酹。”状元王式丹放歌当也在这荷塘月色中么? 沿荷塘柳岸,耳听草虫低鸣,那么和谐,那么悦耳,是荷上的珠露轻滴,还是绿水里的鱼儿弄波?自然我又想起管六郎深情的吟唱来。当年康熙南巡,路经本地,园主乔莱率乔家戏班为他作即兴演出,精彩纷呈、声情并茂的表演令康熙帝龙颜大悦,亲赐银项圈于主角管六郎,至此,乔家戏班遂名为“赐金班”。今夜的清风,旧时的明月,何处再寻康熙帝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当年的荷塘,今昔的荷香,哪里才是士大夫的“春风十里扬州路”?跨越三百年的时空,丝竹依旧缠绵,荷花依旧动人。 顺着荷塘,沿园中游廊曲径,满眼青藤缠绕,绿荫匝地,这里是乾隆爷赋诗的幽境——戚家汪。至今,世人仍惊叹于“戚妇殉节”的那份悲壮与凄美。过了戚家汪,便到了著名的“八宝亭”。赵朴初先生遒劲有力的题字在月色下熠熠生辉。亭的四周,群芳缤纷。各色花卉簇拥着亭中的飞檐翘角,烘托着丹柱碧瓦,令“八宝亭”更加雄伟挺拔,古意盎然。 是夜,我踯躅于翦淞阁精美的砖雕前,徘徊在荷塘之滨,在甜美的荷香中,在翠竹摇曳里,乐而忘返。 如今,纵棹园已不再是帝王将相驾临的行宫别院,也不再是士大夫们流连的世外桃源,它已成了寻常百姓陶冶性情、休憩身心的绿色港湾。仰面疏星朗月,直觉荷风里又轻荡出诗句来:“酩酊倒载归,岸柳自摇曳。俯视灯光新,仰观众星缀……幽境探无限,昕日聊可悦。”古人的情怀又叩开了现代人的心扉。 ![]() 美呵,纵棹园!纵棹园的美,在于春花、夏风,在于秋叶、冬雪,更在于月荷飘香。朋友,如果你来纵棹园踏月赏荷,那一片荷香,那一轮朗月,将会永存于你的心间!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