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悦图视界 图片故事 查看内容

上海最贵土地上的“钉子户”

2016-5-18 09:09| 热度:20270 ℃ |来源:腾讯图片|我要投稿

与周围土地上动辄数以千万的高档公寓楼相比,上海光复里的居民则生活在脏乱差之中,这里的房子摇摇欲坠,看上去没法居住。目前,光复里地区周边的房子每平方米均价近8万元,当地政府16年 ...


  光复里社区的猪肉摊,已经被拆去一半。不愿搬迁的居民,大都是因为补偿问题。现在光复里周边的房价平均每平方米78000元。今年3月份价格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按照这个增长速度来看,光复里地区的拆迁冲突将会不断加剧。


  社区小卖部里,没有搬走的居民在聊天。光复里有一名老住户和他的兄弟、家人挤在一幢三层小公寓楼里,房子是从他母亲那里继承的,而开发商新湖中宝公司拒绝支付420万元——这是这个房子在市面上应有的价格。


  陶伟仁(音)坚守着自己的两层老房子,周围已经被拆成平地。这场僵局凸显了中国半开放的房地产制度中一个尚未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土地归谁所有?一名在此居住32年的老住户,因为没有房产证,而无法拿到市价的补偿款。


  50岁的徐先生(音)向记者展示全家福,过去徐先生的大家庭都挤在同一个屋檐下。


  大多数房屋上都被拆迁队喷上了“拆”的油漆字样,不过由于居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对峙久拖不决,油漆的颜色都已褪去。在徐先生住的房子附近,也有一个大大的“拆”字。


  许女士(音)和丈夫住在一个8平米的窝棚里,屋顶上面是密布的电线。光复里的居民们说,开放商承诺让他们搬进嘉定区的新公寓里面,但是嘉定区位置比较偏远,而且居民还要付一定的房款,这让他们很难接受,许多人都是普通职工,无力承担高昂的房价。


  李女士(音)和丈夫蜗居在一个小房子里,墙上挂着公公和婆婆的照片。


  48岁的卞建华(音)和母亲蜗居在一间只有20平米、昏暗的小房子里。


  卞国华(音)站在弟弟卞建华的房子外,做饭只能在犄角旮旯里找个地方。


  独居的89岁老人曾先生(音)坐在家中的床上,他把几乎所有的家当都放在身边可以摸到着的地方,他已经很难下地行走。


  光复里许多破旧的房子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这里似乎成了法外之地,没人管理,环境又脏又差。在一幢楼房前,一名男子在刮脸,周边挂着各种杂物。


  姜维(音译)和朋友租住在光复里一间6平米的房子里,租期两年,每月450元,他们只能在外面做饭。


  38岁的李国强(音)是一名送货员,租住在光复里。


  夜幕下,光复里的“钉子户”和远处的高楼遥相呼应。一般来说,中国人的财富表现为现金和房产,但房屋产权概念一直很薄弱,人们被允许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面,但同时也被告知,政府有权重新安置居民,并支付一定的补偿款。但是由于很多人对政府提供的赔偿金不满意,便导致了“钉子户”的产生。不过时间是一台巨大的推土机,中国的许多“钉子户”最终被收买、赶走或者死去,因为许多人都是老年人。

12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