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尹庄在记忆中是一道长街,一条大河,是一弯拱桥和一座校园,以及那些暮色中的帆影与晨光里的鸟鸣。 整个小镇像放倒的一株大树,长街是主干,横贯东西,伸开去的枝叶,是大大小小的村庄,散落在明亮的河流和丰盈的绿色之中,安静而从容。 长街上很少有外来的人走动,都是本乡本土的人,就算叫不上名字,也好歹是个熟脸子。 星期天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年轻人结伴逛街,那是我们一帮来自各个乡镇的学生。街北是医院,邮政所,乡政府,文化站,影剧院,都是不大的地方,也算不上热闹,进进出出的人,一望就知道是哪个单位的了。 乡干部们举手投足间流露着矜持,上班的人,能让你感觉到他小小的自得和满足。厂长们走路倒是匆忙的,却在匆忙中挥洒出神气。 街南是各式各样的小店铺,货物不算丰富,日常用到的却都能买到。照相馆夹在中间,门口摆着台球桌,时常有闲站了看捣球的人,叫好的奚落的,引得买东西的人也来望呆,手上提着酱油瓶,忘了家里等着炒菜吃饭,直到老婆一路骂过来。店铺后面就是宽阔的芦氾河,过了高高的通湖桥,顺着窄窄的砖头路,向东不远就能看到我们的校园。 我一直相信,我们当初来到小尹庄,是怀着同样沮丧的心情。都是高中落榜生,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哪一个不是曾经满怀憧憬和渴望? 理想第一次从天上落到脚下,像破碎了的水晶球。 我们都能看到各自的将来:两年财会班结束后,回到乡镇,做个企业或者是村里的会计。 我也一直相信,我们谁都不会忘记小尹庄,因为是它给了我们最初的安慰。 短暂的两年里,我们得到了友情和关爱,得到了将以立足的技能,还有的得到了爱情。 现实向我们关起了一扇大门,而小尹庄又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和从前不一样的是校园里的老师们。 02 教语文的纪开玲是个高而瘦的女子,面对我们的集体消沉,她甚至生气的哭下来,她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啊?课堂上鸦雀无声,只比我们大几岁的纪老师,在黑板前抽泣,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纪老师喜爱泰戈尔的《新月集》和《飞鸟集》,还建议我们也看看。我后来手抄了这两本小书,那些明净朴素,优美灵动的诗句,我至今还记得很多。 王垄老师已经是省内有名的诗人了,他教我们地理和历史。第一次上课他忽然问,诗歌是什么?大家都不作声,我稀里糊涂的说,就是生活。王老师很开心,问了我的名字,转身写到黑板上。他和我们讲现实与理想,生活和艺术。我们似懂非懂,不知道课还可以这样上的。齐秦刚刚开始流行,他就教我们唱《大约在冬季》,还给我们朗读他写出来的新诗,清新的,忧伤的,深情的,激越的。我们一个班60来个人,没有一个成为诗人,然而我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学着思考,学着去体会和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 正是从那时侯起,我成了文学爱好者。大河的东边有个小码头,没有船只停靠时很清闲,我常常带本书,坐在那里看。有时候抬头看看过往的船只,掀起的水波拍打着河岸,船头的人还会冲我喊:柳堡就在东边吗?有时候碰到哪位老师的爱人下班经过,会热情的招呼我去吃饭。 很快,我们发觉小尹庄的男人往往含蓄,女的常常直率,大约和这里的水土有关吧。 有一回下晚自习,我们溜到街上的面铺吃宵夜,回头时无意中碰了迎面过来的姑娘的肩膀,立刻遭到破口大骂,要求我们跟“姑奶奶”道歉。一起的鲁同学是个急性子,他回敬了一句“姑爹爹”不乐意。结果麻烦大了,两位“姑奶奶”高低要把“姑爹爹”请到家里去“坐坐”。风波过后我们才听说镇上有出名的“五朵牡丹”,我们那晚遇见的是其中最厉害的“黑牡丹”。 临到要毕业前,班上的男生和本地的女孩恋爱了,女孩家里当然不同意,她父亲是乡里的干部。我们给他出主意,直接给她父亲写信,干部讲理,或许可以说服他吧。男生熬了两个通宵,写了改,改了写,10多页的信寄到了乡政府,忐忑着等待着。意外的是还真的收到回信了。这位乡干部请人代回了一幅书法,写的是高尔基的一段名言,大意是勉励青年人,要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去,除此什么都没说。我们一帮孩子都看傻了,不晓得怎么办,最后这位同学悻悻地表示,先练好书法再说。 毕业的前晚,我们在校园里搞了一场晚会,本地的女同学演唱了九九艳阳天,说不要伤感,小英莲会坐在河边,等着你们来做客。 散场后我们三五成群地分坐在操场上,夜色如水,夏露初上,有的男生哭了,本地的女同学就笑他们太脆弱。天很快就亮了,我们乘上离开的船,冲岸上的同学挥手,却看见那几个女生在不停地擦眼泪。 03 小尹庄一直往东,就是著名的柳堡。但是在我们心中,她的所有的名气似乎都跟我们没有多少关系,甚至她有过的遗憾,也丝毫不能损伤我们对小尹庄的眷恋。 我们爱着的只是属于我们的小尹庄啊。就像不久之后,撤乡并镇了,小尹庄和柳堡成了一家子,可是我们在回望她时,热切的深情的目光,总是倾洒在属于小尹庄的那段蜿蜒的小路上。 而我还是要期待她的繁荣,就算会打破她的安静和悠闲。那个曾经抚慰过我们心灵的小尹庄,会一直安卧在我的记忆中,深情静好。 2016年3月30日 时近午夜,旧文重读,唏嘘不已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