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我梦见过你。你一袭红裙,长发过肩,洒脱的身影里,有着四十岁的女人,走遍万水千山的仆仆风尘。我对你说,嘿,我读过你的《背影》。 17岁的时候,我辗转去宝应县城最东边的小尹庄读财会班,开始独自面对苦闷迷茫的生活。一个星期天,隔着供销社灰蒙蒙的柜台玻璃,我看见了《背影》。封面上是一个女人伫立的背影,身前横过一道四色彩条,像彩虹又像是河流,白底上印着台湾三毛。我以为那就是你的背影。 两年的寄读生涯里,你的《背影》里连代序在内的15篇散文,我读的烂熟。我把你在《逃学为读书》的长序里,提到的40多本书,列成清单,四处找来读。我还写了信,寄给出版方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恳请他们转交给你。我开始憧憬将来有一天,会像你一样背起行囊,挥挥衣袖,把潇洒不羁的背影留给故乡。 然而我还是回到了老家氾水镇上,应聘在一家企业做宣传员。一年后我又到了县城最南边的子婴河供销社。我想你一定对我很失望。这期间你还见证了,我懵懂的开始,仓促的结束的初恋。那个她有一天忽然打来电话,问我有没有你的书?我匆匆地赶写了一封信,夹在《背影》里。我在信的最后潦草地写了一句:但愿你给我的,不只是美丽的背影。决定分手的夏天,她约我在镇影剧院对面等她。隔着雨雾中的马路,我看到剧院的橱窗里,贴着《欢颜》的大幅剧照。她执意把《背影》和几件小礼物塞到我手里,红着眼睛走了。我独自走进影院,《橄榄树》的歌声萦绕在空荡荡的剧院里,恍惚中看着银幕上的胡慧中,就是悲伤的你。 在子婴河我只待了不到一年,刚去没几天,一位姓鲍的师傅借走几本书,《背影》也在其中。直到离开,我也没好意思去要回来,觉得对不住你。神奇的是,转年的夏集镇庙会,在一个熙熙攘攘的地摊上,我竟然发现了这本《背影》,扉页上我的签名和时间都在。 这样,我就把《背影》从乡下带进了县城。我被借用在一家机关,每天要去县政府传达室拿当天的文件,我很乐意干这件枯燥的跑腿差事,是因为途中会经过会招门口的文汇小书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你的散文全集,书店只进了一套,在架上放了很久,落满一层薄灰。每次去,看着你在绿的黄的封面上,明媚温婉地笑着,总不免有些难过,仿佛你正受着委屈。我终于决定买下来,用报纸和塑料袋严严实实地裹好,塞进外套里,冒雨躬着腰骑回去。这一套里的《背影》上记下了我的欣慰,我说三毛,我带你回家啦。 熬过了6年机关生活后,我如愿调进了报社。到这时候,其实我已经很少再读你了,文友们也开始不屑于谈论你。后来我读到贾平凹写给你的信,就复印了几份,强逼他们看。我像是在为亲人辩解开脱,心虚地拉来舅爹爹帮腔。 三毛,你的书在我的书架上,挤满长长的一整排。我有时候会想,你以你的背影,引导过那个莽撞少年,又陪伴他走过寂寞青春,步入人生的中途。现在他终于要把背影留给你,留给过去的那些岁月了。你不会为此而难过的。因为你告诉过我,看到背影,那是意味着你正在前行,意味着你已经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四年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了你的作品集,有着深蓝的封面和画满流星雨的护衬,我猜想这会是现在的你,最喜欢的颜色。太多的沧桑,都已经融入简净素朴的蓝,但是依然可以看见隐没其间的跋涉的背影。划过天际的流星雨,是提醒我们,你早已不在人世间。 1991年1月5日清晨,我骑车经过县城最开阔的叶挺路,电台的广播里说,你于昨日凌晨猝然离世。我惊愕地停住,站下来,愣了一会,悲伤在心里缓缓地洇散。有心的播音员安排了一段你的演说录音,背景音乐放的是《橄榄树》。你第一次用你脆弱飘渺的嗓音,在我头顶轻轻地慢慢地诉说。我看见漫天飞舞的雪地里,你的背影渐渐飘远。 在冬天的这个早晨,在人群涌动的街上,我想,假如真的有天堂,将来的某一天,我要在天堂里找到你,我会对你说:嘿,我读过你的《背影》。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