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11) 史迪威不仅从美国调来一大批美国军官任教官,还运来了堆积如山的美式装备。中国驻印军完全仿照美军的编制,步炮比例达到三比二,第一次从武器和火力上压倒日本人。图为驻印军在兰姆伽进行步枪拆解与保养训练。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12) 每一个驻印军战士领到卡其布战斗帽、钢盔各一顶;卡其布夏冬军装各两套;羊毛衫夹上衣一件;棉织内衣裤两套;帆布胶鞋、大头皮靴各一双。还有毛毯、橡胶雨衣、橡皮垫褥、水壶、手电筒、遮风镜、防蚊头罩、毛巾、铝饭盒、野战背囊等。图为中国军官进行点-30口径重机枪射击训练。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13) 进入兰姆伽后的第三天,每人配发一支美国加兰德步枪,100发子弹。班长发给一支M1汤普森冲锋枪。这是在国内时想都不敢想的。英国的后勤保障也做得不错,战士们有充足的面包和牛肉罐头,无论怎样也吃不完。图为美国军官给中国学员进行沙盘讲解。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14) 在兰姆伽,所有教官都是美国人,翻译由学生兵担任。中国官兵分开受训,训练内容按照美国西点军校的军事教程进行。1942年5月,从印度盟军基地经由喜马拉雅山上空,通往昆明的空中补给线——即著名的驼峰航线开通。图为中国医疗队向中国高级军官展示如何使用担架运送伤员。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15) 史迪威与蒋介石达成协议,利用飞越“驼峰航线”的返空飞机,每天从中国空运四五百人到兰姆伽。截至1944年末,先后在该基地受训的中国士兵则有10万人,国内师以上的高级指挥官有三分之一在这里进行过短期轮训或合成训练。图为驻印军某批学员的结业检阅。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16) 训练是为了反攻。第一次远征失败后,史迪威1942年5月24日一到新德里,他就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们一定要转入反攻”。反攻的日子很快到来。1943年10月,史迪威指挥驻印军及美军一个支队率先从印度向缅北进攻。从左至右:孙立人、史迪威和廖耀湘讨论缅北作战行动。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17) 军队分批乘火车从利多出发,翻越印缅边境的原始森林野人山,相继打通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逐渐接近缅北第一重镇密支那。图为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密支那向日军阵地发射105毫米口径榴弹炮。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18) 密支那位于伊洛瓦底江西岸,江水东南环抱,其它几面均为复杂崎岖的山峦,遍地为森林,中间为一小平原,为缅北铁路的终点,有公路四通八达,城西、城北两处均有飞机场,是交通枢纽、行政中心,也是战略要地。图为中国驻印军乘飞机开赴密支那前线。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19) 照片中这个孩子是第14师第42团第14营中年龄最小的一名士兵,他在战斗中消灭了许多日军。美军联络官声称他曾经连续向日军投掷两箱手榴弹。此刻,他正向两名美军联络官夸赞他的汤姆式冲锋枪。英雄不死:中国远征军珍贵历史影像 (20) 1944年8月5日,密支那日军大部被歼,总指挥水上源藏自杀,8月6日,密支那战役彻底结束。1944年10月1日,缅甸密支那,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孙立人(左)与新38师师长李鸿在新38师军旗队前握手。摄影:美军通信兵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