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1) 人们都知道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从此大学向中国各阶层打开了读书之门。在此之前的十年里,“高考被扔进垃圾堆”,学习再好也上不了大学。与之相对应的怪现象是:如果出身好,满足一定的条件,不用考试就能上大学。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文革之前中国的高考又是怎样的?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2) 在民国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高校采取自主命题、单独招考的形式,一个学生同时收到好几份录取通知书的现象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最初沿袭民国的招生办法。1952年开始实行高考制度,在全国统一考试选拔人才。图为1949年,燕京大学学生欢迎解放军入北平城。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3) 1952年开始的全国统一招生是我国目前高考制度的雏形。而从1953年到1965年,政审制度始终伴随高考制度左右。很多学生政审不合格,也就失去了考试的机会。图为1954年,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学生。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4) 政审主要审核政治历史、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当年即使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孙女也难过政审这一关。孙穗芳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在1955年她没能进入任何大学读书。她给祖母宋庆龄写了信,宋庆龄说上大学不是人生唯一出路。幸好第二年她有了大学可上。图为1955年北京街头的学生。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5) 当时高校招生时先看政审结论再看考试分数。政审结论基本分为四类:1、可录取机密专业;2、可录取一般专业;3、降格录取;4、不宜录取。出身地富家庭或者右派家庭,或有海外关系的学生基本上都在不宜录取和降格录取之列。图为1956年,大连,大学生宿舍里的女生。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6) 1957年1月,毛泽东指出:“我们高等学校的学生,据北京市的调查,大多数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以及富裕中农的子弟,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出身的还不到20%。全国恐怕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应当改变,但是需要时间。”图为1958年,北京市青年学生游园会。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7) 到了1966年,文革来临,中国高校几乎全部沦陷,学生全部“停课闹革命”。图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长征队的学生们参加大串联,从上海前往井冈山。这是他们学习毛主席语录的情景。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8) 1966年10月22日,大连海运学院“长征红卫队”成员(左起第二、四、六人)来到北京大学进行革命串联,与北京大学的红卫兵一起交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经验。他们宿舍的墙上挂着毛泽东像。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9) 1966年,南京大学溧阳分校政治系的革命学生。墙上的毛主席语录引人注目。高考中断的那些年:白卷也能上大学 (10) 196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鉴于目前大专学校和高中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兴起,要把这一运动搞深搞透,没有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的框框”,因此,“必须彻底改革”。图为1966年6月,北京大学师生。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