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细说宝应文学,走访刘金城先生

2016-7-14 15:58| 热度:19108 ℃ |作者:箫剑客|来源:宝应文艺网|我要投稿

宝应文学始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招隐士》是反映宝应古射阳风貌的第一首楚辞体,同时它也代表了宝应的西汉文学。关于刘安在古射阳活动,在王晋孙《射陂古意》中得到了反映。诗中说:“招 ...
  刘:旧志上称,宝应“儒术文章,江淮所崇”,“儒学文章,光耀江淮”,这就表明了宝应的文学与儒学一样,在江淮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表明了这两者同为宝应的主体文化。宝应文学在明清两代就受到热捧与好评,明代的文坛泰斗王世贞赞誉宝应为江淮“最文采风流之地”;清代江苏提学佥事田雯赞誉宝应说“宝邑文最佳”。
  宝应文学始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招隐士》是反映宝应古射阳风貌的第一首楚辞体,同时它也代表了宝应的西汉文学。关于刘安在古射阳活动,在王晋孙《射陂古意》中得到了反映。诗中说:“招隐山上歌古调”,就是指刘安以楚辞篇名《招隐士》所写的诗作;“汉王宾客复多奇”,亦是指刘安所招致的“方术之士”。刘安虽说炼丹在八公山,但是他的政治生活与文学活动则是在淮南重镇射阳(楚地屏藩常借镇)。《招隐士》开首就写了“桂树自生兮山之岀”,这里的桂树与山(即小山),都是射阳的名物。后来李白的《寄淮南友人》也写到了射阳的桂树,“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这里的桂树己成为淮南的象征了。小山,指射阳的箕山,也是淮南的一种象征,有人说《招隐士》为刘安的门客所作,他们所用的笔名就是淮南小山。
  刘:建安,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是中国第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学,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建安文学的时代,是中国文学自觉时代,也是个体生命与精神得到充分展示的时代.风格梗概多气,慷慨悲凉,建安风骨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重要美学范畴。刘师培甚至认为,中国有真正文学意味的文学始于汉魏。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有“三曹”(曹操、曹丕与曹植),“七子”(孔融、王灿、陈琳、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其中与宝应文学有关的有“三曹”的曹丕,“七子”的陈琳.
  黄初六年冬,魏文帝曹丕至津湖,時吴伏十部,夜爇魏军,为魏所败.曹丕作《渡淮赋》记其事.赋中有“乃撞金钟,爰伐雷鼓。”写其战争之壮观.
  曹丕的《渡淮赋》,代表了宝应建安文学的“三曹”之作,它也是宝应文学的第一个帝王之作,第一首赋体之作.
  刘:陈琳,建安“七子”之一,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他是我县第一个文学家,也是全国文学大家。
  箫:陈琳一生事有三主(何进、、袁绍、曹操),在古人看来,于节有亏。宝应非常重视气节,为何仍然让他入乡贤祠?
  刘:宝应有个知县叫陈煃的,欲撤其位而不能。乔莱就曾经说过,不要苛求于古人。从此也可看岀宝应不仅重视气节,也重视人才。人才难得啊,又何况陈琳是一“霸才”呢!
  箫:陈琳的诗文,有超时代的效应,现在读来仍然感受到它的气场。
  刘:陈琳的诗文之所以会造成超时代的效应,主要来自于它强大的感染力。我读陈琳,特别感到他擅于造势、煽情,有着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箫:先生评价得是。
  刘:陈琳更大的价值是在于他对文学的开拓性与创造性,这是我们过去所未能认识到的。我们还是看一看古人与专家学者对他的评价吧。
  陈琳以文名世,对其文评价是:
  曹丕曰: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曹植曰:孔璋鹰扬于河朔。
  陈琳对中国散文开创有二:其一,首创檄文体。其二,开散文由简约到繁富之始。(刘师培)
  蔡义江先生认为,陈琳虽然以文名世,但他的诗写得更好。
  王士祯曰:曹子恒《燕歌行》,陈琳《饮马长城窟》,皆唐作者所本也。
  陆时雍曰:轻剽矫健,似不类建安体裁,剖衷呖血,剜骨推心,遂中唐鼻祖。
  陈明祚对《饮马长城窟》评价极高,他说:此诗行如孤鹤唳空,翮堪凌霄,声闻于天。
  蔡义江认为《饮马长城窟》一诗,对中国诗歌开创有三:
  其一,关心民间疾苦,开唐人之前文人诗之先河;
  其二,长短句的运用,执唐人之前歌行体之先鞭;
  其三,七次转韵,为唐人之前之创调。
  宝应建安文学不仅有曹丕之“三曹”,还有陈琳之“七子”。
  刘向、曹丕与陈琳,构成了宝应两汉文学。
1234下一页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下一篇:儿时的暑假上一篇:南海何人敢仲裁?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