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部队服役,有一次陪同师政治部陈干事在连队采访,空暇里,听他讲了一些电影《柳堡的故事》中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陈干事是盐阜地区人,在政治部工作,知道《柳堡的故事》几番沉浮和一些人物后来的境遇情况,给我留下了一些深刻的记忆。 《柳堡的故事》中,演饰指导员的徐林格,还曾演过《上甘岭》中的七连指导员,《霓虹灯下的哨兵》好八连指导员,这些形象成了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人们心目中阳光,帅气,沉稳,极具正面的青春偶象。文革中,徐林格遭受过批斗,后被下放到杭州味精厂机修车间当工人,1975年患肝病逝世,时年45岁。 人们印象最深,年青英俊的“小哥哥”,付班长李进,是军区文工团廖有梁演饰的,廖有梁12岁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拍摄《柳堡的故事》时,是个真实的18岁哥哥。银幕上洋溢着青春风采,萌动着美好情感的小“哥哥”,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演完这部电影,后来却有着凄凉的人生历程。文革中被批斗后,转业到上海儿童剧院工作,爱人去美国,还带走了唯一的儿子,从此廖有梁一人孤苦伶仃,60岁那年才分到一处住房,后一病不起,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留下了一盒录音带,和当年的老战友告别,一句“能够活着,多好啊。。。。”引得众人泪流满面。 演饰“二妹子”的陶玉玲,文革中被转业到南通电子管厂当了一名工人。一次去北京,偶尔的机遇,见到了周总理,一番哭诉,被调回部队。陶玉玲是极其幸运的,留队至今也就完美至今,如今,80多岁的陶玉玲享受付军级离休干部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比这部电影还深入人心的一曲“九九艳阳天”插曲。作者当时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年轻的作曲家高如星。这个出身在晋西北黄河边兴县的放羊娃,14岁就参加了贺龙120师的战斗剧社,从此,一个不识几个字的小八路,没有音乐学院的培育,没受过任何名家大师的指教,伴着枪林弹雨,战火硝烟,凭着吕梁山,黄河水壮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哪里世代流传的民歌灵气,一边经受着革命战争风雨的洗礼,一边为人民大众流淌着纯朴,激情,昂扬的动人旋律。高如星先后为《汾水长流》《野火春风斗古城》《回民支队》《英雄虎胆》等二十多部电影作曲,二十四岁时写下了“九九艳阳天”。 文革中,高如星被批判,还遭受了严刑拷打,两根肋骨被打断,插进肺里,他们要高如星交代写“九九艳阳天”这首“靡靡之音”的罪恶目的。高如星拒不认罪。一九七二年,这位从黄土地走出来的,天才的革命音乐家,一位光荣的革命军人,战士,终于被自己的队伍打垮了。重病弥留之际,他让妻子给他穿好军装,钉上领章,帽徽,说将来让孩子们看看,他的父亲不是坏人,是一位曾经南征北战,堂堂正正的革命军人。就这样,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由战争的烽火硝烟孕育出的音乐奇葩,瑰宝,永远离开了人间,时年四十二岁。 斯人去矣,一代青年才俊,用他们的一腔热血,以他们闪光的青春,为几代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同时,他们也随着那个纯真的年代早逝了,消失了,亦或是带走了。 其实细想一下,人生一世,难得有几个美好的瞬间,绝大多数的时光是平凡,平实,平庸的,能把美的瞬间定格在人们心中,成为美的记忆,更是难得。花开花落,一切都将逝去,都将离开。人老了,还在展示青春,叙说曾经美的瞬间,来唤起人们美的记忆,未必美好。 明媚的春光里,在里下河,在柳堡村,看过《柳堡的故事》,知道柳堡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了,总有一天会被渐渐遗忘的,这是客观规律,然而,柳堡的蚕豆花,油菜花,青青的麦苗儿,依然会随着每年春天的到来,成为这里永远的风景,也在永远延续着春的风采和气息。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