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董灯玉(1924-2011)籍贯:云南腾冲。参加远征军11集团军预备2师5团7连2班,在高黎贡山困守7天没吃过饭,采摘野猪草在水沟中洗一洗就吃。身上有五处弹伤,子弹曾擦过脑袋,现在还留有凹痕,在巷战中拼刺刀曾刺杀一名日军。右:董灯玉的老屋如今已倒塌。 左:伍远值(1915-2016)籍贯:广西全州。1938年参加工兵二团三营九连, 1944年第二次被征入全县县府自卫队二大队第四中队一分队。其间多次参加对日战斗,右脚膝盖在战斗中被日军步枪打伤。右:伍远值的后人在老人的墓地前拜祭,曾孙女依偎在其儿媳怀中。 左:郭周贤(1920-2012)籍贯:云南腾冲。19岁进入黄埔军校云南分校大理陆军学院干训团,20岁毕业后获上尉军衔,任连指导员。后调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部,作为作战委员被派往固东训练民兵开展游击战,并多次组织当地村民营救。右:郭周贤家中院子的植物一直长青。 左:魏连志,生于1922年,籍贯:云南腾冲。先参加了乡里的自卫队,后为远征军20集团军运输独立营第24分队队长。独立营遵照在各乡镇所设的后勤办事处(人马粮食军需供应)的指示,向53军、54军、预备二师前线运送武器物资。右:院子里停放着刚买不久的农用犁地机。 左:黄启春,生于1920年,籍贯:云南腾冲。黄启春1943年征兵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预备2师5团3营9连3班,抗战期间曾参加腾冲游击战和收复腾冲战斗,抗战胜利后回乡务农。右:老人家中,餐桌上摆放着一家五口简单的晚餐。 左:付心德(1900-2013)河南项城,家中共有五个孩子,他排在第二。他原本是一名医学生,抗战爆发后弃笔从戎,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1944年他随71军西渡怒江参加滇西抗战。右:松山抗战遗址广场上付心德的塑像。 左:许洪川(1927-2011)缅甸华侨。从大理黄埔军校干训班毕业,任十一集团军某部上尉参谋。他曾描述道:“游击队先侦查探明虚实,我向天空打红色信号弹,连长就率兵从敌军背后包围过来,我们两面夹攻将其一举歼灭。”右:许洪川98岁寿辰时,当地许氏宗族为老人敬献的贺联。 左:许良能,生于1923年;张裕华(1922-2016)。妻子许良能是湖北人,抗战爆发时学校被炮弹炸毁,学生纷纷参加抗日。她被分配到部队医疗站,见证生死战场。丈夫张裕华就读于黄埔军校步兵科,后到中国远征军驮马运输大队负责物资和士兵运输。右:家中桌上叠放着报纸杂志。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