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事的时候,南大街不叫南大街,叫红旗大街。它北连中大街,地处小新桥向南至南城根之间,过去叫红旗大街,明显是带着文革的烙印。 这一带以前是安宜古城最繁华的地段,商业味道比较重,沿街的店铺林立,睡在被窝里就能听到窗外的叫卖声、玩耍声,就好似一卷《清明上河图》,弥漫着市井生活的气息。我的童年,就在这条街上度过。 这条街上,有好多店,我家旁边有一个银行分理处,它的对面是一个五交化商店。向北,紧挨着有刻字店、眼镜钟表店、理发店、铁匠店、布店、酱油店、饼果店、日杂店、缝纫机店;向南呢,有木器店、百货店、药店、衡器店、旅社。不要看这条街小,也不太长,但是县城里很多的商业活动就在这里展开,衣食住行,这里样样有。生活在这里,其实是很方便的。 三九、小祥和永康是我最早的玩伴。玩的东西也很简单,一般是玩一种叫四角宝的游戏。对过是一家五金商店,店主任的儿子比我大两岁,我很羡慕他,因为他的四角宝是用自行车的包装纸叠成的。我们的四角宝只能用作业纸做,体积和重量都无法相比。但我也会用点智慧去赢取那个大块头。一般一个假期下来,会赢满几抽屉,然后去小新桥北面的收购站卖点钱贴补家用。那时,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现在大家都很忙,永康和小祥难得一见。前不久,专门去了一趟老街,已经看不到几个熟人了,唯有那些屋子知道我曾在这里生活过。 老街上有一个著名的理发店,在大众饭店向南不远,叫紫罗兰。里面有一个著名的理发师,人称孟三爷。那时特崇拜他,他边理发边聊天,好像天底下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我的父亲每次都哄我去理发,因为我小时候怕理发,所以都是由这位能说会道的孟三爷亲自理了。理完发,就去红卫桥洗澡。澡堂门口有很多卖饮食的小摊,父亲总会买点吃的给我们才心甘情愿地去洗。多年以后,我也有了带儿子洗澡的经历了,才体会到了一种生活的温暖。 老街比较窄。每天晒衣服晾被子还真是个事。我家街对面邻居徐大妈有四儿一女。徐大妈每天都要抱两床湿漉漉的被子跑到我家的窗脚下晒被子,害得我家经常晒不到。时间长了,街坊邻居看到我就摇头,青云这孩子今天又尿床了。我能说什么呢?除了无语,还是无语。 因为我家就在街上,门口还有一块空地,所以经常会看到一些挑担子的拎皮包的生意人,在门口吆喝着,里面不乏也有坑蒙拐骗的。记得那时有个补搪瓷盆的,敲敲打打,操着一口上海洋泾浜,梳着个小分头,挎着个黑皮包。我那时刚从闵行实习回来,就插口跟他来了几句阿拉、侬的,吓得他露了原形,说们是中港的,上城混口饭吃。我说可以混饭,但不许混蛋,老百姓的钱来得不容易啊。 老街人,既市井也淳朴。其实这也正常,他们过的就是一种市井的生活。那时的人们没有过多的文化享受,没有时尚潮流的元素,比起现在,确实也算淳朴了。有时,我莫名地想,再让我重温那一段让我时常怀想的老街人的日子,对我来说,可能太奢侈了吧!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