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史称唐尧,是我国远古三皇五帝之一。他的卓越建树和崇高品德,一直深受广大炎黄子孙的爱戴和尊敬。关于他的出生地,《史记•五帝本纪》的《索隐》中有明确记载:“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但文中没有说明三阿在哪里,使这个问题成为一桩悬案。 在江苏省宝应县的历史上,曾经有两个地方称为“三阿”。一是今天金湖县塔集镇附近。这个“三阿”在史籍中见到两处:第一处是唐初编撰的《晋书•天文志》:“升平四年(360年)四月,魏兴陷,贼聚广陵三阿,众五六万。六月,兖州刺史谢玄讨贼,大破之。”第二处是北宋成书的《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年)五月,秦兵六万围幽州剌史田洛於三阿,去广陵百里……兖州剌史谢玄自广陵救三阿。”后面的附注说:“晋侨置幽、冀、青、并四州於江北三阿,今宝应军即此。”这个“三阿”汉至宋元时在宝应境内,明以后隶属高邮,1958年复归宝应县,1960年并入新设置的金湖县。因为这里曾发过有影响的事件而被载入正史,几年前有人宣称塔集是尧的出生地。其主要依据是清康熙《高邮州志》上说,高邮“汉置平阿县……东晋为三阿”。然而,《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平阿,战国时为齐邑,汉朝置县,属沛郡,晋永嘉后废。故地在安微怀远县北。南朝又侨置平阿县,后周废。故地在江苏高邮与天长县间(即宝应县前称平安县境内)。”看来,高邮汉置平阿县的说法,是当时县邑的范围划得太宽了。 皇甫谧(215-282年)生于魏,死于西晋。他去世后36年,才是东晋开始的建武元年(317年)。这位学林奇才,是不可能把若干年后改名为“三阿”的地方说成是尧出生地的。其实,皇甫谧之后熟读经史的饱学之士可谓多矣,史籍中这个十分容易见到的“三阿”果真是尧的出生地,这块“新大陆”也不会留待今人发现了。国家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显示,夏朝始于公元前2070年。由此推算,尧诞生至今巳四千二百几十年。根据地质钻探资料绘制的《里下河海岸变迁示意图》表明,今天江苏省宝应县氾水以南至邗江区北部和金湖县的大片区域当年都在大海里。其中虽有一些小岛露出水面,但那里自然环境险恶,物质条件也很差,很难想象贵为帝妃的陈锋氏之女庆都会去那里生孩子。 鲜为人知的是宝应还有第二个“三阿”。它的范围是今宝应县射阳湖镇及周边地区。明嘉靖十七年刊行的第一部县志《宝应县志略》载:“乡有九:三阿,四里,在县治东……乡之内有镇……曰射阳,在三阿乡……牧马厂……射阳北厂,在县东三阿乡……射阳南厂,在县东三阿乡……,院有……曰龙竿、曰天宫、曰慈氏,俱三阿乡……庙有清源,曰龙女、曰甘罗、曰鲁恭王,俱三阿乡”等。这些文字说明,三阿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在宝应东境古已有之。后来几部县志都详于《志略》,对这个三阿的位置、范围、设施、名胜古迹和著名人物等,均有更为具体的表述。 三阿作为地名,大概出现于先民们的数字概念和语言形成的初始阶段。《说文解字•阜部》说,“大陆山无石者为阜”、“大阜为陵”、“大陵为阿”。“三”亦有多数之意。三阿应解释为许多丘陵集聚在一起。古代宝应东部的三阿一带正是这种地貌。成书于北宋的《太平寰宇记》载:“箕山在县东六十里,高一丈五尺,周廻四十里。”明万历《宝应县志》说箕山“延袤至七十里,环绕射阳故城,故又名射阳阜”。其中的双女岗广四亩,高达两丈以上。千百年来,由于人们建房、造田、筑堤、烧窑大量取土,加之雨水冲刷,墩阜越来越少,清初的旧谚云:“射阳三千六百墩,不知谁是楚王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剩“九里一千墩”了。因其中有许多古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依然可见近百座高出地面三四米的土墩横亘于田间,是苏中平原难得一见的野外奇观。这就是古三阿留下的“身份证”。 《公羊•义疏》于昭公四年云:“凡淮南北近海之地,皆为淮夷。”古三阿的先民就是其中一部分。《说文解字•川部》曰:“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古三阿位于盱眙至建湖隆起带中部宝应凸起的东段,乃淮南北近海的制高点,是淮夷理想的居住地。《禹贡》说:“淮夷蠙珠暨鱼。”孔颖达注曰:“蠙是蚌之别名,此蚌出珠,遂以蠙为珠名。”据水产学者考证,上面说的鱼即为今射阳湖中盛产的鱼中珍品淮白鱼。当时珍珠和白鱼已被夏商君主列为贡品,可见庆都生尧之时,这里的物质文明程度已相当可观了。 传说中黄帝氏族曾用联姻方式与周围氏族部落和被征服氏族部落保持友好关系。黄帝之曾孙帝喾也不例外,他有四个妻子:一是西方的有邰氏之女姜嫄,生稷;二是北方的有娀氏之女简狄,生契;三是东方的陈锋氏之女庆都,生尧;四是娵訾氏之女常仪,生挚。陈锋氏的“锋”与“蜂”、“逢”、“丰”和“风”等字相通,是东方氏族部落诸姓之一。“陈”则是由于洪水等原因几经辗转,流徙到河南陈地而用的姓。王大有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说,今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宝应西安丰、兴化北安丰、东台南安丰和大丰,都是由于尧母陈锋氏女庆都所在氏族部落在那里生活而形成的地名。和西安丰相距仅十几华里的射阳,亦有史家认为是尧使羿射日而得名。 据《宝应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就在县东三阿乡陆续发现许多古器物。其中“孔子见老子”的汉石门画像石,曾引起清代著名学者阮元、翁方纲以及后来的鲁迅等人重视和研究。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农田水利建设等原因,在射阳湖镇范围内,相继出土过有柄石刀、石斧、石钻等石器,刻有文字难以辨识的石块和类似良渚文化的玉器,大量印有绳纹的简瓦、瓦当、钵、井圈、罐、豆、鼎等陶器和古窑址。此外,在距射阳仅十几华里的西安丰等环古三阿的范围内,在河塘与湖荡水面下,曾先后发现若干口用绳纹井圈砌成的古井和古井群。据考在遭遇历史上最后一次海侵之前,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比现在低2℃以上,海平面也低于现在许多。这和太湖流域发现的许多农业文明遗址一样,是水位降低之后,先民们在坡地上耕作留下的痕迹。近年来,环射阳湖地区发现了不少古人类遗址,北有阜宁的陆庄、南有高邮龙虬庄、唐王墩等。而位于苏中腹地的宝应县东部地区,由于从未进行有组织的考古发掘,埋藏在地下的远古文明之迷一直未能揭开。1992年,发掘兴化林湖乡南荡遗址,该遗址为公元前1907±63年和前1815±103年,与尧生活的时代相近。这里的地势低于射阳2米以下,北距射阳仅40余华里,这一发现恰如倒计时一样,几乎拉动帝尧出生这出历史活剧的帷幕。 自帝尧出生以来,古三阿有一部连续不断的文明史。《庄子•逍遥游》云:“尧让天下于许由。”皇甫谧《高士传》说,许由不受,遁耕于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据《史记》载,尧用人极为慎重,他取消长子丹朱对帝位的继承,接受四岳对舜的推荐,并以二女相许,考察三年后才禅让帝位。他决定让天下给许由,必须以对其德行和才干十分了解和赏识为前提。箕山虽有几处,而帝尧故里的箕山是许由的隐居之地,说明二人同乡,相识相知已久,则更加符合情理。清初的刘中柱曾去县东三阿乡,登上箕山考察过。他在《宝应县名胜记略》中说:“……中小墩有断碑,镌曰:伯夷叔齐墓。亦莫识何时人也。”明清时当地人俗呼“夷齐墓”。周武王灭商后,这对亲兄弟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山里。他俩被悄悄地葬到这偏于海隅的尧出生地来,是景仰自己曾效法过帝尧禅让的美德,或是让遗体远离周朝以保节操吧!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将要伐齐,开凿邗沟作运粮通道。《左传》哀公(鲁哀公)九年(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这里便是入淮口。十二岁被秦始皇封为上卿的甘罗,葬在箕山的中心江平庄(今称平江),从那里出土的蝌蚪文古钱、蚁鼻钱和饼金郢爰等实物即是对文字记载的佐证。公元前201年,汉王朝在三阿地域设射阳国,作功臣项伯的封地,九年后除国改县,射阳作为县名贯串两汉使用了四百余年。东汉杰出外交家臧旻、其子臧洪和陈容二烈土都出生在此地。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广陵郡太守陈登将治所从淮阴移至射阳,这里便易名为广陵。生于三阿葬于三阿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因此被说成是广陵人。三国时这里是魏、吴两国的“拉锯”地区,战争频仍,百姓流离失所,射阳县废。直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才复置射阳县,并再度作广陵郡的治所。其间八十年中,这个地域因县废而沿用老名三阿。所以,生活在这段时期的皇甫谧,才指明“三阿之南”为尧的出生地。南齐时射阳县又废,射阳成为三阿乡之内的集镇名。宝应东边的这个三阿相当于今天乡镇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直至清道光年间。 在今天宝应县的广洋湖镇,有一占地数十亩的大土墩,上面曾有一座尧舜庙,相传建于唐代。当地人说:“古代留传的话,尧舜皇帝来过这里。”尧舜庙于清初圮毁,清道光年间在原址重建了一座佛寺,尧舜庙便成为这里的地名。佛寺仍设有殿堂供奉尧舜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在接受人们的香火,直至“文革”期间连佛像一起被焚毁。尧舜庙这个地名,在1983年全国统一出版的《江苏省宝应县地名录》中可以找到。此地原来一直属射阳,在古三阿范围之内,位于射阳集镇正南方二十华里,与“三阿之南”的说法完全吻合,这里就是中华民族杰出先祖尧的出生地。在射阳集镇西南十华里处的芦荡中,曾有一座尧灵庵。因长期被水流冲刷,导致土墩坍陷,近百年前,沉入水底。如今夏日潜泳,仍可摸到此庵的遗物。 此外,与射阳湖镇毗邻的建湖县蒋营镇有一寿成村,据说因汉代的寿成王封于此地而得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挖村中的夹河时发现砖砌墙基,砖上铭文为隶书“尧”字,当地人称为“尧砖”,那应是尧纪念性建筑的遗址。可以推想,尧舜庙作为尧出生地的标志.始建时间当追溯到汉或更早的年代。皇甫谧治史时正值盛年,也像司马迁那样壮行万里,曾亲临古三阿一带,古谣《击壤歌》便是在此地采录的。 在射阳湖镇十华里的冲林村(荷园所在地),曾有一条名叫尧河的河流,在尧舜庙南的三十华里宝应县夏集镇境内,有尧沟、北桂尧沟、南桂尧沟三个地名。向村民询问由来,都说“尧皇帝来过”。其附近的双琚村因古代获美玉而得名,几年前开挖渔塘时也碰到过古人类遗址。可以说.在古三阿及其周围有许许多多与尧相关的历史陈迹等待人们发现。 清康熙进士乔莱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等职,是康熙《宝应县志》纂修者。他生非三阿,却归葬三阿,在其辞官回乡后精心构筑的亏园中,还特意建了一座三阿草堂。编修过清道光《宝应县志》的经学家刘宝楠,在其撰写的《宝应图经》中也曾腾出篇幅考证宝应历史上一东一西两处“三阿”,还匡正了前人将两者混淆不清的种种说法。看来他们都是关照后人对此多加留意吧。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