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金氾水

2017-3-22 08:56| 热度:26245 ℃ |作者:范敬贵|来源:宝应人|我要投稿

最近在氾水镇民间挖掘历史文化,一位八十六岁高龄汪大春老先生讲了很多氾水镇古往今来的故事。他说,我们汜水镇肇源于汉末,始建于唐,后又重建于明初。明清运河繁忙的漕运必经汜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商贾云集,经济发达,是镶嵌在黄金 ...
  最近在氾水镇民间挖掘历史文化,一位八十六岁高龄汪大春老先生讲了很多氾水镇古往今来的故事。他说,我们汜水镇肇源于汉末,始建于唐,后又重建于明初。明清运河繁忙的漕运必经汜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商贾云集,经济发达,是镶嵌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街道社区郭大妈说,氾水自古就有“金氾水”美称。今天的氾水地理条件更加优越,京沪高速、淮江公路和金宝南线公路穿境而过,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宝应站坐落于氾水境内。
  汪大春老先生激动地打断郭大妈的话,他说,汜水砖桥小巷多,重阳节前夕,到氾水镇故地重游。六角亭边,茅草瑟瑟,故人难寻。徜徉五一路,已找不到初见的感觉,六角门、水巷口内残存的老建筑似乎能见证氾水昔日的繁华。
  在民国年间,氾水镇依然如一幅《清明上河图》,颇有苏南水乡之雅趣。当时的镇区布局是东西向的大、小巷口为主要街道,和南北向的大运河、下河组成了平行的两个商业区。当时称金氾水源由汜水地理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有几大财主,南北客商来开店、开作坊、做贸易盛多。巷子两边笔店、药店、粮行、茶食店、铁匠坊、银匠店、竹木匠坊、染坊、磨坊、豆腐坊、酱醋坊、糖坊、钱庄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巷子东首与下河相交,河上有桥三座,分别叫迎秀桥、三元桥、聚园桥。下河两边也是商铺店面,整齐的石驳岸和沿河垂杨柳更增小城秀色。当时是“下河两岸店铺陈,河中划子叫卖声”,身着蓝花布大襟衣的小媳妇,挑动活窗,脆声买香粉;老头儿长袍布衫,扔钱上船,岸旁买旱烟;真是好一幅明媚市井图、水乡风俗画。
  “古镇闲地少,砖桥小巷多。”是当时汜水镇的写照,如今,小巷正在逐渐地消失,难见过去的盛景。解放后,下河被填成一条南北长街“五一路”,那潺潺的流水声消失了。他说到这儿,情不自禁地叹了一口气。
  汪大春老先生由于年岁高,吸了一根,喝了一口茶,停顿片断又继续说,在民国年间,氾水镇便有一百多家商号和近二十爿钱庄,为宝应首镇、苏北六大重镇之一。镇上有芮家花园、柳园、华廒、程公馆、华五房等多处园林。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华廒,为扬州汪氏构建,范水华家托管,现在该建筑已于上个世纪被拆除。记得小时候就知道氾水运往上海、无锡、天津等地的稻麦就达数十万担,南北客商来往频繁,氾水大商铺,大粮行生意十分兴盛繁荣,当时氾水粮行就有十八家,宝应不过只有四家。另酒楼有顺河园、倚河园、金魁园、立盛园、如意馆等许多家,各家都选择出众高手做红锅白案,素有“金范水”之说。可见氾水昔日的繁华。
  这时,郭大妈又插话,氾水清风光秀,据明代《隆庆县志》载:“清水湖在县南,东西长十二里,南北阔十八里,西南连氾光湖;氾光湖在县西南十五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十里,南汇津湖,西通洒火湖;洒火湖在县西南四十里,西通衡阳河,东北入氾光湖;津湖在县南六十里,东通大运河,西北汇氾光湖。清水、氾光、洒火、津湖汇合为一,人称宝应湖。”
  由南湖大汕桥码头登游船环湖游览,置身湖中,清风徐来,水波“汤汤斥斥,或竹箭之流,或桃花之色”。嬉戏的水禽,低旋的水鸟,摇曳的水草,加上打鱼的渔舟点缀其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达到了极致。宝应湖中有一小岛,叫“小夹岭”。小夹岭方圆几十里,春雨过后,千万棵芦笋破土而出,拔地而起。到了夏天,芦苇亭亭玉立,密密匝匝,成了一片绿岛,蔚为壮观。
  文化站李站长接着说,宝应湖水质良好,生态优越,盛产野鸭、莒蒿等多种野生动植物和水产品,其中鸟类就达147种之多,丹顶鹤、白天鹅等珍稀鸟类经常栖息于此。“湖水煮湖鱼”,味道鲜美纯正。特别是宝应湖大闸蟹,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膏肥、黄丰、个大、味美,已获得无公害品牌,与阳澄湖大闸蟹相媲美,远销国内外,已注册为国家商标。金秋时节,赏宝应湖风光,尝宝应湖鱼蟹,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汪大春老老生一刻没有离开,他又说,氾水镇旧时亦有“八景”一说。民国期间,氾水有一位图画爱好者,曾作八幅范水风景写生画,题为《范水八景》,八景为:纪庄春柳、魁楼鸦墨、东园荷月、瓦甸归樵、东溪渔艇、静居梵音、范光夕照、运河雪渡。如今,旧时的景致早已荡然无存。
  这时,土生土长在汜水的文化站李站长说,如今,几度兴盛,一度衰败的千年古镇汜水正在逐渐焕发出灼灼光华,运河岸边的那颗金色的明珠正在冉冉升起。
  凡是到氾水的客人,总要品一品素鸡老醋长鱼面。
  宝应长鱼面算氾水的最好,长鱼面的面汤制作非常讲究,也很有营养。将黄鳝去骨后放入油锅内炸至金黄,捞出控油。把配料和长鱼骨一起压在锅底,大火猛煨六个小时以上,此时的长鱼骨头已成粉状,骨头里的胶质和营养全部都煨在汤中,乳白色的汤汁浓浓的,稠稠的,口感极佳,长鱼的鲜美和香味在汤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决非其他汤料所能比。
  长鱼面的面也有讲究,面是下好后再放入长鱼汤里,面上还有绿色的韭菜相配,撒上少许胡椒粉,这碗面端上来令人赏心悦目。当你搅动面条时,长鱼汤的鲜味伴随着韭菜胡椒的香味一起扑面而来,真是食欲大开。
  吃长鱼面是味觉和视觉的享受。长鱼面的吃法有点特别,长鱼肉与面并不是一起端上来的。长鱼肉用小碗装,面用大碗盛,分开端上。
  长鱼肉都是细致地去了骨又切成了等大的块,并且是油炸过的,不仅保留了原先的黄鳝美味,还有因炸而有的香脆。装长鱼肉的小碗,里面是有不少汤汁的,这就是长鱼汤。只需那么抿上一小口,那鲜味就足以渗进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令你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朱家的素鸡,在氾水镇上,朱家的素鸡是最有名的。一篮热腾腾的素鸡刚刚出锅,白墩墩的素鸡像一个个淌着汗的小胖子,噌地跳到水盆里,滋滋地冒着白色的热雾。“别看这么多素鸡,都卖不到晚的。”老板娘刘益凤在边上插嘴道。
  刘益凤,她家住在范水镇五一南路。丈夫朱福祥己去世,如今,刘益凤一个人支撑着卤菜店。在一边帮忙的是他家的老伙计李学明。老李是氾水镇东边六里桥人,二十多岁就到朱家打工,如今,他也是花甲之年的人了。
  汜水素鸡起源于宋朝。有李氏厨师将百页制成多种食品,其中就有素鸡。当时称为“素大肠”。到清代晚期,氾水厨师朱正,在当时素大肠的基础上,加入了多种天然植物香料,经过很多次的试验,终于制作出了现在的氾水素鸡。此品一经推出,深受广大群众和美食家的厚爱,朱氏将其视为不传之秘,一直流传至今。
  汜水素鸡由于是纯天然绿色食品,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软绵可口、老少皆宜。冷盘、红烧、火锅等皆可。不咸不淡,不荤不素。
  再谈梁尔珍的六角门,六角门是氾水镇的一个老街,走在巷子里,青砖黛瓦的老房子鳞次栉比。在巷子的最深处,一座包着铁皮的大门锈迹斑斑,安静地伫立在那儿。大门上的门牌模糊难辨。“这是六角门8号,一个曾经繁华的所在”。在六角门8号内,住着很多人家,但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听了汪大春老先生、郭大妈、李站长他们讲述金汜水的一些故事,的确有了意外的收获——因为某种意义上,每个讲故事的人,都是在倾诉心声。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