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行吟朱家巷

2017-3-23 16:04| 热度:16880 ℃ |作者:梁鼎成|来源:宝应文化月刊|我要投稿

明代,宝应人烟稀疏,全县人口不及今天的一个乡镇。成化十四年(1477年)朱讷中举,将其族人陆续从湖西衡羡庄迁来,在嘉定桥西南,面河次第建房定居。崇祯四年(1631年)河湖水位暴涨,冲颓嘉定、广惠二桥。十二年,知县刘逵在重修二桥的 ...
  记忆中,阴雨天朱家巷的路不好走。水汪子多,路灯既疏又暗。穿元宝口的胶鞋无济于事,要高筒靴才可对付。雨止了,踩上翘角的城墙砖,泥浆水往上钻进裤脚,又脏又冷,让人难受半天。记得有一史料上说,晚清邑人朱寿镛曾在巷道上铺砌条石,不知怎的,后来竟换上拆下来的城墙砖。直到新时期来临,政府先后几次开挖下水道,埋自来水管、浇水泥石,巷道才平整光洁。如果不是一些人家门前摆放杂物,或将门槛和廊檐向外延伸,三轮车和小汽车等可以一路畅通,那多好啊!

  明代,宝应人烟稀疏,全县人口不及今天的一个乡镇。成化十四年(1477年)朱讷中举,将其族人陆续从湖西衡羡庄迁来,在嘉定桥西南,面河次第建房定居。崇祯四年(1631年)河湖水位暴涨,冲颓嘉定、广惠二桥。十二年,知县刘逵在重修二桥的同时,为从市内通过的宋泾河瘦身,两岸出现大片空地,建房热潮又起。屈指算来,此巷已有500多个春秋了。
  朱家巷北起叶挺路,南至学前街,全长约400米左右。巷首西侧第一家为冯煦的探花及第故址。此人祖籍金坛,侨居宝应三世。传说他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后,在新居的大门前搭起彩楼,弄得巷道水泄不通。有人说,朱家巷变成冯家巷了。冯煦闻言出门,眼望巷首其舅父朱士彦题额“古朱家巷”四字的石牌坊,自知失礼,命人连夜将彩楼拆除。
  南边是明弘治十二年(1499)朱应登和其子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朱曰藩宅第。朱应登十分喜欢来自淮安的吴承恩,视其如子,曾分书一半给这位后来写出《西游记》的青年才俊,让他“尽读天下书”。朱曰藩与吴承恩亲若兄弟,过从甚密,多有唱酬。后因志趣不同而分道扬镳,最终都在各自领域中取得骄人的业绩。需要强调的是,这对父子不但都是名标青史的文学家,而且也是冰清玉洁的廉吏。他俩树立的良好家风,影响了世世代代的朱家子孙和邑人。
  再南边是东西走向的小石头街。巷中有县城第一代共产党员洪泽的故居。此公我会过,举止儒雅,平易近人,是一位可敬可亲的长者。他家斜对面是朱士达所建朱方伯公宗祠。解放后曾是县民政局和文化局的办公地。现已修复,对外开放。前往一观,可以洞悉宝应朱家的简史。小石头街之南,有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的兄弟三进士宅。他们的老爸朱彬(1753——1834年)真了不起!自己不仅是建树颇丰的学者,而且教子有方,为国家培养出三位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才。当今为人父者,都应好好地向他老人家学习。仅一墙之隔的冯煦故居,曾作城镇的首脑机关多年,一度是文化站,现为基督教会。虽几易其主,但主人并没心血来潮地跟风走,没有乱拆乱建,值得庆幸。
  学墩巷与朱家巷交汇处有陆公馆。陆家祖籍徽州,徙居宝应建陆公馆。后往扬州落户东关街,又建了也被称陆公馆的冬荣园。宝应陆公馆的后人有一位名叫陆君欧,是一名聋哑人。可能是中途因病失聪,否则无法以一手好字写出行文流畅的书信。他来自美国西雅图,江泽民主席访美之时,他是迎送的华人社团成员,他的大写意花鸟画还作为礼品馈赠。陆君欧回乡的投资意向是办一所聋哑学校,可惜没能谈成。
  陆公馆的东南面,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李茂英居处李府巷。巷中有一砖拱小桥跨越宋泾河,直通中大街。李府巷西首,原有一幢建于清末的洋楼——宝源浴室。历经近百年风霜雨雪,此楼日渐衰朽,成为危房。十年前一天的午后,有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穿行。一阵狂风振动墙头草木,将檐边砖块刮落,砸入此人车篓之中,吓得他激出一身冷汗。不久此楼即被拆除,留下一片长满野草的空地。后经修整,北边装有多种运动器具,成为老人休闲健身之处,南边围以铁栅栏,是学校的停车场。
  靠近巷尾的原万公馆,里面曾有玻璃温室和不少名花奇木,是一雅致所在。由于房管部门陆续造屋供人居住,逐渐风光不再。1962年,我随县淮剧团搬进时,尚有残景可赏,旧迹依稀可辨。幸运的是,修到了许多好邻居,让人感到比鲜花更美更香的是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每次从外地回到宝应,扑面而来声声“家来了!”亲切问候和争抢行囊的双手。胸头暖意顿生,热泪和在眼中。今年1月9日午后,我陪广电局记者吴振峰和陈子文二位录制《朱家巷》,他俩扛着摄像机随我进出一家又一家问这问那,不失时机地在采访本上笔走龙蛇,那么勤快、那么谦逊、那么认真,使我深受感动。我想,有这帮热爱古文化的年轻人,未来的宝应一定会大有希望。当他俩问我在朱家巷居住了半个多世纪有何感受时,我沉吟了一下,以诗作答:
  蛰居古巷忘时令,
  幸蒙天恩结芳邻。
  佳音各户皆喜庆,
  好菜挨家都尝新。
  小娃学步争引领,
  至亲上门抢欢迎。
  缕缕和风缕缕爱,
  深深巷道深深情。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