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宝应文化月刊》编辑陶宝芳的“说不尽的慈姑”一文,感触颇多。文章写出了种植慈姑的种种艰辛,也透出了作者对公婆的浓浓孝心。我曾在慈姑之乡下舍工作三十多年,对慈姑的栽植、收获、食用都很熟悉,我也来说说慈姑这一话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去儿子就读的南京一所高校,住宿在学校招待所。同房间三人,一位来自江西,一位来自本省海安县。听说我来自宝应,海安的那位和我谈起了慈姑。他在县商业局工作,每年冬季都要到宝应采购慈姑。他说海安人过春节,家家必做慈姑烧肉这道菜,他还介绍了具体做法:将去皮的慈姑用水焯熟,不能用刀切,要用手掰成两半,这样有毛孔,猪肉的卤汁容易浸进去,慈姑才更好吃。他的介绍,令我这个慈姑之乡的人也自叹不如。而江西的那位,来自山区,不知慈姑为何物,问是结在树上的,还是长在土里的?我们不以为怪。 近二年,我参加了老家《崔堡村志》的编写,写种植业慈姑这一节时,记述了与慈姑有关的种种趣事。 刨份慈姑:合作化前,农村土地一家一户经营,有的农户水田全长慈姑,自家刨不过来,请人帮忙。不开工钱,按刨得慈姑分成。有二八开的(即主家得八成,刨的人拿二成),长得差的也有四六开的。 倒慈姑:慈姑长在土里,刨的时候往往会拾不干净。将刨过头遍的田块再翻一遍,捡拾落下的慈姑,半天时间也能弄到十多斤。 踩慈姑:水田长慈姑,泥土烂,放上水后用脚在土中踩踏,脚下踩到圆圆的就是慈姑,用脚趾夹上来。谢晋导演在曹甸拍的电影《水乡的春天》中,就有踩慈姑的镜头。影片插曲中的歌词是:“太阳照在天鹅荡,荡里一片水茫茫,姐在荡边踩慈姑,手上银镯闪亮亮……” 抠慈姑青子:清明节后,长慈姑的田里落下的慈姑长出长长的茎,钻出水面。清早,田里水面清晰,看到冒出的青子用手摸下去,连慈姑带青子一起抠上来,都可以吃。 窖慈姑嘴子:慈姑弯弯的嘴子是慈姑的种苗。冬天,选个大无破伤的慈姑,掰下嘴子做种。选一个背风朝阳较高的地方,挖一个圆圆的斜洞,慈姑嘴子用干沙土拌和,放入洞中,用土填实。不能渗水进去,不然会烂掉。第二年清明前后,刨出来剥去外皮,插到平整好的水田中,长出来的就是慈姑秧子,以后再移栽到大田中。 此外,慈姑多了一时吃不完,可以擦粉,可以晒成干子,不一一记述了。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