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宝应人被这“孙子打奶奶”视频刷爆了朋友圈。 这段视频发生在昨天,画面上看出,一位10多岁的小男孩不听奶奶的劝说,在奶奶动手打他的时候,男孩也进行了还手,并将奶奶推倒在地,骑在奶奶身上打了好几下,男孩站起来后,还不解恨,用脚向奶奶头上踢去。 经了解,事件发生在宝应鲁垛,男孩读4年级,才12岁。据当地村民说,因其父母感情不好,男孩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因奶奶头脑有点毛病,因此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 大家纷纷遣责男孩举动的同时,想得更多的是“孩子教育”的话题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和榜样,很多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是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其实,孩子看似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同一屋檐下,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建立的如何,夫妻两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好坏,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及成长。 孩子暴力,谁之过? 模仿——孩子暴力是向父母学的 孩子暴力行为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因性的暴力倾向。“比如,部分患有多动症、污言秽语症的孩子,可能会有暴力性行为出现,这属于病理性的。另外,还有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当他们的生理成长和内心成长速度发生矛盾时,再加上遭受到外界压力,就一下子将这种‘暴力’情绪爆发出来。” 另外,则是家庭教育方法存在不当。 很多父母或许无法想象,孩子暴力,恰恰是“师从”他们。曾有调查指出,每年有超过2.75亿儿童目睹家庭暴力,大部分都是看到了父母的争吵打架。“父母在处理家庭问题时,习惯采用比较暴力的手段,如打骂、争吵等,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若以暴力的形式出现,就会给孩子以模仿的机会,无形中就让孩子学会以暴力来解决事情。 而成年人婚姻关系的不完整,如丧偶、离异、夫妻分居等等——在这种结构失衡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密关系一般比较低。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情绪恶化,缺少安全感和同情心,也会导致出现暴力的举动。 另外,基于“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思想,不少家长在教训孩子时,往往习惯运用暴躁的、带有侮辱性的体罚。家长严厉惩罚孩子,一方面可能因为孩子的确做错了事,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家长自身情绪的原因:心情不好、迁怒、嫌弃孩子等。但这种行为对孩子而言,影响深远:从小习惯了用拳头处理问题,长大后,有不顺心也会不由自主地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 宠溺——也是暴力产生的原因 父母的打骂对孩子影响不好,那么,是不是一味地宠爱、顺从孩子的心意,就可以避免孩子出现暴力行为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施暴孩子家庭多数有问题:要么家长过分压制孩子,要么过度溺爱孩子。父母过度溺爱、疼爱的方式,导致孩子没有“边界”。特别是家中的“小霸王”、“小太阳”,他们在学校里,在社会中也想保持住自己的“地位”,然而,没有人接受他们的控制,他们就会用暴力去控制——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 当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日常行为不满时,往往习惯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叫“棍棒出孝子”,就是这种传承千年的严苛教育手段,让家长在对孩子使用暴力时,还浑然不觉,视为“理所应当”。“还有一种就是冷暴力。一种表现就是,不断指责孩子,或过度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但结果,导致孩子什么都不会做,最后引发抑郁等问题。 小编认为,我们在吐槽各种暴力的时候,是否要给孩子正确引导和适当保护呢?这种引导和保护,不是我们累了,懒得管了,管不了那么多,不要因为孩子喜欢,吵,闹,我们就妥协。而是我们要花时间和精力,告诉他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通过鲁垛孙子打奶奶视频,在作实给家长们上了一课。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