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舍村位于宝应县射阳湖镇西北,原是一个自然村庄。1980年,江苏省进行文物普查,该庄一村民主动上交一件三角形石器的东西,从而揭开了人们对潘舍石器考古的序幕。2000年5月由宝应县政府在潘舍村小舍东首立标志牌,确定潘舍新石器文化遗址。然而,探寻潘舍新石器文物的发现,其背后有故事。 1969年3月,原水泗公社潘舍大队第七生产队社员沿东排河北岸开河取土,在河床2米多深土层下突然的发现许多石器、陶器、鹿角等物件,其中有一枚磨制光滑有刃的三角形石器,引起在场社员衡元才注意,他便将该物洗刷干净,收藏起来。直到1980年,全省进行文物普查时,他主动将收藏10多年的三角形石器交给普查组,并对一位姓陆的同志说:“发现这块石片时,我就认定有可能是古人磨制的石器用具。在高中阶段老师曾在历史课上讲过,后来还曾给新华日报写信咨询过,苦于当时不通邮,信收不到,或是没有回信。这次你们来,要给这块石片找到答案。”1984年春,县文化馆派员联系他,告知该物已经由省文物部门进行鉴定,属新石器时期物件——有柄石刀。1987年春,有柄石刀参加江苏省文物普查成果展,并得到全国以及各省市文物专家一致好评。1986年2月,由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向衡元才颁发收藏证书。后来又经国家文物部门和专家鉴定,确定为新石器时代的石犁。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属国家二级文物。 2000年5月,由宝应县政府对外正式公布潘舍村石器发掘地为潘舍新石器文化遗址。其遗址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余米,文化遗存丰富,出土的文物有石犁、石凿、麋鹿角化石等。麋鹿是遗址中发现数量较多的动物,它不仅为当时的先民们提供了丰富的肉食,也提供了制造工具和生活用品的原料。石犁是新石器(距今4000-5000年)农耕物件,高18.5厘米,刃部长26.5厘米,厚1.6厘米,表面呈浅灰色,形状规整,打磨光滑,刃部锋利。这些文物的发现,将宝应历史推前3000年。 现在我们可以断定,在远古江淮大地上,先民们就告别了茹毛饮血、人兽共栖的蛮荒生活,依靠劳动、智慧和勇气,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境内潘舍新石器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说明,先民们以农业生产为主,家畜饲养和渔猎经济为辅,原始先民在这里使用了石器,为宝应早期文明的实物见证。应该说这里是江淮地区最早的原始村落,开启了射阳湖区农耕的起源,并延续了数千年。 如今,潘舍村积极构建美丽乡村,新石器文化遗址是他们的光辉,更为美丽乡村添彩。他们在付出、在创新,以一颗感恩的心,坚守历史,做文化遗址的宣传者、守卫者。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