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老鸦庄的今与昔

2017-6-6 10:09| 热度:43052 ℃ |来源:宝应文化月刊|我要投稿

老鸦庄,一个古老宁静的村庄,距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地处宝应县城东侧。2000年并入沿河镇三团村,2005年并入安宜镇,称为安宜镇三团村老鸦组。“步出城之南,春水围一庄。太白闻莺处,我来思彷徨……人家二三月,离离间垂杨。屋角挂破罾 ...
  老鸦庄,一个古老宁静的村庄,距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地处宝应县城东侧。2000年并入沿河镇三团村,2005年并入安宜镇,称为安宜镇三团村老鸦组。
  “步出城之南,春水围一庄。太白闻莺处,我来思彷徨……人家二三月,离离间垂杨。屋角挂破罾,鸬鹚立鱼樑……”以上就是清康熙年间状元王式丹(本县南乡人)在《白田怀古》中描绘的老鸦庄。提到老鸦庄,还须上溯到明朝中期。当时,该地皆为芦荡、滩涂、河汊,人烟稀少。明成化年间(即公元1473年前后),一些居民由苏州陆续迁居此地,在宝应城南一带(又叫南乡)开荒种地,疏浚河道,植桑养蚕,逐渐形成村落,老鸦庄就是其中之一。居户素以耕读持家,农闲时兼以捕鱼,先是以网罾捕鱼。因芦荡杂草丛生,捕捞极为不便,产量不高,而且也经常会弄坏网罾,遂改为用老鸦(即鸬鹚,当地方言念作wa)捕鱼。老鸦捕鱼成本低收益高,一只合格的老鸦一年能捕数千斤鱼,一船老鸦(七、八只为一船)在年景好的季节一天就能捕几百斤鱼。
  观赏老鸦捕鱼,更是乡村一大趣事。春光漫漫,垂柳依依,老鸦船或三、五条为一邦,或七、八条为一邦。开始捕鱼了,放鸦人划着双棹,哼着鱼歌,将老鸦放入水中,并“咚咚”敲击船板。老鸦听到号令,争先恐后地潜入水中。出水时每只老鸦嘴里都会含着斤把重的鱼游到放鸦人船边送入鱼仓,小些的鱼,老鸦就会直接吞入食囊。不过这不要紧,因为放鸦人早就在老鸦食囊下部扎上一根茭草筋,使鱼不会被吞到肚子里。如遇几斤或十多斤重的大鱼,两三只老鸦就合力将大鱼抬到船边让放鸦人用网兜撮进鱼仓,这是万无一失的。
  夕阳西下,村落里炊烟缭绕,燕雀归巢,放鸦人也满载而归。村落前后的小河里驻满了鸦船,鱼挑(鱼贩子)也陆续赶到河边忙着拣鱼、抬鱼、过秤、结帐,自是一番热闹景象。热闹过后已是更深夜静,放鸦人还要喂养照看他的老鸦们。只见他提着桅灯,挨个解开扎在老鸦食囊的茭草筋,用剩下的杂鱼将老鸦依次喂饱,以便老鸦养精蓄锐来日再战。
  老鸦捕鱼确是一门生财之道,史载周围数百户人家中就有上百户从事放鸦捕鱼。因为放老鸦的人家越来越多,从明、清到民国,时间长了,人们也就习惯叫此庄为老鸦庄了。
  老鸦庄的人们始终不忘家训,坚持以耕、读持家,在这块土地上,明、清时代,曾出过好几位进士,清末民初文化名人卢殿虎(字绍刘)也出生于此。卢殿虎自幼聪颖过人,入学时过目成诵。1898年就读于江南高等学堂,被评为最优等。他曾任江苏省教育厅长,1905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刚过不惑之年的他上任筹建扬、清公路。为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宏愿,他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历十余年时间,三百多里的扬清公路终于建成通车。后来,《宝应日报》曾专稿弘扬他的事迹,誉他为“开路先峰”。
  1948年末,宝应已经解放,国民党退守长江南岸,妄图以长江天堑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进,而此时毛泽东主席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那时的宝应虽然刚刚解放,但饱受抗战和内战痛苦的老鸦庄人民深深知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当时,解放军渡江急需船只。1949年3月政策一公布,老鸦庄人民就主动献出30担以上的木船17条,为解放军南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美帝国主义又在朝鲜燃起战火。在抗美援朝期间,老鸦庄人民勇于担当,主动捐款捐物,并派出两名青年赴朝作战,其中一名还荣立战功。
  老鸦庄的人民历来重视教育事业,现江苏省宝应中学的前身就是老鸦庄学校。1951年,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老鸦庄学校创办。半个多世纪里,走出学子成千上万,被录取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著名学府的学子就有数人,如华占全、卢廷彬、郭世炎、成怡顺、华洪鸣、卢廷桢、乐玉成(现任中央外办副主任)等。
  1951年,出生在老鸦庄的学子卢之超以优异成绩被北京清华大学录取,毕业后曾任《红旗》杂志主编、十五届人大秘书长等职。十年动乱中他不畏强权,不惧风险,曾在《红旗》杂志上用犀利的文笔揭批张春桥、姚文元等反党集团,为拨乱反正安定团结吹响号角。
  勤奋学子华洪鸣出生在老鸦庄一个农家,母亲早逝,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生活的贫困可想而知。老鸦庄学校校长卢崇权很重视这位优秀学生,决定免收学费鼓励他继续求学。1959年华洪鸣被复旦大学录取,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讲师、教授等职,后创办复旦大学教育学院。
  改革开放后,老鸦庄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农业齐发展,青年学子、资深企业家人才辈出,村民的生活日益富足。
  近年,在安宜镇新城建设过程中,原老鸦庄的住户都移居到“水韵江南”、“莲花嘉苑”等安置小区生活。但对于曾经生活在那片沧桑土地上的老鸦庄人民来说,总有一种萦绕在心头的“乡愁”。老人们住进了高楼,远离了坐在门口晒太阳四处走动唠嗑的悠闲。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还会不断回忆起那个藏着无数个故事的老鸦庄和自己的青春岁月。
文/黄兆龙 卢廷涛  本刊记者/陈洁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