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花城广场公园。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老菜场华丽变身,小镇的人民公园绿意盎然,垃圾丛生、脏乱不堪的河道变得清澈、整洁……从县城到每个集镇、村落,一个个事关民生的工程项目加快实施,悄然改变着宝应人的生活,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村民都发自内心地感叹说:宝应在越变越美,生活在越变越好。 这5年,说起宝应对民生的重视程度,两个数字最具说服力:宝应将新增财力的百分之百用于民生改善,5年投入50亿元用于改善百姓居住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市委常委、宝应县委书记王炳松颇为自豪地说,宝应始终以民生的改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提升作为所有可用财力的投资对象,把老旧小区的改造、棚户区的改造、功能的完善以及品质的提升作为重点,古城要能传承历史留下的记忆,旧城要实现品质提升功能完善,新城要彰显特色代表形象,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探访 告别脏乱差,逛菜场就像逛商场 逛菜场就像逛商场,这是记者探访宝应县城北河商业广场的真切感受,菜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各种“吃喝玩乐”项目应有尽有,让人完全想象不到这里是人们日常买菜的农贸市场。 “要不是亲眼看着它一点点发生变化,真是不敢相信。”在宝应县城的北河商业广场,一位前来买菜的居民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三代人就住在附近,这些年看着脏乱差的老菜场一步步变成了四层楼的北河商业广场。宝应县住建局党委副书记衡峰介绍,未来宝应像北河这样的商业广场会越来越多。 在公园里,休憩的老人、游玩的儿童以各自喜欢的方式享受着城市舒适而惬意的生活。而在更广袤的田野,乡镇村庄有了另一番新模样。 记者刚走进西安丰镇集丰村,村民王新国就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他的美丽家园。“一到下雨下雪天就容易出事故的兴安桥重建了,村里也没有垃圾乱堆的现象了,红枫园广场现在能健身娱乐休闲,让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在氾水镇,一位正在人民公园锻炼的居民说:“5年前,想也不敢想啊,在家门口就有这么漂亮的公园,还能锻炼身体,绿化多又舒适。”记者了解到,自公园建成以来,每天都有上千名居民来此休闲锻炼。如今,荷园路的新农贸市场、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4000吨的污水处理厂都已竣工。居民们告诉记者:“老人都说氾水过去是‘金氾水’,现在正一点点变成现实。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氾水都要。” 到了郭庄安置小区门口,乔迁新居的老王指着身后一幢楼房告诉记者:“11楼有我给儿子准备的新房,以前一大家子住的是瓦房,卫生条件差,交通还特别不方便,如今新房宽敞干净,出门就是大公园,出行也方便多了。” 行走在宝应的城镇乡村,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像道路边、田野里的绿色,可触可感又生机勃勃。 纵深 新增财力100%用于民生改善 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是老百姓对生活最根本的期盼。 5年来,全县民生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每年宝应县委、县政府的“一号文件”都把创业就业放在民生工作的首位。过去几年,宝应县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百姓生活明显改善。宝应持续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目前宝应在建的民生重大项目有两个实际投资在5亿元以上,宝应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宝应县住建局局长王文庆告诉记者,城市建设投入资金50亿元,新建改造道路37.6公里,新增绿化面积近156万平方米,新增路灯5530盏。记者了解到,仅2016年一年,宝应县的城建民生实事就达到20件,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资金4.5亿元。各镇完成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站、公园广场、节点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101个,总投资11.28亿元,全县创成三星级康居乡村17个、二星级康居乡村62个、一星级康居乡村226个。射阳湖镇潘舍、西安丰镇苗圃村顺利通过了江苏省“最美乡村”的验收。全县实施危房改造530户,为一大批农村弱势群体解决了住房问题。此外,“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为834户长期漂泊的渔民实现了上岸定居。 宝应不断提升城乡社保水平,“五大保险”提质扩面,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动态全覆盖。截至“十二五”期末,全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42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7.7万人。更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过去5年,宝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手抓产业和经济发展、一手抓民生改善。以创业就业来推动增收,把老旧小区的改造、棚户区的改造、功能的完善以及品质的提升作为重点,古城要能传承历史留下的记忆,旧城要实现品质提升功能完善,新城要彰显特色代表形象。宝应将一切可用财力尽可能地用于民生改善,值得一提的是,这5年宝应新增财力百分之百用于民生改善。 记者 邹平 洁文 国军 短评 过去,民生基础设施一直是宝应的短板,老百姓对此呼声比较高、希望比较大。5年来,民生事业的积极变化让宝应人倍感振奋,短板正一点点接长,变成宝应人引以为豪的民生优势。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是在“钱袋子”比较紧张的压力下完成的。 一组“十二五”期间的数据显示,全县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209.06亿元,其中2015年投向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资金的比重达41.9%。无论经济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民生保障始终是“真金白银”的投入,而且投入力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正因为一批群众关心期盼的民生大事、实事得到有效解决,才让宝应县民生“相册”里的笑脸越来越多。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