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关于“薰风南来”

2017-7-20 10:46| 热度:23307 ℃ |作者:胜宝应真|我要投稿

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太仓程穆衡(字迓亭)赴京应试,他沿途记写的日记体笔记《燕程日记》中曾记述宝应的一些情况,其中有这样一段:南门大道有“薰风南来”匾额,有闸。古时常以“来薰”作为南门之称。东门曰“迎恩”,此门面朝东, ...

  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太仓程穆衡(字迓亭)赴京应试,他沿途记写的日记体笔记《燕程日记》中曾记述宝应的一些情况,其中有这样一段:
  南门大道有“薰风南来”匾额,有闸。
  古时常以“来薰”作为南门之称。
  东门曰“迎恩”,此门面朝东,有旭日东升之意。古代帝王象征太阳,迎接旭日表达对君王恩宠的感激与忠诚;
  西门曰“挹爽”,西风送爽,使人怡悦,也可赞颂此城具有豪迈气概,雄情爽气之势;
  北门曰“拱极”,“极”指北极星,“拱极”同“拱辰”,即拱卫北极星。语本《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旧唐书·礼仪志二》:“叶台耀以分辉,契编珠而拱极。”
  南门曰“来薰”,《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而薰风,则指和暖的风,初夏时的东南风。
  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明李东阳《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这个南门大道上的“薰风南来”匾额今已杳无踪迹,但宝应还有一处与之有关的遗迹,即“南薰楼”。清刘中柱的《宝应名胜纪略》有云:
  南薰楼控弘济河上。昔是河未成,西湖不风而波,惊涛卷雪,怒浪如山,虽巨舟亦多漂溺。司漕者始议筑西堤,使湖与河隔,则帆扬而澜安。水口建楼以镇之。凡粮艘至此,必停留衔尾进闸。时凭栏一望,舳舻数十里,皆东南民力之所供也。可勿念哉!
  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大致可以想见,如果站在南薰楼上,凭窗向西远眺,看波涛涌起,楫帆如织,也是一番不错的景色,然而,这个南薰楼现也不可寻也。
  原宝应县中学校长金珖先生有记忆,说南门外原有来薰楼茶社,城南小学在1949年前叫来薰小学。挡军楼上有“薰风南来”匾额。
  这应该是关于“南薰”、“来薰”或“薰风”的最后记忆了。
  我在1976年曾经住在南门外运河堤边的电机厂宿舍,每天都会经过南门大街,可是那时已经无法体会“薰风南来”的美好感觉,那时,南门一带没有任何高大的房子,几乎所有的房子的屋顶都在运河堤之下,只有站在运河堤上才能看到运河中的流水与船队,而那似乎也不是太美好的景色。
  我真希望有一天,在南门的某处,可以重新矗立起“薰风南来”匾额的牌坊。(图片来自网络,谨向提供者致谢)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