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不凡是我的舅兄,他们陈氏一门一家三代在1994年版宝应县志上各得一席。据我所知这在宝应历史上相当罕见。不凡有个好友,原是一位副厂长,后去筹建淀粉厂,干得风生水起、踌躇满志。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做出一番业绩,让自己在宝应县志上有个位置。按他原话说是“要像不凡一样上县志”!在朋友圈中一时引为美谈。 说陈不凡先生是宝应县名人一点也不为过。他是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生,文革”期间又是第一个在宝应县城精彩绘制出“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人,知名度相当高;还在青葱年少时,他便获得扬州市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冠军;因而他作为国家级裁判员、国家乒乓球二级运动员被载入宝应县志(见1994年版848-849页)。凭我对不凡的了解,淡泊名利的他从未想过会和他的曾祖父——知名海派画家陈务人(1870-1947,与吴昌硕齐名)、大伯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处泰革命烈士(1910-1937)一起上县志,但他上了。 要说我和这位大舅兄相比,无论智商、帅气、知名度还是个人成就,都稍逊一筹。尽管我有中级职称,在省级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也获得过中国药材总公司表彰,但含金量稍显不足。我有个堂弟章玉驹是省级劳模上过县志,这才是硬家伙。我压根就没想过会和县志有什么瓜葛。 世间就有这样的事情,你不找人人找你。前几年县志办需发专稿介绍我县中药资源和中药材生产栽培概况,时任县志办主任的仇春树找到医药公司,单位领导要我提供有关资料和数据。按要求我写了一份报告上报县志办。县志办发给我20元稿费,赠送1994年版县志一本。因为这层关系,他们在编篡2014版(1990-2005)县志时又辗转联系到已退休的我,请我提供补充宝应县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报告》和《中药名录》中相关资料。经过反复修改,我的文章最终定稿。当时仇主任曾说过一句话:考虑将提供资料者的姓名在县志上注明。这对我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也撩起我心里潜藏的一点“虚荣心”:我的名字可能上县志!这个念头在我心头闪了好一阵子,不久就黯淡了。因为仇老从县志办退了下来,所以我也就不想了。 后来还有两个小插曲,让我再次心动:一次到公司参加支部大会,支委郭仁飞对我说,“县志办曾经向我们问起你。”我猜可能和仇老那句话有关。小郭不知内情,我也没追问。今年夏初,遇见一个熟人告诉我新县志出版的消息。他说你曾为县志办提供过资料,可以找他们要一套新版县志。他的话再一次勾起我那点小心思。我很想看到这本书,验证仇老那句话。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从同事陈寅生女儿处得到这套新县志。当终于在(1990-2005)宝应县志主要撰稿人名单里看到我的名字时,我下意识地赶紧将书合上,生怕书上的名字会飞掉。当再次打开确信这三个字还在时,我非常开心。开心之余,第一个念头就是给陈寅生股长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消息,并特别强调,要感谢她女儿送我这套县志,这是我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我喜欢读书,但类别庞杂。这种阅读习惯与性格有关。自从有了这套新县志,我看书的兴趣更浓——对书籍先是粗粗翻阅,然后对感兴趣的章节和内容精读。平时,我还向朋友推荐,建议他们也可读读宝应县志,了解宝应的历史与变化,并将县志借给几位好友传阅。在交流和阅读的过程中,某日我在新版县志下册912页惊喜发现这段文字:2001年9月,陈春、林文美等3人入选市代表队,参加省第五届运动会,获乒乓球、游泳、柔道奖牌各一枚。我随即打电话询问不凡的大女儿。经她确认:这个陈春就是她。她当时夺得游泳金牌。 于是,我将本文又加写一段,并将文章题目由原来的“上县志”改为“一家四代上县志”。我不知道其他县市有没有,但起码在近现代宝应县只此一家,别无二户。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