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名人 查看内容

烙笔尖上的“舞者”!记宝应民间烙画师张树春

2017-10-24 08:34| 热度:10423 ℃ |作者:王芳|来源:宝应日报|我要投稿

张树春,1967年8月出生于小官庄镇祖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但就是这么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却在烙画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被人们誉为烙笔尖上的“舞者”。烙画是一种古老悠远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国家非物质 ...
  张树春,1967年8月出生于小官庄镇祖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但就是这么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儿子,却在烙画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被人们誉为烙笔尖上的“舞者”。

  机缘巧合与烙画“相识”
  烙画是一种古老悠远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现如今,全国的烙画民间艺人越来越少。
  198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徐州打工的张树春接触到了烙画。那次他下班后去书店看书,无意间看到了一本《烙画技法》,他被书本里独特的工艺和作画方法深深吸引。第二天他便买了一块烙铁,利用工地上废弃的木板,对照书本,开启了烙画之旅。
  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没有师傅的言传身教,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学的他,全凭自己一种超乎寻常的天赋和对烙画的执着追求,以一种惊人的毅力慢慢地摸索探究。从初学一把小烙铁在废木板上烙出简单线条,到两三年后烙出简单的小作品,张树春在几年时间里,利用打工之余,通过不断地摸索练习,终于掌握了一些技巧,根据烙笔的温度高低变化,将人物、花鸟等描绘得活灵活现,创作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书画之乡”逢机遇
  1995年,他在河南商丘搞工程装修,朋友知道他有这么一项技能,便请张树春为他烙画一幅,工作之余耗时一个多月,一幅120×240桂林山水便完成了,朋友非常喜欢,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给予了他极大鼓励,增强了信心。于是他又买了更多的工笔画的美术书籍、油画书籍参考烙画的技法继续学习,开始尝试烙写实人物画。2000年他烙了第一幅人体艺术,用颜料在木板上先画好,再用烙铁调低温来慢慢烫出层次感,至此,他开始了套彩烙画。冬去春来,2008年正值北京奥运会之年,张树春在安徽萧县做家装,房主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无意间看到他的烙画作品,甚是喜欢,便主动让张树春给他烙画一幅大一点的作品,为其宣传。张树春应时应景,奥运年便花了一个多星期烙画了一幅国宝大熊猫彩色烙画。2008年年末,中央教育电视台去萧县拍书画专题片,这位书法家把张树春的情况告知他们,教育台的记者当天在工地看了他的作品,10天后便给他做了一次采访。2009年至2012年扬州电视台,安徽卫视,宿州,萧县电视台前后都采访报道了他的烙画。2017年4月,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在市县美协领导陪同下参观了他的作品,感叹的称道“烙笔生花,火木艺术”。同年4月,宝应电视台《走遍荷乡》栏目组也为其拍摄了专题片。至此,张树春对烙画更加有信心了,也坚定了继续烙画的信念,打工所挣的钱也都全部投进了烙画中,边打工边烙画也成了张树春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有的一切皆是因为热爱,所以愿意倾尽所有去实现。
  蜗居斗室创作忙
  技艺要求高,付出不能少。张树春追求烙画艺术倾注了大量心血。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烙铁画,因其最初是以铁针为工具,在油灯火上炙烤进行烙绘,古时被称为“火针刺绣”,如今的烙制工具则是利用高温碳化的原理,以烙铁为笔,高温代墨,烙制材料最常见的便是木板,技艺要求更高的可烙在葫芦、宣纸、丝绢上。寒来暑往,他足不出户,心无旁骛,潜心创作。至目前,他的烙画作品有一千多幅,领域广泛,不仅有中国的人物山水、花鸟,还有西方的静物风景等。2017年4月,小官庄镇弘陶艺术馆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画展,张树春以他42幅不同题材的烙画作品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其中的人物肖像作品《父亲》、《母亲》,让人感同身受。张树春的父母早已离世,为了表达对双亲的思恋,他烙制了这两幅画,画中的人物虽不是他亲生父母的肖像,但满满的思念之情一笔一笔烙在了观者的心里。一幅15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张树春根据原图足足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烙制而成。作品中的人物、树木、桥梁、楼宇、船舶等栩栩如生,让人震撼,不得不说,张树春此人有着异于常人的聪慧与毅力,蜗居于斗室之中。张树春虽为木匠,却饱含儿女情,他的烙画作品挂满了他家的二层小楼,特别是挂在卧室里的一幅肖像图,图中的女子和蔼端庄,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喜悦,画中的人物正是他的妻子刘正梅,张树春能有今天的烙画成就,离不开妻子30多年的陪伴与支持,从这幅画中,人们能感受到他对妻子的深深爱意。
  如今,张树春依旧在坚持着他的烙画之路。他有一个心愿,能把自己的技艺进行推广和延续,让作品有一个更大更好的展示空间。不依靠临摹现有的作品,而是创作出自己个人的作品,将家乡的美景通过自己的作品传播出去,为家乡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