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真情厚谊汇拙著——写在《难忘的青春岁月》出版之际

2017-10-25 08:46| 热度:11789 ℃ |作者:张银中|来源:宝应文化月刊|我要投稿

我出生在泾河镇张北村三星庄。1952年到张桥小学读书。1958年考进宝应师范学校。是年底,县委宣传部从师范抽调10名学生到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学习,我是其中之一。后分到《宝应报社》工作,负责记录新闻,经常和中央文化部下放干部孟汉英下乡 ...

  我出生在泾河镇张北村三星庄。1952年到张桥小学读书。1958年考进宝应师范学校。是年底,县委宣传部从师范抽调10名学生到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学习,我是其中之一。后分到《宝应报社》工作,负责记录新闻,经常和中央文化部下放干部孟汉英下乡去采访拍照片。1959年春天,在东荡拍到一张农民撑船到射阳供销社卖芦帘子照片,船上芦帘堆的很高大。另一张是五条水牛在一块耕田,我立即下田转了两三圈把春耕繁忙景象拍下。这两张照片先后登在《新华日报》和《宝应报》上。从此我便对摄影产生了兴趣。

  三年自然灾害时,《宝应报》停办,1960年春天,县文教局把我分配到山阳大东小学当校长。这所学校靠白马湖,教舍很差。为忙建校,我在节假日期间整天东奔西跑,连续三个暑假都没有回家。到1963年的暑假,建成约300平方米的教室。1965年2月,调到安丰示范区工作。

  1968年10月,我被调到县上山下乡办公室,负责文字工作。平时下乡采访知识青年好人好事,向省、市报刊和县广播站投稿, 1973年我与宝应知青花培元、张贻林共同编写一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小册子,用钢板刻印了几百本发到全县各公社、大队。

  1978年12月,县上山下乡办公室撤销后,我到县基本建设局(后改为县建设局)工作,负责人秘劳动工资。这样一干就是二十三年。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后,宝应城乡建设的发展变化。2000年退休后,到2008年1月份,我将多年来收集的大量宝应老照片找出来,又拍摄了两千多张新照片,通过新旧对比,是年底选编了《宝应建设巨变》这本画册。受到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赵华中的赞誉,他说:我到全省建筑部门检查工作,从未曾见过有这么多照片反映建设的书,这是一部有历史价值的书。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安徽分社原副社长陈宝善评价说:这是给宝应建设史留下一笔宝贵财富,为宝应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3年,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决心收集整理知青这本书。首先请上海文汇报主任记者雍启昌帮助布局谋篇,向《扬州日报》投稿《圆梦》;在这篇文章发表后没有多久,原安丰中学校长陈以和也帮我向扬州日报投稿,号召插队宝应知青写回忆录。县电视台记者骆永喜向全县广播,替我寻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小册子。《宝应日报》副主编何洪又给我刊登《征稿圆梦》。还连续选登了十篇知青稿子,进一步扩大宣传。接着,我找曾在县上山下乡办公室工作过17年的张婉珍同志,请她回忆过去的情况,联系熟识的知青写回忆录。她连忙找到南京知青原县档案局长郑自薇,请她提供资料。当我找到她时,她从家中把收藏的《我们》、《永远的记忆》两本画册给了我。而后我又和沈季姚、董国平、何平、曹步华等知青联系,他们从南京、上海寄来的报纸、书籍、照片等。本县城知青程光明把保存在家里八本有关知青的书籍给我作参考。为了征稿,我请本县有知青经历的刘世昌、刁伯辉、张廷锟、花培元、张素珍、周德培、周效文、衡步惠、胡晓林、华兆昌、冯兆华、朱树洲、孙茂秀、李滢、杨家骧、朱家椿等写回忆录。在此期间受到姚佩伦、华占全、吴晓荻、王振海、仇春树、韩厉观、季寿山、杨文华、徐少奎、房殿宏、冯学洪、吉广泉、曾忠礼、杨玉兰、杨正东等一批老领导、老同志热情赐教。我的老同学秦玉林、单德馨、王学宏、梁鼎成、袁群、陈宝玉、成明珍等均以真诚帮助。从2013年以来,先后收到陈以建提供的报刊登载的知青文章六篇,南京知青《根之恋》和三本纪念册上面的文章一百多篇,老照片四、五十张,宝应知青聚会当中文章四十多篇、诗歌及照片。还收到家乡倪松山的贺词。2014年底,请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何开文和我共同商定书名。县电视台记者杜荣华给我做了《晚晴》专题片。杜在采访南京知青,原宝应县人事局长王汉金时,王局长非常高兴地说:“老张编写这本书如有什么困难,我一定帮助他”。接着《扬州日报》又刊登《难忘的知青岁月》中的文章,于长荣站长还在文头上加了编者按,进行宣传。

  最近我整天忙着编排,李映华老师知道了打电话问我有什么困难,提出帮助编排打印。在他负责主编《夕照明》报上刊登老知青文章。原广洋湖知青杨怀农、迟松生、安丰知青汪森和热心人丁长梅主动跑上门来帮助校对。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孝勇还帮助设计章节插图。去年有一次我和县住建局领导聚会交谈时,局工会主席冯华表示,要积极帮我销售书籍。原实小老师王兰珍说:“老张写书,我们要从精神上鼓励,物质上支持。”县委党史办主任王少春从县文联副秘书长徐少奎那里得知,我正在编这本书时,给予了充分肯定,说:“写得好”!宝应长虹公司总经理薛水利、副总经理童震声亲自设计封面和文字扫描。还有我的家人,外孙女杨清从南京艺术学院去年一毕业就回来,一心扑在本书文稿上进行打印、校对、修改。

  今年4月1日,86岁的范承祚大使,从北京赶回宝应家乡为我编的这本书题词,原县委书记姚佩伦听说他老人家回来,立即也从扬州赶回来接待。大家在一起聚会时非常高兴。何开文、于长荣、王学宏等帮助再次进行策划,共同对布局、分类和篇目的调整安排,反复进行斟酌商定,李映华、房殿宏帮助修改部分文稿。尤其是王学宏老同学,看我的修改工作量大,他花了10天时间,每天从早到深夜,不辞劳苦帮助我将全书逐字逐句推敲修改。他们这种精神,我很受感动。这本书能得以出版是以上同志大力支持,并做了许多工作的结果。但还有在本书中未提名道姓的许多朋友,他们也为这本书的出版出过力,献过计、熬过夜、吃过苦、受过累,在这里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这本书的编著,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经验不足,肯定有不少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文图/张银中;原载于《宝应文化月刊》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下一篇:夜阑书香上一篇:霜降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