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难忘宝应叶挺路上,租书抄书好时光

2017-10-26 14:34| 热度:12323 ℃ |作者:二麦|来源:宝应文化月刊|我要投稿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我的中小学学生时期,叶挺路上宝应县城唯一的、应该也是全县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是我除了家和学校以外,到过的最多的地方了。起初,新华书店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在店内,而是在店门外,那些租小画书的书摊。小学时,家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我的中小学学生时期,叶挺路上宝应县城唯一的、应该也是全县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是我除了家和学校以外,到过的最多的地方了。

  起初,新华书店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在店内,而是在店门外,那些租小画书的书摊。

  小学时,家和学校都在北门外磨子口附近,上学放学都走不到红卫桥那边。只有到了礼拜天,不上学,早上很自觉地赶紧把家庭作业做完。吃过中饭,爸妈一上班,就捏着平时偷偷省下的早饭钱,多则两三分少则一分钱,直奔新华书店门口租小画书的书摊去了。

  当然,新华书店里有小画书卖,但买不起,只能去书摊租了来看。

  书摊都摆在新华书店到邮电局报刊门市部之间那三五十米长的路边上,一溜顺儿有七八家。来这里看小画书的基本上都是小学生,同时间能有三四十人,鲜有中学生的,大人则更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了。我想,这些同龄人和我一样,都是买不起小画书的吧。

  其中有一个书摊,我在他家看的小画书最多。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爹爹,讲话不是宝应口音。一套已经泛白的蓝颜色工作服,一副断了腿的老花镜,镜腿系着线绳套在耳朵上,脚上是双黄绿色的解放鞋,同样泛了白。裤腰上还系着个小布袋,里面装了烟丝,两只护袖倒是深蓝色的,比衣裳鞋子新了许多。是退休工人吗?又像又不像,是退休老师吗?又像又不像。

  老爹爹不多话,也不爱动。坐在一把小竹椅子上,脚边放着一个印有“要斗私批修”的搪瓷缸子。你去租书,他基本不开口。接过钱,指指小画书,指指小板凳,如果小板凳都被人坐了,就会从边上拿出一张很厚的硬纸壳子,怕你受凉给你坐在地上垫屁股。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一小张纸片,从布袋里抓出一小撮烟丝,两手一搓,舌头一舔,便卷成了烟卷儿,自顾自地抽烟了。

  他的烟瘾好像特别大,一个下午能抽上十几根。抽烟间隙,就两只手捧住搪瓷缸子,微微低着头闭目养神,似乎并不去留神他的小画书,不怕看书的这些个小学生或者过往的路人把书顺走。不过,那么长时间,从来没听说他丢过一本小画书。

  老爹爹的小画书在几家书摊中应该是最多的,能有两三百本,并且时常更新。他的小画书约一半放在蛇皮袋子里,另一半挂在书架上。书架很简陋,只是两块四周带框的木板,用铰链连着,里面绷着好些根塑料绳,小画书就封面朝外书脊朝上的挂在绳子上。

  花一分钱,可以看一本稍厚的或者两本较薄的小画书,厚的薄的他分开两个书架来放。而用电影剧照翻印出来的小画书,就多数要两分钱才能看一本了,通常都是放在蛇皮袋子里,不挂出来的,有些还用透明的塑料纸包住封面封底。

  那时候,我们看小画书一般只喜欢看图画,没兴趣去读下面的文字,多厚的小画书半个钟头也能看上两遍了。从牙缝里省下的钱这么快就没了,不甘心呢!要知道,只有我要上学而爸妈早班没空烧早饭的日子,爸妈才会给到三五分钱,让你到街头烧饼店买两根油条或一个烧饼当早饭的。你说一个月能省下几分钱呢?

  于是,左一遍右一遍,从头看到尾从尾翻到头,反复地看了图画再耐着性子去读文字,就是迟迟不舍得还书。一个下午,倒也能把一两本小画书的内容连图带文看个滚瓜烂熟。而摊主老爹爹任你把小画书攥在手里多长多久也不会催你,除非有人想租你手里的这一本或者已到收摊时间才提醒你还。

  记得1976年春夏,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有一次耍了个小聪明。趁着老爹爹眯眼的工夫,悄悄地跟隔壁的小朋友交换了小画书来看。到底是做“贼”心虚,时不时会抬头瞄一眼老爹爹,生怕被他察觉。一老一小的目光终于有了一次交会。没想到竟然是老爹爹先扭过头去,避开了我惊恐的目光。我羞愧得满脸通红,捅了捅和我换书看的小朋友,马上一起把书还了过去,第一次没有拖到收摊。老爹爹起身拍了拍我们两个的肩膀,难得开口地说:“你们是红小兵吧?马上就要上中学了吧?以后不可以再这样了哦!”我俩的鼻子即刻酸了,眼眶即刻湿了,使劲地对他点点头。

  通常,下晚的时候,老爹爹的老伴会来帮着收摊。老俩口些许蹒跚地抬着书架,朝东往大众电影院方向走去。从大运河那边洒过来的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两位老人的后背上,他们的身影顿时鲜亮起来。

  那几年,用瞒着爸妈不吃或少吃省下的早饭钱,在新华书店门口的书摊上,礼拜天加上寒暑假,看了得有好几百本小画书呢!

  上初中后,觉得自己大了,就不再光顾那些租小画书的书摊了。那位少言寡语抽烟很凶的老爹爹,据说以前是位大工程师,被打成右派全家下放到宝应的,不久也落实政策回了省城,回去后是发挥余热还是安享晚年,就不得而知了。

  其时,家还在北门外,学校则由向红小学换成了宝应中学。于是,新华书店成了我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地了。

  进到新华书店,西半边是卖书的玻璃柜台,东半边是卖画的木头柜台。地上是水磨石地板,光滑明亮。

  每天下午放学,离天黑还有一两个钟头,我总是会走进新华书店,趴到玻璃柜台面前,把柜台里摆放的图书一本一本地巡视一遍,只是从来都没钱买过一本,看到喜欢的最多请营业员拿出来翻两下。

  那时的书籍多数是几分钱到几角钱一本,一块钱以上就是天价了。而我口袋里的钱从来就没有超过过三五分钱,只够去租小画书。对于我,一个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少年来说,拥有一本心仪的课外书,是一件多么不可望更不可及的事情啊!

  你要问了,看到喜欢的书,为什么不跟父母要钱买呢?爱看书爱学习是好事啊!是的,不是没要过,但得到的总是一句:买什么书?先把学校发的书念好再说!

  呵呵,那时候的父母多数都是这样的吧。

  初二下学期那年,一天,突然在柜台里发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详析》,繁体竖排版。顿时,目光和脚步一起凝固了。请营业员阿姨拿出来翻了一翻,正是我渴望的,老早就喜欢的。有意无意看了下封底,右下角赫然印着:定价1.05元。

  一块零五分,那时是个什么概念呢?没记错的话,父母一个月工资三十多块,小学初中高中一个学期的学杂费分别是三块五块七块。过年的时候,亲戚长辈给的压岁钱一份也就一角两角,能收到一份五角钱或以上的压岁钱,便会兴奋一个寒假。一顿早饭,或者两根油条或者一个烧饼或者一个金刚脐四分钱,一个面包五分钱,一碗八分钱的阳春面只有过生日那天才有可能吃得到。

  但是,无论如何,从那天起,心里便放不下那本书了,明知就是跳河上吊也买不起。

  每天再去新华书店,便会直接跑到摆放《唐诗三百首详析》的那节柜台面前,盯上几眼,请阿姨把书拿出来,翻上几页。一直到放暑假,恋恋不舍,几个月天天如此。

  阿姨开口了。那阿姨三十多岁,跟我妈妈年龄相仿,齐耳短发,皮肤白白的,微微一笑会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特别好看。

  小朋友,你真的喜欢这本书吗?

  嗯,特别特别喜欢,就是太贵了,买不起。

  没跟爸妈要到钱吗?

  嗯,要是要到我早就来买了。

  这本书里都是大写字哦,你认得吗?

  认得的,五岁的时候我家外爹爹就教会我三千多个字了。

  是吧,很厉害哦!看你这么多天天天盯着这本书,看得出你是真喜欢。这样吧,以后你来,我拿给你,每天抄几首,在这里把它抄下来。你有这个毅力吗?

  真的?太好了!我有!我有!谢谢你阿姨!

  当然是真的,就是小心别折页,别把书弄脏了。

  嗯!

  阿姨笑了,我也笑了。

  跟着,整整一个暑假两个月,只要阿姨当班,我就会带着纸和笔,风雨无阻,趴在新华书店西南角的一节玻璃柜台前,在阿姨慈爱温柔的目光注视下,愣是把一本繁体的竖版的《唐诗三百首详析》里面所有的诗,一字不落地抄了下来。

  这是我平生拥有的第一本课外书,没花一分钱。现在,家中书房里放有几千本书,动辄几十上百一本,可是,有哪一本贵得过它呢?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离开家乡也快三十年了。租小画书的书摊早已绝迹,新华书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家商场。书摊书店都不见了。但是,每次回家,我总是会挤出时间来,到新华书店门口去看一看、走一走、转一转。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