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金氾水” 读唐代储嗣宗《宿氾水》 杨军 【解题】储嗣宗,晚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与顾非熊相友善,大中十三年(859年)进士,有诗一卷。其诗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 【诗文】 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 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 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 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 【体裁与用韵】 五言律诗,押寒韵。 【笺注】 游宦:远离家乡在外地官府任职。 寒机:寒夜里的织布机。南朝 宋·鲍照 《和王羲兴七夕》诗:“寒机思孀妇,秋堂泣征客。” 【赏析】 我们氾水自古以来,就是风景秀丽的鱼米之乡。有喷香的长鱼面,香素鸡。不仅有这些美食,还有一首流传千古的唐诗——《宿氾水》,这一首诗就是晚唐诗人储嗣宗途经宝应氾水时写下的一篇佳作。 “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行人当然是作者自己,厌倦了在外地做官的生活,在长满秋草的湖边停船歇宿。 “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傍晚的露水打湿了芙蓉渡口,皎洁的月下的渔船显得分外鲜明。该句中“湿”“明”二字炼字精准,湿字点明了水乡傍晚的水气之重,明字则点明了月色的明朗。满湖的芙蓉,也给诗人笔下的氾水增添了几分秀丽。美丽灵动的氾水就像宝应的姑娘那样温婉动人。芙蓉度一联简直将水乡写得恍如人间仙境。 “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竹林深处隐隐听见寒夜里的织布机声,远处湖水的浪花一直拍打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哪里最能勾起我的满腔愁绪呢?你听,就是那不远处传来的农家采莲的歌声。结句巧妙婉转,使得通篇诗歌浑然天成,于幽深之中充满灵动活泼,可以说是继承盛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色,是晚唐诗人中少有的佳作。关于氾水,一说是北方的氾河(见《增订注释全唐诗》),实则不然。你听采莲曲、再看芙蓉,就是荷花,再联系汉乐府《江南》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等句。诗中出现这些意象,典型的南方水乡的风貌就显露无疑。所以说,这应当就是千余年前水乡氾水,就是我们宝应人引以为豪的“金氾水”。此外,清代姚浚昌也有《宿氾水即事》一首,其中的氾水,也是咱宝应氾水。 真正的好诗,尤其是山水田园诗,就是宛如芙蓉玉女一般,不染半点俗世纤尘,有一种超然物外的脱俗之感,读来有一种能够涤荡人肺腑心灵的神奇力量。本诗就是这一风格特点的具体体现。可以说,这篇《宿氾水》是“以淡泊宁静之音,写田园水乡闲适之趣”。美到极致处,怎不令人神往呢? 原载于《宝应文化月刊》2017年12月号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