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历史的光辉,宝应的骄傲!读范承祚大使《为伟人做翻译》一书有感

2018-2-9 16:30| 热度:11004 ℃ |作者:刘世昌|来源:宝应政协|我要投稿

历史的光辉,宝应的骄傲!读范承祚大使《为伟人做翻译》一书有感。近日,学友李映华兄授我佳作一本——87岁的范承祚大使的新著《为伟人做翻译》。正好几天大雪我不外出,手捧此书欣喜万分,一口气把它读完,范大使和我的深情厚谊又如阵阵 ...
  历史的光辉,宝应的骄傲
  读范承祚大使《为伟人做翻译》一书有感
  刘世昌
  近日,学友李映华兄授我佳作一本——87岁的范承祚大使的新著《为伟人做翻译》。正好几天大雪我不外出,手捧此书欣喜万分,一口气把它读完,范大使和我的深情厚谊又如阵阵暖流涌上心头,一件件往事又如电影般浮现在眼前。

  范大使如我兄长是我良师
  我是“文革老三届”下放知识青年,曾在芦村劳动8年,1976年招工到广洋湖运东医院,1979年调县卫生局,1991年宝应县成立文联,调我任秘书长。当年8月范大使的六百首诗集《万里行》由华艺出版社出版,我将此书在宝应文艺界发行(当时还没有文化局),使宝应文化人开始认识了范承祚。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7月宝应县委县政府抽调18名局级干部成立“宝应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备委员会”,沈立德主席任主任,我担任办公室主任,为创办开发区忙得不亦乐乎。但我文联工作两不误,当年出版了《中国荷文化》一书,无偿赠送各单位。1993年我又出版了文史专集《运河明珠宝应》,书的开头就引用了范大使歌咏家乡的诗篇,书中又对他的业绩作了介绍。深秋他回到家乡,县委、县政府请他为宝应作国际形势报告,会后我把《中国荷文化》和《运河明珠宝应》赠送给他,他十分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和他见面。经过我们18位同志的不懈努力,年底省政府终于批准宝应经济开发区为正式机构,县委组建新班子,抽调的干部全回原单位,我被调任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但开发区许多工作在我手上走不掉,被多留用一年,1994年底才回政协。
  1995年2月23日《人民日报》第十六版(文艺版)头条,发表了我的文史论文《宝应,蒲松龄的第二故乡》。6月底范大使回宝应,特地约我和他见面,夸我两本书写得不错,特别是《中国荷文化》言前人所未言,很有新意。他问我:“世昌,你《人民日报》社有亲戚呀?”我说:“没有呀,我投的玩的。”他说:“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比登天还难,你真不简单。”他和我一叙半天,毫无倦意,介绍了他在世界各地的游历情况,我又向他求教写诗的技巧,连续两三天,他一有空就叫我去,像兄长一样向我传授诗的格律、意境和技巧,使我受益匪浅。此后我把他的诗集《万里行》从头到尾诵读三遍,写了一篇读后感《万里风情尽入诗》,在“宝应文史资料”发表,广泛散发到县四套班子、各乡镇和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范大使。
  1996年夏,县文联换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仇学程任第二届文联主席,我和邰恂、何开文任副主席。我们以宣传部和文联的名义,编辑了《范承祚的乡情诗》,仇部长亲自作序,我负责编印,在全县散发2000册,让更多的人读到了范大使的诗词,同时也体会到范大使浓浓的爱乡之情。与此同时范大使又出新书,在年底12月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万里千诗》,厚厚一本,全书554页,收诗一千余首,他自称为“浓缩日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作了《行万里路,作千首诗》的序言。1997年元旦后他就立即寄了一本给我,我十分感动。学他的诗,写我的诗,在潜移默化中,我可能有了一点长进。
  1999年春,周树怀同志带我寻访到一位当时已90高龄的周国瑞老爷爷,他年轻时曾为泰山殿菩萨妆过几次金,我请他认真回忆详细描述,据此我画出了清代泰山殿的复原图。夏季范大使回来又约我和他见面,我呈上此图请他修改斧正,他认真地看了半晌,说:“基本不错,只是碧霞宫大殿前的台阶应当是八层,我家靠那儿,小时常去玩,记得很清楚。”随后他又向我提及周总理9岁时在宝应,常到八宝亭玩,还向他问过“宝塔根”。我又说多年来我又收集了不少资料,准备把《中国荷文化》充实再版,想请他题个词。他找了一张白纸,当时就用蘸水钢笔一挥而就,为我题下了“文史纵横”四字,2012年新版《中国荷文化》由北京华夏国学出版社出版,我把范大使的题字印在书首。更未想到的是近年县政府重建泰山殿,我画的复原图竟成了建设规划的依据。范大使每次回来,都有县政府和相关单位接待,日程排得满满的。但有时他打电话请我和赵亮中、徐少奎(他的两位同学)到干招陪他吃早饭,海阔天空,畅所欲言,甚至谈到他老年保健的经验,总是给我们以很多的启发。2006年我编写出版了“三民集成”《宝应采风》,2011年又出版了诗集《花木情深》,加上几本画册,我请赵亮中同志帮我转送给了范大使,他很高兴。后来我又为他画了一幅《水乡图》。
  我崇拜毛主席,见过周总理
  读了范大使的《为伟人做翻译》我有两大感受:第一使我又回到了过去那峥嵘岁月,重见了当年历史的光辉,在后面我将会谈及少年的我是如何追求革命的。第二范大使是新中国的功臣,我县能出范大使这样的人物,是宝应的骄傲。80后的人并不知道过去的历史,解放初世界上分为两大阵营,即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不是西方压倒东方,就是东方压倒西方。”但文革之前赫鲁晓夫上台反对斯大林,中共中央连续发表长篇大论的“九评”,批判苏联成了修正主义,和苏联“老大哥”恼掉了。当时的社会主义小国都是跟着苏联跑的,所以在国际上中国就孤立了。毛主席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有东欧的“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和中国友好,打得火热,而作为中阿两国领导人相互交流的翻译官范大使,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能直接为毛主席、周总理服务,并得到他们的关怀,这也是他人生的奇遇和无比的幸福。当时的中阿关系极为重要,因为后来就是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尼亚提议让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我相信范大使的功绩也将会被永载史册。
  我出生于1948年,1955年入学,中学时代我对“四大台柱”(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和“十大元帅”无比崇拜,一心想追求革命。1966年夏季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停课闹革命,选出了红卫兵,当时的红卫兵必须是“红五类”子女,所谓“红五类”就是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工人、贫农、下中农。被管制的“地富反坏右”叫“黑五类”。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第一次接见红卫兵代表。我作为毛泽东时代的青年,怎能不革命呢?但我的祖父解放前开过小药店,家庭成分被定为“小商”,不是“红五类”,当不了红卫兵。11月1日我和同学季刚亮、张怀信、齐树辉在氾中开了介绍信,偷偷做好了红卫兵袖章和红卫队大旗,(因为我们的父母都不是“红五类”),第二天穿上草绿色军装,戴上红袖章,扛起大旗,学习老红军长征精神,参加革命大串联,从宝应出发,步行上北京。
  不论距离长短,我们力争一天跑一个县城。到了山东济南我感冒发高烧,他们就先走了。我休息两天,一个人继续步行北上,最多的一天跑了135里。接待站吃饭不要钱,睡觉在教室或粮库里地上铺些草,学生像小猪一样成排睡,每顿全是两个窝窝头一碗黄芽菜汤,近两个月没有荤吃,跑得像个瘦猴。山东驴子多,河北马车多,到了傍晚学生们实在跑不动了,像小脚女人两脚慢慢挪。农民的马车停下来,把我们往上拉,说:“孩子们跑不动就带你们一段,快上车吧!”可我说:“不能上车,我们要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决革命到底!”两臂伏在马车后杠上,两脚在地上拖都不上车。就是因为我坚持“长征到底”未爬火车,结果没有赶上11月下旬毛主席第八次接见。(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学生达200万人。)
  但是我的运气还算好,12月16日到北京,红卫兵总接待站设在农业展览馆,我到江苏省报到,又遇到了氾中高一的同学,晚9时半才集中上了一辆大客车,把我们安排在一个小学校,半夜才吃晚饭,在教室地上睡觉。开始有米吃了,也有荤吃了,几天我就胖了起来。17日吃过早饭发两个大馒头当中饭(大多数学生中午不回来),让我们到北大、清华学习革命经验。我不着急去革命,先逛逛街,看看北京市容,长安街两边多为三四层楼,多数地方还是平房,除了新砌的十大建筑没有高楼,但北京的四合院是很有名的。在一个商场橱窗里,见有一只熊掌,标价10元。我在天安门前照了一张像。晚上,接待的小学生给我们每人发一张票,说:“明早不要外出,首长接见。”18日一早大客车把我们送到北京工人体育场,周恩来总理率领10位中央首长接见了我们徒步赴京串联的两万多学生。我们全坐在体育馆中心草坪上,全体坐定后,首长才来到主席台,周总理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夸赞我们步行的学生继承了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不辞劳苦,勇往直前,值得表扬。他说:“天冷了,为照顾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的身体健康,他们就不出来了,由我和十位中央首长接见你们,你们不愧为毛泽东时代的革命青年,希望你们以后把这种长征精神坚持下去,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献!……”总理的讲话不时被学生们的热烈的掌声打断。此后开进来6辆军用敞篷小轿车,总理在第一辆,后面都是两位首长一辆,他们是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谭振林、叶剑英、李先念、李雪峰、吴德,他们全穿军大衣,只有周总理一人穿的是军棉袄,他们绕场一圈,和我们学生近距离见面,都频频向我们挥手致意。这算是文革中继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以后中央首长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了。晚上回到宿舍,大家在兴奋之余,忽听广播说我国又一次核试验成功,个个高兴得欢呼雀跃,唱起革命歌曲来。我欣然命笔,作词一首:
  《沁园春·总理接见》
  两万小将,总理接见,欢聚一堂。看闪闪红光,语录挥舞;阵阵彩波,旌旗飘扬。十一首长,亲临广场,总理讲话情意长。尽高呼:“毛主席万岁!”群情激昂。
  徒步三千来京,学红军长征意志强。今京城似锦,丽日融融;人海如潮,喜气洋洋。未见主席,心有余憾,能见总理亦欢畅。晚听得,再次核爆炸,歌声嘹亮。
  19日我到北大抄了一天大字报,20日我又到清华大学抄了一天大字报。21日以后我就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到故宫博物院,说是奉周总理命令各馆全部关闭(害怕红卫兵去“破四旧”打砸抢),我只看到一个四川美院的泥塑《收租院》展览。到1967年1月4日我身上只剩一元钱,便请接待站为我打返程火车票(不要钱)。带35元出来,买书花了10元钱,25元跑三省混了两个月。1月5日深夜我到了南京,二哥刘士敬是建宁中学老师,第二天他带我去看武斗刚结束的金陵饭店,被子床单挂在电线上,街上铺满了砸碎的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玩了几天,看看雨花台,中山陵等,20日回氾水。
  1976年1月8日,惊闻周总理逝世,我悲痛万分,口占一绝:《痛悼周总理》
  一代相星落尘埃,百国唁电雪飞来。
  百万军民沿道哭,神州处处动地哀。
  7月6日朱德委员长又逝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动摇京城,死亡24万,我深感不妙。此后全国闹地震,尽住防震棚。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我大哭一场,好像天要塌下来一般。又赋诗一首:《悼念毛主席》
  昔有刘关张,今有毛朱周。虽非同日生,却于一年走。其实非凡人,本为天星降。创建新中国,光同日月留。
  1998年3月5日周总理百年诞辰,我特作《劲节干霄图》以表纪念,画上并题苏东坡句:“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先有节;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总虚心。”2008年3月5日又逢周总理诞辰110周年,全国举行纪念活动,我又赋诗一首:《怀念周总理》
  鞠躬尽瘁胜武侯,死而后已抱神州。
  龙虎穴中见智勇,外交场上尽风流。
  盛德在民盖万里,丰功垂世照千秋。
  而今四化成功日,总理风范永传留。
  此诗荣获全国一等奖。
  2004年6月我赴武汉、长沙、张家界,后又参观了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炭子冲刘少奇故里、湘潭县韶山冲毛主席故居和滴水洞,写了一路的诗,现录一首:
  《瞻仰韶山毛主席故居》
  日出韶山东方红,中国出了毛泽东。
  会师井冈旌旗卷,转战陕北炮声隆。
  三大战役定乾坤,抗美援朝创伟功。
  建党建军建新国,复兴中华振雄风。
  今天因拜读范大使的新著,而又勾起了我对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无比崇敬和无限怀念之情,因而说了上面一些多余的话。范大使能直接为毛主席和周总理作翻译并亲聆教诲,实是三生有幸。而我能成为范大使的小学弟,也是感到非常幸福的,我们的友谊就如一瓶老酒越陈越香,永润心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几十年弹指一挥,历史虽已过去,温暖长存心间。
  稿于2018年元月下旬
  来源:宝应政协;宝应人网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