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智 清代宝应人物荟萃,儒林、文苑均不乏佼佼者。特别是清初,这里出了状元王式丹、翰林院侍读乔莱、一代大儒王懋竑、朱泽沄,还有众多悲歌慷慨之士,如成明义、施光祖、潘煜如、王玫、徐宗道、孙世勋、郑在湄、王岩、乔迈、朱宣、丁敦等一应人等,可称之为人才泉涌的“宝应现象”。为探其原因,近一段时期,我集中翻阅了明、清扬州府志、宝应县志、朱克生《明代宝应人物志》、范士龄《宝应耆旧传》、刘宝楠《宝应人物志列传》《宝应祀典纪略》、成孺《宝应儒林事略》《宝应文苑事略》等方志资料,明代宝应人物之多出乎意料,这使我油然悟到:清代宝应人文之盛,其来有自。同时,多年来研究扬州文史者对明代扬州似乎关注不够,遂动意研究明代宝应人物,以求教于大方。 仕途多忠直廉能之干臣 在封建时代,要想踏上仕途,无非三条:荐举、科举、捐官。明代也大抵如此。朱元璋由一介草民登上皇帝宝座,便十分重视人才。洪武元年(1368)九月,遣夏原吉、詹同、魏观、吴辅、赵寿等分行天下,访求贤才。但他不喜文士,六年起有十余年罢科举,专用辟荐,其目有经明行修、怀才抱德、贤良方正、人材孝廉。十二年,谕礼部,曰:“为国得宝不如荐贤,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二年,思得贤士以熙庶迹,然山林幽远博学老成之士,匿德藏光,甘于穷困,不肯轻出,宜下有司悉心推访,礼送于朝,朕将显用之。”十三年,诏举聪明正直、孝弟力田、贤良方正、文学术数之士。赴京者有八百六十余人,命各授以官。根据府、县志,明初宝应以荐举入仕者有袁复、杨允、陈晟、梁仲达、刘廷佐、梁彦思、衡宇、丁镛,差不多占到全国的百分之一,应该说比较多的。而且荐举法很严,荐举不得其人,举主连坐。 宝应这批荐举入仕者表现如何呢?我以为可用异常出色来概括。 袁复,字仲仁,性纯默,谙达章程。洪武十三年,被荐授中书舍人,改授吏科给事中,转山东佥事。山东在元末时水旱频繁,虐政横行,又曾为韩山林盘踞之地,入明后三十年仍然是田地荒芜,民不聊生。袁复到任后,“锄强翼懦、抚绥惠保、不一其事,民甚德之。”特征为大理丞,升本寺右少卿。永乐元年(1403),吴浙大水,他受命辅佐户部尚书夏原吉视水、治水,提出建议:浚吴淞诸浦港,泄壅淤,以入于海;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泖港径入大江,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定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泖二港,使直注海;松江大黄浦旁有范家滨,至南仓浦口接大黄浦口,以达泖湖之水,浚之便。皇上认为可行。于是吴浙水泄,农田大利。成祖嘉之,准备重用,而袁复卒于官。 杨允,字执中。洪武十四年贡士,官御史。年少有风力。太祖非常信任他,前后断狱四万余人,时人呼“杨小御史”。调任江西按察司副使,卒年才三十二岁。 陈晟,字克昭,洪武中辟荐授中书舍人,寻擢工科给事中,改五军断事①(断事,官名。元初,中书省与枢密院皆有断事官掌刑政狱讼。明初,置行枢密院,不久改置大都督府,后又废大都督府,以左、右都督为长官,所属有断事官。太祖洪武十三年,改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以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总治五军刑狱。建文帝时废。)。有都督某者,犯法当死,等到了朝廷当场审讯时,高皇念其军功,想放他一马。陈晟把他犯的罪又明明白白上奏了一番,皇上大怒,要兵部尚书常茹倒过来审讯陈晟,结果常茹复奏与陈晟口径一样,皇上这才高兴。还有一次,陈晟上奏案件,高皇收了奏牍,又要他复述一遍,陈晟对答如流。皇上说:“看你年轻,特地试试你。”洪武二十一年,升大理寺左寺丞。二十四年调湖广佥事。除行人,使琉球。琉球在东海中,国王有三: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洪武初,三王皆遣使朝贡。自从中山王来朝,许王子及陪臣子来游太学。陈晟奉使还,详尽地记录了琉球的土地、山川、民物风俗,上奏后,高皇夸奖:“虽臧旻之纪西域,不是过也。”臧旻,汉代射阳人,为陈晟乡前贤,曾任匈奴中郎将,有大功。朱元璋以臧旻喻陈晟,很贴切,而且是慰勉有加了。但与陈晟有矛盾的人,揭发他在琉球用自己的钱换来战马,谪置山东。很快,高皇悟过来了,他用自己的钱物换马,有什么罪呢?于是,迅速召回,授通政使经历,寻改吏部考功司主事。做了九年,考绩时,陈晟以年老乞归。居乡,足不涉城市,每天带着儿孙耕种劳作,与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 那么,从科举入仕途的呢? 高昭,字文星,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这是宝应历史上第一名进士。方志和一些史料笔记上都标明“宝应举进士自公始。”高昭官至贵州道御史。他曾经当过巡按,访得某王府阴蓄异志,变服为日者,就是装成算命打卦的,登门与王交谈,某王以实告,他借机说了一通如何如何不利的话,辞去。未几,巡按此地,照规矩要去拜会王。王一见,认出来了,非常害怕,于是打消了阴谋念头。其时,兴化人高榖与之同朝,中进士比高昭还早二科,但见之,尝叹息:“兄才十倍于榖,而位止于侍御,岂非命哉?”高榖历任翰林侍讲、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后进少保东阁任大学士。 冀绮,字文华,成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郎中,总理边储,陈边储及时政二十事。奏劾皇亲姚福等怙纵不法。宪宗啧啧称之为:好狠郎中!而那些皇亲国戚无不惮之。后来因为在平虏中督饷有功、保障有力,升南京应天府丞,转太仆寺卿。明太仆寺卿主要掌牧马之政令,属兵部,于滁州设南京太仆寺。其时规定江南民十户养一马,母马,江北凤阳、庐、滁、和州,户养母马一或母牛一,母马岁课驹一,牛岁犊一。驹、犊三岁,寺卿偕御史下去检查,烙府县印。开始时,因为滁州山多旷地多,土壤肥沃,草源丰富,百姓有利可图,而且官给牧地免其差役。永乐间改计丁养马,成化时,官收地租,牧地尽归豪右,民甚累马。冀绮上疏略云:自计丁养马,人户逃亡,概派丁田出办,单丁下户亦不能免。马头中另编群长,岁敛贴户银;群长外又编兽医,岁敛药饵银。自官征地租,亩无隙地,岁派草料银。江南北地卑,马性恶湿,岁倒损什二三。问罪赔偿有补马银;孳息不时有补驹银;每季至滁印烙有印烙例银;本寺备用马匹费银三十两,赴南京兵部者匹五十两,解赴北京倍之。希望朝廷能够宽其税。皇上认可了。他又上疏云:臣乡扬州,所属皆水乡,牧地少,人逃岁荒,民不聊生,江北如六合、天长等县,地广草蕃,马牛稀,伏乞均摊马牛,庶与马政有裨。朝廷又答应了,于是摊减了高邮、泰州、仪征、江都、宝应五州县牛马若干匹。后升应天府尹,致仕。回乡后遇淮扬旱蝗,犹具疏奏闻。 张稷,字世用。成化八年(1472)进士,授太常博士,擢四川道御史。曾经巡按福建,阃帅(地方军事长官)怙势病民,公列其罪,状奏黜之。其兄张穟,成化十一年进士,曾任凤翔府同知,有惠政。 仲本,字与立,弘治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汝宁府通判,改严州府,转广西佥事,调河南,擢陕西副使,进按察司按察使。仲本为人强直好义,为官廉能有威,先声所至,贪恶屏迹。其时有在狱中关了几十年结不了案的,他遇之立断,人咸颂神明。然而这却得罪了人,为同辈忌恨,致政而归。曾与之共事,对之很了解、很同情的杨一清贻之以诗:“积毁不须惊众口,素心端可质神明”,这大概可以作为仲本为官的写照了。杨后来做到内阁首辅。仲本家居后,敦行古礼,俗为之美。遇上大灾之年,私出粟赈灾,全活无数。平时徜徉林壑,棋酒自娱,绝不干预官府事,教子严而有方,里人多所取法。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