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安宜 安宜,宝应县首镇,古称白田。秦汉时已为村庄,后发展为集镇,唐初以来一直为县治所在地。 白田在周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楚为秦并,楚汉之间属楚。安宜县未置前,历汉、晋,俱隶属平安县(又名安平县)。 南北朝时代,南齐永明二年(484),于汉平安、射阳、东阳三县地置阳平郡,领太清、丰国、安宜、永阳四县。此为安宜得名之始。《太平寰宇记》云:“安宜溪在县界,古安宜邑因此溪为名。”因邑有安宜溪,以县濒溪,遂以溪名县。时安宜县治汉平安故城。此后,梁、北齐、陈、周、隋皆在此置安宜县。 隋开皇三年(583),境域统一为安宜县。隋末,安宜旧治遭杜伏威屠城,原平安古城变成一片邱墟。唐诗人李嘉祐《送皇甫冉往安宜》诗云:“津楼故肆生荒草,山馆空城闭落晖。若问行人与征战,使君双泪定沾衣。”《宝应图经》说,此诗句“即指安宜旧治。兵燹之后,满目凄凉,不胜禾黍秋风之感。”可见当时荒凉景象。 清扬州学者焦循《邗记》说,汉平安古城“在今宝应之西南”。《宝应图经》说,平安故城在现安宜镇西南六十里,今沦于高宝湖中。诸家说法一致。1969年大汕隔堤水利工程中,曾在湖中腹地,十几米深的淤泥下,发现券砖砌成的古井群及路面砖,并出土汉五铢钱五枚,铜镜一面。镜上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字,是西汉后期的“日光镜”无疑。业内人士认为,该处可能为安宜古城遗址。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安宜为唐所有。一片废墟的安宜城,无力恢复,于是便选择了地处邗沟冲要的安宜胜地白田,为安宜县县治。即今安宜镇所在地。 大业邗沟贯穿白田,白田当时已成为安宜县商贾幅臻、人口密集的重镇。安宜县治迁至白田,白田又成为安宜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此更加繁盛。 唐上元三年(762),安宜发生了一件大事。史载,上元二年(761)十一月十八日,避安史之乱流来安宜的尼姑真如,说天帝给她八件宝贝,要她连同原先所得的五宝,一并送给天子。楚州刺史崔侁即命从事卢恒陪真如赴长安。次年四月十三日抵京。唐肃宗李亨以为,得到十三件定国之宝,自己奄奄一息的“龙体”,以及残破的江山会有转机。于是十六日就病榻下诏,将年号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并将安宜更名为宝应。从南齐永明二年(484)至唐上元三年(762),使用了278年的“安宜”便在历史中沉寂。 此后,元至元十六年(1279)曾设安宜府,辖宝应县。仅四年后,至元二十年(1283),废安宜府,改为高邮府宝应县。“安宜”再次沉寂下去。 公元1998年,宝应县城镇与城郊乡合并,定名安宜镇。“安宜”这个极为祥和安颐的名字,不再仅是鲜亮于文人的笔下,传响在人们的言语中,而成为实实在在的历史和地理,得以重新启用。2000年,中港乡并入安宜镇。2005年10月,沿河乡并入安宜镇。新的历史时期里的千年古镇——安宜,将焕发青春,在中华复兴的时代大潮中一展雄姿。 传说安宜 新郎官晚上不送客 宝应县城(安宜镇)有个特殊的习俗,婚礼晚宴后,新郎官不送客。这个习俗源于戚家汪的传说。 相传明洪武年间,宝应县城戚家办喜事,结婚当天晚酒散席之后,新郎官送客时,不小心坠入门前的水塘里淹死。新娘子闻讯立即砸坏了头上戴的金簪玉珥,洗净脸上搽的胭脂花粉,痛哭其夫以尽哀悼,随之亦投水以殉。后来,人们在她的衣带里发现留下的一首诗:“画虎虽成未点斑,百年夫妇一宵难。欢声未已哀声动,贺客才临吊客参。孔雀屏前灯隐隐(一作闪闪),鸳鸯枕上泪潸潸。从来未识儿夫面,空惹虚名到(一作在)世间。”历代许多有名的文人墨客,都为此写诗作词,树碑立传,建戚家妇祠以示纪念,并将她投水的池塘名为戚家汪。为了安全起见,从此以后,宝应就留传下了个习俗:新郎官晚上不送客。 人文安宜 慈善家孙荫庭 孙荫庭,江苏宝应安宜镇人,1890年生。幼年师从乡先贤卢鹤笙攻读“四书五经”,聪慧过人,才华出众。后入新学,对数理、绘图造诣颇深,深得师长喜爱。少年即心怀壮志,悲天悯人,把赈灾济民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早期在上海与刘朴生、陈伯容等人组织义赈协会,救济苏、浙、皖、豫、鲁等省灾民,后又在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江苏义赈会、上海中国济生会等机构任职,赈灾足迹遍及江浙许多县份,声名远播。 1928年8月31日,浙江宁海,飓风骤起,巨浪狂卷,奔涌的海潮像怪兽般呼啸着扑向距城东南50公里的古渡乡。瞬间,古渡的平岩、小青、塘厂、前横、跳头等数村的坝堤被冲倒,塘堤缺口40余处,近2万亩农田被毁,大多数房屋被冲垮,5000多村民屋塌粮绝,无以为生。上海中国济生会闻悉,即派孙荫庭赴宁海调查灾情。得知实情后,便商议决定筹资重建海堤。 1930年3月,上海济生会派孙荫庭任工赈主任,带着4个人,怀着还古渡百姓以生存环境的强烈愿望,负着重修海堤的重任,毅然重返古渡,组织民工,走上了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大堤工地。工地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他高卷裤腿、足登蒲鞋的身影,听到他安排指挥、亮如洪钟的声音,甚至他还常常带头跳入水中,同黎民百姓一起打坝拦洪,…… 然上海济生会所拨经费本就不足,偏又遇到初筑海堤倒塌、毛屿土匪抢劫修堤钱款等诸多磨难,使经费更加困难。虽多方筹募,但还是难以为继。于是,孙荫庭除带头不取分文工资外,还毅然变卖了除家庭必需的住房以外的几乎所有的家产什物,全部投入海堤工程。三历寒暑,终将海堤修成,堵筑大小缺口四十多处,修建堤闸十多座,并对旧堤加高增厚,全堤总长17.5公里。5000多灾民得以重返家园,耕作农田,回归安宁。宁海百姓皆感孙公恩德,不仅将海堤定名为“济生堤”,在其生前,便号其为“生佛”,把他当成活菩萨。 在他二十多年的义赈生涯中,三徙其家却极少瞻顾,所得俸贴每纳入赈款之中,以致家道中落,甚至女儿有病因无钱医治而早逝。但孙荫庭仍执着地热衷于慈善赈济事业,即使身体染病呕血,也从未退却。每次回乡探亲,必宣传义赈要旨,即行赈灾济民之举。离开家门时,对家人总是再三叮嘱:“宁可家人吃粥,也要救济乞讨灾民,来者勿拒。”他还与周恩来的表兄陈式周一起,在宝应创办育婴堂,收养孤儿寡母,募集社会捐助,组织生产自救,帮助他们寻找生活出路。 后来,孙荫庭为帮家乡复垦滨湖荒地,曾向友人贷款数千金,但因条件限制未能如愿,贷款偿还无望。试垦失策,事与原违。在内心饱受煎熬之际,又闻济生堤倒塌的讹传(实未倒)。素守信义的孙荫庭则深感愧负友朋,百感交集,顿生轻生之念,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而寄望江流洗却未能履诺的烦忧,于1936年农历三月十日夜,只身投黄浦江而亡。时年四十七岁。 为感孙公“再造之恩”,古渡乡民于前横、山头朱、跳头三处立庙塑像, 祀奉孙公,数十年香火不断,代代相传。 2002年,宝应县政协文史委曾派员,特地到浙江宁海的原古渡乡跳头村,实地视察了当年老海堤遗址,并亲临跳头村供奉孙荫庭的云龙庙,瞻仰了栩栩如生的孙荫庭坐姿蜡像。在古渡,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全体村民都前往烧香祭祀,已成习俗。 孙公荫庭,非官非宦,一介平民,毕生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受民间慈善机构之托,输家救赈,修筑海堤,被福一方百姓,其崇德向善、为民奉献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所推崇倡导的吗?济生堤外,淼淼东海,涛声何以依旧,那正是为了长伴孙荫庭圣洁的灵魂。 安宜微政务(感谢《宝应文化月刊》大力协助)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