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以庙命名的街桥 文/何平 宝应的庙是不少的。我这里指的是庙,不是寺,寺和庙是有区别的。寺是指佛教的庙宇,而庙则是民间供奉神祇或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的处所,当然这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也是被后人当成神灵供奉的。 宝应现存的庙不多了,据宝应历代县志的记载,历史上的庙可真不少呢。一个不大的宝应,城区的庙便有几十个,大都是当时的绅士或官员投资或募捐修建或重建的。很多庙早就踪影全无了,像马神庙、马王庙、二郎庙、三皇庙、天王庙、关王庙、火星庙、天妃庙、真君庙、龙女庙等。 虽然一些庙宇没有了,但还是留下了与庙有关的地名,一些街桥便是以庙命名的。 比较著名的是城隍庙桥和城隍庙街。 城隍庙是宝应一个很著名的庙。清《道光志》载:“城隍庙,在县治东南隅,明洪武四年,知县王骥建。永乐十二年,知县王友壬修。景泰四年,县丞陈翚重修。天顺间,知县李伸重建。其后知县闻人铨、李瓒、韩介、陈煃重修。考明洪武初封县城隍为忠佑伯。岁无常祭,惟春秋二仲上旬,附祭于山川坛;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主祭于邑厉坛。其水旱祈祷及官司莅任、朝觐、考绩,皆设特祭。” 这应该是宝应历史上一个较大规模的庙,我们上学时,城隍庙还在,“文革”破“四旧”时,我们还去过。不过现在已经是宁国寺了,城隍庙则不知所踪。有人说原先正四品的城隍忠佑伯现在降级了,他的庙成为了宁国寺的一个殿了,不知这是被兼并呢,还是加盟集团? 好像城隍庙桥与城隍庙街还在。城隍庙桥应该是宝应很具规模的桥梁之一。有记载,此桥长12米,宽6米,砖拱净跨为4.3米,矢高2米。县志称为忠佑桥,明《隆庆志》载:“忠佑桥,在县东南城隍庙前,南北跨。”明《万历志》:“嘉靖四年重修,知县闻人诠撰碑记。”不过,最近听宝应的同学说,这座高高的拱形桥已经也被拆除了。 城隍庙街是宝应新修的著名景点五条街中的一条。说起五条街,还有两条街与庙是相关的。 一个是痘神庙街,得名于曾经有过痘神庙。这条街“文革”时改名为军民街,因为当时的县人民武装部在这条小街的北首。这个痘神庙街,我住了好多年,因为在人武部的隔壁就是宝应中学的第三宿舍。但在我的记忆中,是找不到痘神庙的。只能在县志上找到一些零星的记载,清《康熙志》上说:“痘神庙,在宁国寺南,明崇祯元年,知县李如玉建。”(《宝应历代县志类编》将此条误为明《万历志》,殊不知万历年间岂能记载崇祯年间事耶!)这个痘神俗传为主司麻豆(即天花)之神,又为护佑儿童的司命之神。古时天花是一种极凶险的疾病,曾经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过不少的威胁,所心人们才奉痘神以祈平安。 还有一个是张仙庙桥。那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石桥,以前我也经常走过。不过对于张仙庙就不知所以了。明《万历志》上载:“张仙祠,在仲家铺,知县耿随龙助建,邑人吴敏道撰碑记。”而清《康熙志》则载:“张仙祠,在鱼市口东,明万历十五年建。”张仙祠,也称张仙庙,张仙是道教的送子之神。据说,苏轼的父亲苏老泉就有梦张仙而得子之验,并写了《张仙赞》。 在痘神庙街附近还有一条小巷,也是以庙命名的,就是都天庙巷。都天庙也是道教庙宇,据说是供奉都天大帝张巡,百姓说他可以驱邪降福,在苏北的南通、扬州、淮安及镇江都有这样的庙。这个庙现在也杳无踪迹了。但在历史上这个小庙也是很有名的,宝应《民国志》载:“都天庙,在运河西岸。同治七年,经绅士朱士端等呈请漕宪,奏准加封“护国”二字,每逢五月十八日,有司官致祭。东都天庙,在城内瑞芝桥西。明嘉靖初年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建。”都天庙巷应该是东都天庙。 这些庙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城隍是城市总的保护神,痘神是主管医疗健康的,张仙是送子管繁衍生息的,都天大帝是驱邪降福的,现在虽然庙没有了,但这些地名还在昭示着宝应人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与追求。 附记:我这篇小文发出后,收到金珖老师的留言,现转录如下: 痘神庙在街的北端,门朝东,里面有几进房屋,第一进座北朝南三间,中间供痘神塑像,似一少年,传说是同治。再向西一进是民居。吾兄的同学刘定、刘礎就住在那里。张仙庙位于城隍庙街与东门街之间,大门朝西,只有三间朝西的房子。 衷心感谢金老师的补充!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