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清新而不失典雅,朴质而饱含情愫!浅谈徐汝清散文集《荷乡之恋》的语言艺术

2018-7-24 14:39| 热度:9043 ℃ |作者:陈美彬|来源:宝应杂志|我要投稿

徐汝清先生是宝应文学界的前辈,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身退人不休,坚持读书写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勤奋与执著着实令人感动。徐老不会用电脑打字,他总是先用笔写好文稿,然后请人输入电脑,再借助于手写板一句句校稿。我下班回家, ...
  清新而不失典雅,朴质而饱含情愫!浅谈徐汝清散文集《荷乡之恋》的语言艺术
  文/陈美彬
  徐汝清老先生的新著《荷乡之恋》出版后,邀约我写篇读后感言,我因为工作忙,直到近日才拜读了徐老的作品,心下颇为歉疚。
  徐汝清先生是宝应文学界的前辈,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身退人不休,坚持读书写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勤奋与执著着实令人感动。徐老不会用电脑打字,他总是先用笔写好文稿,然后请人输入电脑,再借助于手写板一句句校稿。我下班回家,经过“方正电脑”文印社时,曾几次发现他躬着背坐在电脑前,用手写板一笔一划地修改文章。一个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还如此执著于文学,恐怕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多的是在他心中充盈着一种情怀,一种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家乡、为社会发挥余热的善良的愿望。每当想到这样的场景,我便深受感动并油然而生敬意。

  《荷乡之恋》属徐汝清先生“荷乡”系列作品,是继《情系荷乡》《荷乡之歌》《荷乡之梦》之后又一部精品集,荟萃了作者颇受赞誉的散文佳作。作品分“水乡”“荷藕”“特产”“风情”“往事”“人物”五个专辑,其数量达139篇之多,其内容写尽了家乡的人、事、景、物,从中读者可以窥见宝应地区的风土人情,堪称家乡重要的乡土教材。其文字既不过分追求词藻的华丽,也无刻意雕琢的痕迹,而是将平实的字、朴素的词,组合成段,连缀成文,娓娓道来,深情叙述,显得清新而不失典雅,朴质而饱含情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清新而不失典雅。宝应水泗是闻名全国的水乡,这里河道纵横,芦苇丛生,荷香扑鼻,民风淳朴。徐汝清生于斯,长于斯,多年工作于斯,对家乡的草木沟渠充满了感情,因而落笔总有万般风情。比如,他在《故乡的水》中写道:
  我爱故乡的水,美在自然。每到春天,大河小渠便欣欣然睁开眉眼,轻声慢语涓涓流淌,尽展万般风情。因为这碧水的滋润,野外满眼青草无边无际,恣意生长无风自舞,而那水边杨柳更如多情浪漫之少女,慵懒醒来,临水自照,梳洗如云长发,留下无边遐思。“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水色月影、柳树微风,谱写了多少动人的故事。
  这里徐老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助美妙的想象,向读者展现了家乡独特的魅力,散发着清新的泥土气息。虽然用语不多,但拿捏自如,显得优美典雅,颇为精妙。散文的意蕴需由淡泊的心境细细品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睿智反复琢磨,如沏一杯苦茗,尝一口榴莲,苦甜交织过后,馨香之感便会油然心生。再看下面的句子:
  漫步荷园,处处迷人:窄窄的水道蜿蜒曲折,两旁是高高的青浦荷花,舟行其间一如行走在城市古老的青石板巷道;曲桥长廊玲珑巧思,水车风车令人顿生怀古之情,而一些现代设施,如儿童乐园、水上游乐园、湖心茶坊更是令游客喜出望外。一步步走来,一阵阵惊喜,移步换景间每见天然造化与人工巧作浑然一体的交融。——《诗意荷园》
  人们常说,散文的语言是无韵的诗。这虽是一种赞美,但赞美之中却隐含了精妙的哲理。写散文,有了真情,有了诗意,有了联想还不够,还需要有含蓄、凝练、优美、动人的语言。这是成就高品质的散文不可或缺的添加剂。这篇《诗意荷园》语言如画,画里有诗,在作者的笔下,我们仿佛欣赏到了一幅清新典雅的荷乡画卷。
  朴质而饱含情愫。徐汝清散文写人叙事简练朴实,鲜活生动,在他的作品中既有曾经的领导、儿时的玩伴、昔日的同学、家乡的邻居,也有自己的亲人,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真实而鲜明,活脱脱展现在你的眼前。这是因为作者总是用饱含深情、充满真诚的朴质的语言向读者叙述往事、表达情感。请看《公社当家人》:
  另一位老干部是赵长年。他在水泗公社当过十年党委书记,我常常跟随他到大队工作。他多次对我说:“你呀,家里(单位)蹲蹲,外头(大队)奔奔,我到大队去,就得跟我走!”……赵书记总是随身带着一块手巾方——手帕,手巾方里有粮票、有钞票,有纸币、有硬币,不论在哪里吃饭,吃过以后,随即拿出手巾方按照当时的伙食标准,每天付三角钱一斤粮票。每天一大早,他就喊我起身,一起到大圩口田里转一大圈。看苗情查三沟,听群众的反映,然后再找大队干部谈心、开会。在水泗,赵长年书记的手巾方至今还被人们传为佳话呢!
  文章记述的是几十年前的往事,那时候的农村干部恰如作品所写那样,经常深入基层,访问民情,与群众同甘共苦,奋斗在农村第一线。我想,作者之所以要记述这样的往事,不仅是为了表达对栽培自己的领导的感恩之情,更是为了留住一份回忆,留下一段历史。因此,徐老的回忆性记述自有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徐汝清散文的叙述风格平淡自然、朴质深情,几乎体现在每一篇作品中。比如:
  那是我们读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数学老师发现一位同学上课时一直低着头画些什么,就悄悄地走过去,拿起他的画,发现画的正是自己,画面上还写有一排字:“我们的数学老师在讲课。”老师并没有发火,摘下眼镜,微笑着欣赏,勉励道:“我说你这个同学呀,你有绘画的爱好,很好!你的字写得确实不错啊!课余一定要抽出时间好好练习绘画和书法吆!”他还比划着自己的脑袋,说了两句幽默风趣的话:“我们今天讲的是相似形,你下课后再将这幅画修改后,不就成了相似形了吗!”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自那以后,那位同学上课专心听讲,课余抓紧时间学绘画、练书法,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名牌大学,后来成长为著名的书画家。——《荷乡厚道人》
  你看,作者不铺陈,不渲染,不赘述,不炫技,只是采用了最简单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来记叙事情的全过程,便将一个教导有方而又风趣幽默的优秀老师形象跃然纸上。教育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当今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爱生敬业,讲究方法,注重策略,但也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顽皮、有个性的学生,动辄大发雷霆,严加训斥,简单粗暴,缺乏机智灵活的处理能力,造成师生关系的持续紧张。徐汝清先生虽未从事过教育工作,但他以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平凡朴质、饱含情愫的叙述深情赞美昔日的老师,也给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和善意的提醒。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是“文学的轻骑兵”,散文作品更应该在语言上下足功夫。作为一个普通的写作者,我们不一定具备将文字调制得温润灵秀、流丽多姿的水准,但应该像徐汝清先生那样,注重炼字造句,讲究真情实感,力戒矫揉造作的堆砌,力争让每一篇散文达到喜闻乐见、引人入胜、回味无穷的效果。
  来源/宝应杂志,原载于《宝应文化月刊》2018年6月号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