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文史一百题 文/刘金城 第二十八问:你编纂的《宝应大运河历代工程史考》资料很重要,它见证宝应大运河千年的演变历史,能否向我们展示之。 答:当然可以。它是我以《京杭大运河工程史考》为主,参考其他资料整理而成的以补县志及刘宝楠《宝应图经》邗沟十三变之不足。 一、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掘沟引江水注樊良湖,东北出博支、射阳湖,又西北至末口入淮。 二、东汉建安元年(169年)原邗沟淤隔,广陵太守陈登开邗沟西道利用扬州至樊良湖一段故道,南引江水北上,下注津湖,再北出白马湖,直至末口,线路径捷。 三、东晋永和中,患湖道多风,陈敏因穿樊良湖北口,下注津湖。兴宁中(364年),因津湖船行多风险,沿东岸二十里穿堤,“行者不复由湖”,是为里运河有堤之始。 四、隋开皇七年(587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山阳渎系自扬州沿邗沟故道至湾头向东,利用西汉所开邗沟,至宜陵折北过凡川迳入射阳湖而达山阳(淮安)入淮。 五、隋大业元年(605年)山阳渎自山阳(淮安)至扬子江,大体利用东汉陈登所开邗沟西道进行整治,自淮安南经宝应、高邮至扬州南十五里入长江。 六、唐初,尉迟恭于宝应大运河筑二桥:孝仙桥与广惠桥。为里运河最早大桥。 七、沟通江淮的山阳渎,宋初一度局部改线,“自黄浦至故晋口(今安丰镇)入射阳湖。又自射阳西达三脚邨入双沟,迤逦至头铺入许家闸,经楚州(今淮安)南门绕北门外达末口。”(《淮河水道利病年表》)这可能是因淮安直通黄浦的西道,一时难以修复而采取绕道通漕运的权宜措施。 八、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制置江淮发运付使张纶,筑漕河堤二百里高邮北。并旁锢巨石为十(即减水闸),以泄横流。 九、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从高邮至宝应,按旧作石十二所,进一步加强了运河蓄泄能力。 十、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淮东堤陈损之“鉴于高邮、楚州(淮安)之间,陂湖渺漫,茭葑弥满,宜创立堤堰,以为潴泄,庶江水不至于泛滥,干不至于干涸。乞兴筑自扬州江都至楚州淮阴县三百六十里……”自是里运河全线始有单堤。
十一、明洪武元年(1368年)宝应耆民柏丛桂请建运河砖工。 十二、明洪武六年(1373年)修筑宝应南门漕河堰。 十三、明洪武九年(1376年)用宝应老人柏丛桂言,发淮扬丁夫五万,令有司督甃(砖砌)高宝湖堤六十余里,以捍风浪。 十四、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用柏丛桂言,自宝应槐楼(城南二十里)南至界首,就湖东穿直四十里,筑堤护之,后名柏氏旧堰。又在黄浦南至子婴沟之间,修石(减水闸)凡十八座。 十五、明永泉十九年(1421年)修宝应新开湖堤岸三十五里。 十六、明宣德七年(1432年)陈瑄筑高邮、宝应、氾光湖、白马诸湖长堤,以度牵道。正统三年(1438年)易以石。 十七、明景泰五年(1454年)六月,大风雨,湖水泛滥,决高邮、宝应堤岸,命左副都御史王竑督有司治之。 十八、明景泰六年(1455年)右佥都御史陈泰,奉勅督浚仪征、瓜洲、江都、高邮、宝应及淮安一带河道,凡一百八十里,九月工毕,役夫六万余。 十九、明天顺六年(1462年)疏浚淮安以南运河。 二十、明成化五年(1469年)添修宝应石堤五座。 二十一、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太监汪直请筑重堤于老堤之东,从之。筑重堤于高邮、邵伯、宝应、白马湖堤之东,积水行舟,以避风浪。此为里运河有东堤之始。 二十二、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勅工部侍郎杜谦浚河道,自通州至淮扬,会山东、河南巡抚,相度经理。加修宝应等处漕堤石工。工部郎中杨荣用石修砌一千二百丈,并每年渐次修砌石堤几十里。 二十三、明弘治七年(1494年)宝应石堤坍坏,加石修补七百余丈。弘治中,建宝应堤减水闸三座,滚水坝三座,涵洞十五座。扬州同知叶元又多积土以广堤。 二十四、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宝应地多平移筑堤,堤成而水至。 二十五、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疏浚淮安、扬州一带运河。 二十六、明嘉靖五年(1526年)筑氾光湖东傍旧堤,开新河长三十里,又自宝应至界首,凡有沟可注于海者,造平水闸十座。 二十七、明嘉靖十年(1531年)氾光湖东筑月堤二十三里。 二十八、明隆庆五年(1571年)筑淮安漕堤自钟楼至南角楼,接修至黄浦。 二十九、明万历元年(1573年)建天妃闸时闭,时启而省挑浚,修镜山闸有留有接而省盘剥。又建平水闸,仪真二座,江都一座,高邮十座,宝应八座,山阳二座,凡二十三座。自仪真至山阳有五十一浅,浅设捞浅二小船,浅夫十名。 三十、明万历四年(1576年)建宝应湖堤自秤钩湾至宋家尖长一千九百八十三丈五尺,石工长一千六百三十六丈五尺,计石十层。 三十一、明万历五年(1577年)巡按御史陈世宝修宝应湖堤,补右堤以固其外,于右堤东再起一堤,以通越河,使运舟于此经行。漕抚吴桂芳增筑山阳运堤,自板闸至黄浦,长七十里。闭通济闸,建兴文闸及修新庄等闸。 三十二、明万历六年(1578年)总河潘季训砌宝应八浅石堤八十五丈六尺,修复淮安新旧闸坝,迁通济闸于淮安甘罗城南,以纳淮水,故道尽复。 三十三、明万历七年(1579年)诏修宝应石堤,自南门至槐楼二十里。佥事史邦直董其役。 三十四、明万历八年(1580年),决黄浦,郎中张謇督塞之。 三十五、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巡抚王廷瞻开越河,以避氾光湖(即宝应湖)之险。九月兴工,东筑新堤一道,西仍旧堤,南北建石闸二,以资出入。次年五月建成,名曰宏济河。 三十六、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在板闸、清江、福兴、通济、新庄各闸旁开月河一道,避险就平,以便漕换。筑界首三里湖石堤八百四十丈。 三十七、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宝应县月河,自黄浦至三官殿前长二十里水多旁溃入湖,致流缓沙停,新沙一带浅阻。乃加筑西土堤一道,长三千六百三十五丈,束漕水,省挑浚费。 三十八、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诸河堤决口无数,明年尽筑。 三十九、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挑邵伯越河,长十八里,又挑界首越河,长一千八百八十九丈七尺,各建南北石闸二座。邵伯闸又建减水石闸一座,以避湖险。 四十、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宏济河南北二闸,每值夏秋淮水盛发,二闸不及吞吐,行舟覆溺。遂开宏济河北月河一道,长一百五十丈;南月河一道,长一百五十丈;又建近湖西堤,九浅七浅滚水石坝二座。以分杀水怒,而平水溜。 四十一、郎中李之藻筑黄浦闸下南岸一带至射阳湖止,长五十里。 四十二、清顺治八年(1651年)募民夫大挑淮扬运河。 四十三、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冬,大挑淮扬运河(时清口至高邮运河,悉成平陆)。 四十四、清康熙五年(1666年)运河自仪征至淮淤浅,知县何崇伦募民夫浚之。 原载于《宝应文化月刊》2018年8月号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