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勤奋收获芳华,岁月铸就辉煌

2018-11-22 08:50| 热度:6805 ℃ |作者:叶鸥|来源:龙之情|我要投稿

几十年前,夏集地区只要提起“姚文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在那什么东西都上计划都要票的物质匮乏年代,他在公社文书的位置上,掌管着几万人口各种计划物资的分配大权。县官不如现管,他在这多少双眼睛盯着的炙手可热的位置上 ...
  勤奋收获芳华,岁月铸就辉煌
  《龙之情》记者 叶鸥
  几十年前,夏集地区只要提起“姚文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什么?在那什么东西都上计划都要票的物质匮乏年代,他在公社文书的位置上,掌管着几万人口各种计划物资的分配大权。县官不如现管,他在这多少双眼睛盯着的炙手可热的位置上,靠着心中一杆公平的秤,一干就是十几年。
  笔者是老三届,回乡务农期间,姚佩伦在我们生产队蹲点。只要有空,他就来干活。记得那时候的农活最多就是挖草粪塘、挑河泥和挑草粪。放了水的夏插麦茬田,我最怕的农活是挑河泥担。浅一脚深一脚暂且不说,水下面泥土里碎玻璃、锈铁钉和砖头瓦擦,一旦一脚踩上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个同龄人就是因为踩上锈铁钉,治疗不及时,得了破伤风。
  姚佩伦那个时候是吃商品粮的国家干部,他却全然不顾及这些。总是穿着一双草鞋,走到田头,裤腿一卷,草鞋一脱,立即下地干活。挖草粪的人手上有数,一般挖的数量是不超过一百斤的担子。姚佩伦总是不答应:“看看我这么壮实的身体,这一点不够!”总要增加几十斤,一担在150斤至180斤左右。“呼噜呼噜”蹚着水在田里大步走。生产队长比较精明,姚佩伦干一、二个小时后,队长就会说,公社来电话了。
  姚佩伦是那个年代农村干部的典型。他走路一阵风,说话办事丁是丁卯是卯,在“苦干实干拼命干”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他脱颖而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期,他被结合进公社领导班子。姚佩伦以密切联系群众、忠实执行上级指示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几年后被提拔到宝应县领导岗位上。
  在县委书记任职期间,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拉关系走后门风气非常猖獗,姚佩伦心如止水,丝毫不为所动。范承祚大使几次回家乡,与姚书记接触,多年后仍然这样喟叹:物欲横流不动心,党的原则记在心,是人民的好公仆!
  后来调任扬州市交通局,他在交通局局长的位置上,不负众望,几年几大步,使得扬州的交通事业旧貌换新颜。
  在交通局一次座谈会上,姚佩伦回忆说,以前在宝应工作,要到扬州来开会,通常情况下,上午的会提前一天就要从宝应出发,如果会议在下午,天还没亮就得出门。因为宝应到扬州只有一条沿运河的公路可以走,那里发生堵塞,或者稍微有点情况,就会迟到。我当时就想,要是扬州与各县市之间能有高速公路该多好。
  几年后,这个的愿望变成现实,1996年11月28日,宁通高速公路扬州段通车,这是扬州境内的首条高速公路。

  1999年,姚佩伦从工作岗位退休后,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为了提高摄影技术,报名参加扬州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他矢志不渝,大胆探索。为了选取景物,跑遍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等一只蜻蜓落荷叶上,他睁大眼睛苦苦站了二个多小时。他每天背着照相机,穿行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和乡村田野,用猎鹰似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瞬息万变。艺术上孜孜以求,思想认识不断提升,他的摄影技术日臻成熟,取得令人可喜的累累硕果。
  姚佩伦的作品《驼队圆梦》、《烟雾海岸》获第六届国际摄影大赛入围奖,《映日荷花别样红》、《故乡门前一条河》、《夕照瘦西湖》等诗词作品获全国老年大学“夕照红兰亭文化杯”金奖。《母爱》、《学步》、《泊》、《秤杆翘翘党的》等十多幅摄影作品,或获奖,或选登在《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等报纸和刊物上。省市有关宣传媒体也多次采访和报道姚佩伦的事迹和摄影作品。
  2018年11月16日,姚佩伦回家乡宝应成功举办了诗词、摄影展。本次活动不仅受到中共宝应县委宣传部、扬州市老干部局、宝应县文联、扬州市诗词协会、扬州市老年摄影协会、扬州市老干部摄影协会的高度重视,还被宝应县当作“名家名作”的系列工程予以推广。
  尽管那天秋雨霏霏,但始终挡不住人们对老书记归来的热情,雨帘中的揭幕和开展仪式别有情趣。不少曾经和姚佩伦一起工作的同志冒雨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是为了一睹老书记的容颜和风采;许多市民拉着姚书记嘘寒问暖,滚烫的话语发自赤诚的胸怀;88岁的范大使始终站在队伍的前面,一直坚持到有关领导讲话和所有仪式结束。
  姚佩伦的讲话字字句句渗透着赤子对家乡的眷念和浓浓的乡愁,他的摄影、诗词作品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礼赞,对艺术的创新和追求。
  笔者几年前曾经办过《夕照明》报纸,姚佩伦以家乡门前河的变化为题材写过组诗投稿,这一次在展出中我发现了以门前河的摄影和组诗:《故乡门前一条河》
  童年相伴一条河,
  浅水狭窄杂草多。
  人畜苦尝混沌水,
  农家贫病泪滂沱。
  中年整治一条河,
  疏浚拓宽寂水和。
  流水潺潺临沃土,
  无垠田野卷清波。
  当今规划一条河,
  南水北输气势峨。
  滚滚洪流门口过,
  小河满满放声歌。
  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对无病呻吟的文风深恶痛绝,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这句古训,诠释了一代文人学士要勇于肩负历史的使命和责任的担当。姚佩伦就是立足于现实主义的摄影家和诗人。2018年10月中旬,南京知识青年回到夏集第二故乡,受到夏集人民的热烈欢迎。知青和当地市民联袂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姚佩伦搜集有关资料,创作三幅摄影作品和两首诗。
  重返夏集知青点
  难忘水乡千里逢,
  离情别绪笑谈中。
  往时田野春风沐,
  奉献青春心相通。
  知识青年萧和、端木丽生向当地政府赠送书法作品和画,姚佩伦以此作诗。
  诗画情深
  广阔田园别有天,
  农耕劳作半生缘。
  经历十载风和雨,
  诗画寄情今世传。
  姚佩伦用照相机捕捉二妹子民兵班敬礼的那一刹那,也配诗:
  二妹民兵正气扬,
  心中典范冠群芳。
  拥军爱国谱新曲,
  巩固国防我担当。
  摄影作品是客观事物的视觉再现,而诗词作品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它规避摄影的精确描绘。一个是现实的再现,一个是抽象思维的提炼。因此,要做到如古人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结合,这是很难的。而姚佩伦力求向这个方向努力,并收到较好的和谐统一的效果。请看他在甘肃月牙泉的作品和诗词:
  鸣沙山下月牙泉,
  清水一泓别有天。
  景象奇新生态美,
  白云深处似神仙。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