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稻渔共作模式大显成效 亩平效益5000元以上 有关部门将着力推广 11月26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射阳湖镇射南村的宝应县稻渔种养示范基地。基地上水稻长势喜人,金黄色的水稻连成一片,一颗颗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基地负责人李君告诉记者:“这两天,水稻就要收割了,估计每亩产量达到1200斤,还未收割,稻已预定一空。” 李君开心地告诉记者,他的100亩稻田套养了龙虾,亩均产出龙虾300斤,仅龙虾净效益就有48万元。龙虾吃掉田里的虫子,保护水稻的成长。龙虾的粪便成为水稻生长所需的肥料,田里根本就不需像从前那样撒化肥、喷农药。虾稻共作,绿色生态环保。虾不仅光泽度好,口感也好,价格每斤要比藕田套养的龙虾高出2-3元,稻也绿色环保,成了抢手货。预计基地亩平均效益要在5000元以上,是传统一稻一麦种植模式效益的五六倍。尝到甜头的李君表示,秋收后,他还将再承包230亩田用于稻虾共作,同时他还将龙虾、水稻打造有机品牌,放大品牌效益。 开展稻渔共作,既可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水稻质量安全水平,生产出绿色大米,又可以产出优质水产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了加快推广稻渔共作,我县不少农技人员还带头示范。望直港镇农副业助理范舜,去年10月份在望直港镇马垛村承包了180亩田用于稻虾共作。目前,他田间的水稻刚刚收割完。据范舜介绍,稻渔共作的效益是传统种植模式的好几倍,周边的群众看到他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后,也纷纷效仿,目前全镇已有近10户承包了近1000亩田用于稻渔共作。 我县是江苏省传统农业大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水稻和水产品是农业的特色支柱产业,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约87.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约35.9万亩,种养殖业从业人员10万余人,水稻与水产品年产值约65亿元,占全年农林牧副渔总产值60%以上。目前,我县稻虾、稻蟹、稻渔等共作面积已达2000余亩。“如果我县在87.7万亩水稻田里因地制宜开发出三分之一也就是29.2万亩用于稻渔共作,预计仅水产品将增产14.6亿元,农民将增收5.8亿元,全县种植业从业人员平均年增收可达7400多元,这将对农村产业兴旺、农民致富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县水产局局长华伯仙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推广稻渔共作模式,整合农发、农委、水产相关项目,扶持打造一批规模化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中集成、展示、应用稻渔综合种养先进技术,达到“有干头、有看头、有说头”,使之成为“可观、可学、可复制”的典型示范带动模式,充分调动我县农渔民的积极性,加快我县农业转型升级。(郝达玲)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