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宜镇地处江苏省中部,傍大运河畔,人文荟萃;依宝应湖边,生态宜人。隶属于扬州市,是宝应县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 “安宜”本是宝应的古县名,它得名于我县南部的安宜溪。古代的安宜县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的安宜县始于南北朝,短暂而空虚。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安宜溪在县界,古安宜邑以此溪为名。”南宋的《方舆纪要》载:“南齐以县濒溪,遂以溪名县,是平安故城,今沦于湖。”隋炀帝开京杭大运河将安宜溪切断,其河东段可能就是子婴沟,今称子婴河。清代刘宝楠《宝应图经》载:“永明二年(484)别置安宜县,属阳平郡,时安宜县治在汉平安故城。”“南齐(479-502)置阳平郡,领四县:太清、永阳、安宜、丰国,安宜一名始于此时。”这四县实即汉代东阳、平安、射阳三县地。因时逢战乱,地无人烟“永明七年(489)后,四县地俱入山阳,四县侨置。”所谓“侨置”是指因荒无人烟,由山阳县代管。 后期的安宜县就是实质性的宝应县的前身。隋朝初年,我县境内统一为安宜县(含现在的金湖县),县治在平安(今子婴闸西边),隋炀帝开京杭大运河,经过平安和白田,白田村得交通之利迅速兴起,当时誉为“安宜胜地”。隋朝末年起义军杜伏威屠毁平安城,唐初武德四年(621)安宜县治迁至白田。至“安史之乱”期间,真如献宝,上元三年(762)改宝应元年,安宜县改为宝应县。此前的安宜县共延续181年(581—762)。汉代的白田村,至隋朝发展为白田镇,至宝应元年以后又名为宝应城。 孙中山推翻清政府废府建道治,民国元年(1912)宝应城称淮扬道宝应县第一市,下设九铺。民国十六年(1927)道废,改为江苏省第五行政区宝应县第一区,城区内设11个镇。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苏北行署扬州行政区宝应县城区,地理测量为北纬33°14’,东经119°18’,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宝应县人民政府驻地。1959年改为“城镇人民公社”。60年代公路东迁,城区面积扩大为5平方公里。70、80年代向北、向东发展,公路再次东移。1983年公社改镇。1998年城郊乡并入,利用旧县名,建立“安宜镇”。1992年,城东开辟经济开发区,至1997年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2000年中港乡、沿河乡并入。2002年开发区划出,金湾、七里两村划归开发区管辖。 现在的安宜镇西邻宝应湖与金湖县相望,东接经济开发区,南邻氾水镇,北邻泾河镇,西北邻山阳镇,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17公顷,水面2552公顷,森林1200公顷。下辖24个村(场)、25个社区(含“村居合一”6个),总人口30万,镇人民政府位于安宜东路6号。境内建有安宜工业园区和城南工业园区,形成生态农业区,运西有机农业示范区和绿色水系生态走廊三大绿色生态区域,无公害食品基地14个。先后荣获“扬州市十强镇”“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江苏省文明镇”“全国文明镇”“全国千强镇”等称号。 境内有纵棹园、八宝亭、翦沐公阁、大成殿、泰山殿、宁国寺、一宿庵、明朝县治白国铺、明初巡检司所在地槐楼阁、朱氏家祠、刘氏五之堂、清康熙四十二年状元王式丹墓、周恩来少年读书处、蒲松龄游幕纪念馆、孙荫庭故居等名胜古迹,宝应湖湿地公园焕发出勃勃生机。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安宜的富庶和繁华称赞有加。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嘉庆年间掌三庆班、脍炙梨园的高朗亭以及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随着时代的变迁,安宜的臂膀更加有力,伴着发展的步伐,安宜更加魅力四射。 原创/宝应县民政局 特邀编审/周宏海 文字整理/ 刘世昌 李蕊 阿夏 本文系晚安宝应(ID:waby2018hh)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转载。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