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使初访大清提到和江苏宝应有关的内容说起 文/枫影斜渡 提要:历史上的宝应城墙曾是圆的,八帘帆立式风车是宝应标志。 最近在选读【荷】 约翰·尼霍夫Johannes Nieuhof著《荷兰共和国东印度公司大使晋谒中国皇帝——鞑靼大汗》(1665年法文版)(图01-1) ( 原书标题太长,下用简明标题《荷使初访大清》 )南京至淮安这段水路行程,发现作者在介绍这些城市时, 除了会在城墙的用料,结构,方圆,高矮等特点上着笔描述外,还会把所见最直观的内容,纳入书内。 作者写到大运河江苏宝应时,表述如下(图01 – 2:第148页、图01 – 3:第149页。红框内文字是对“宝应”的描述): 第二天(译注:这里指1656年5月27日)我们到达宝应(PAOING),又称PAUCIEN(宝县),扬州府下属小城,距高邮城80 STADES,城围以圆形城墙,环城一周需一个半小时。宝应城为射阳沼泽高地上的一座城堡, 西南临洪泽湖(PIEXE)(图02)。城内建筑在满族人的野蛮入侵中化为废墟,从中我们依然能觉得它曾是一座值得关注的城市。在城外集镇里有一座寺庙,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装饰,非常华丽, 寺离大运河不远。 大运河笔直流向城池方向(如上图所示)(图01 - 5),沿途被一条条人工支渠和水闸把水调运到周围需要浇灌的田地里。由于一座座风车能够把田里的水排到运河里,沟渠间田畴沃野,适于畜耕。 图01 - 1《荷兰共和国东印度公司大使晋谒中国皇帝——鞑靼大汗》 (1665年法文版)封面. 图01 - 2第148页 宝应部分1(红框)蓝框内为高邮介绍 图01 - 3第149页 宝应部分2 图01 - 4第148页中 “宝应城墙是圆的”原文截裁 图01 - 5第149页铜版画插图:宝应城 图01 - 6宝应城插图局部:八帆立式风车 图02 - 11683年《描绘世界》(第二卷)Manesson-Mallet, Allain图中红圈内标注”PIEXE“(洪泽湖) 图02 - 2 1683年 《描绘世界》(第二卷) (局部) 这段文字介绍了宝应城离高邮州的距离,用了“STADE”长度单位,一个单位大约180米,80 STADES应该为14.4公里。这里的距离数字肯定不对。 文章中多用“STADE”长度单位,而不同文字版本的翻译用词更乱。因该书中使用距离数,和实际差别太多,本文不作任何修正,原文照录。 尽管荷兰使团途径宝应是1656年5月,即清顺治十二年,改朝换代战火留下的伤疤依然存在,城内断垣残壁显示着昔日运河上的重镇。城外有一座寺庙可能指宝应城城北的“泰山殿”。 文中指出航运船离开高邮(图01-2第148页中蓝色框内文字,见后“译文”),向宝应城驶去,只见成片的平整田畴,靠与运河相通的一条条支渠(图03),和一座座风车排灌这些肥沃的土地(参看图01 – 5、6)。图01 – 5中近处风车前的支渠水位似乎高于田地,体现了“风车”的洼地排水作用。遗憾的是铜版画中只画了“七帆”,从视觉角度讲,也不符合实际。后来我核对了原草图,证实铜版画的制作者理解错了。这也不奇怪:当时的荷兰人可能连中国的“八帆立式风车”都没听说过,更别说模样,铜版画雕版师“过度的添加”是可以理解的。(参看图17 - 3) 这里提到宝应城的城墙是“圆形”(DE FORME RONDE)(参看图01 - 4),如同“团城”(图04)。 图03《重修宝应县志》(1851年 版) 支渠图 图04 - 1北京北海团城鸟瞰 (1940年) 图04 - 2香山演武厅 团城1917年-1919年 【美】甘博 摄 “圆形城墙”在作者一路描述的城池形状中极为罕见。为了证实这个描述是否可靠。我核对了该书不同文字的最初翻译版。(以获取原文时间为先后次序) 1666年德语版”(图05)。德语用“FASTRUNDEN”:近乎圆的 1675年再版的1669年英文初版(图06)。 英语用“AN ORBICULAR FORM”:差不多或接近圆形。看出英文版的制图印刷比较粗糙, 连图也印反了。 1665年荷兰语版(图07): rontachtige vorm其中“rontachtige”多方查询无果。我通过拆字法,把“rontachtige” 变成“ront achtige”,再把“ront”中的“t”改成“d”,就成了“rond achtige vrom”:如同圆形。在“印欧语系”的某些语族中,会把句子中的一些词组连在一起写,如果原第一个词的结尾是“辅音”,而第二个词的第一个字母是“元音”,就要“连读”,并会出现“清浊音”的变化,这里是否是这个原因,不得而知。我只能用这种方法对此词作出合理的解释。 图05 - 1《荷使初访大清》德语版 有关“宝应城”介绍页 图05 - 2德语版 “宝应城差不多是圆的” 原文 图05 - 3《荷使初访大清》德语版宝应城插图 图06 - 1《荷使初访大清》英语版 有关“宝应城”介绍页 图06 - 2英语版-“宝应城是圆的” 原文 图06 - 3英语版宝应城 插图 (插图印反) 图06 - 4“左右镜像” 后 英语版“ 宝应城 ”插图 图07 - 1《荷使初访大清》荷兰语版 有关“宝应城”介绍页 图07 - 2荷兰语版“宝应城是圆的”原文 以上不同语种的初译本所使用的文字都表明:宝应城的城墙是圆的。 中国古代的城池多为方形,圆形极少。 能不能从其它方面找到依据。我查阅了和“宝应城”有关的地方志,都无“圆城”的记载。 最后我在清雍正十年(1732年)印制的《程站图》(图08)中找到了依据,该图绘制了“京杭大运河”沿途主要城市,基本表现了这些城市的特点,如:南京(图09),苏州(图10), 扬州(图11),高邮(12),淮安(图13) 等城池具有的特点都表现出来,尽管还不够完全。宝应城画成圆形(图14)绝不会是忽略。何况,此图为木板套印,制作成本高,使用者多为有“级别”的人,错画的可能性不大。 图08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封面 图09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南京 图10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苏州 图11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扬州 图12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高邮 图13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淮安 图14清雍正十年(1732年)《程站图》:宝应 图14中的宝应城画出了“圆形城墙”。墙辟五门是宝应城的特点。 宝应城北边的“泰山殿”原为“道观”。我大胆地推想“宝应圆城”是可能的:宝应城名应在“宝”字,源于“八宝”之典。“圆”“元”谐音,意可通用:宝应圆宝之城。 圆形城池,设五门,门有旱水之分,城内有“干沟”穿城而过,干沟两侧有曲河环绕。 从“道”理讲,可能有“阴阳五行八卦”支持。 从“史”实论,宝应城历史上多毁于水灾,被大水冲毁,圆形外墙面更能抵御洪水的冲击。 宝应自明末黄河夺淮后,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城市。当面对大自然的威力,人力无法抗拒时,人们就寄希望“神”的力量,解危度厄。宝应城当然也不会例外。 我曾细细看了清光绪年间绘制的宝应县城图(图15)发现宝应城是一座小巧玲珑的,集各种宗教、民间信仰寺庙,各种社会职能部门的“袖珍水陆城”。它几乎涵盖了中国南北文化交汇的儒佛道主要内容,以及由此衍生的多种融合和交叉文化。古宝应城有几“多” 河多: 宝应城内外河网密布,沟渠纵横,形成水陆都能通行的县城。 桥多: 宝应城河多,桥更多,各种形式、带有“美丽传说故事”的桥枚不胜举,如: 广惠桥,嘉定桥,多子桥,迎秀桥,仓桥,涌莲桥,爱莲桥,张仙桥,瑞芝桥…… 坛多:宝应城有“五坛”。城外有“东坛、南坛、西坛、北坛”,城内西北角设中坛。还有风雨雷电坛,先农坛,(邑历坛)。 庙多:宝应城内外的庙除儒道佛的庙观,其中“尼姑庵”多达十几处,可能也算一大特色。 不管是信仰什么宗教的人都能找到“祭拜”的场所。 祠多:宝应县城因近淮河,位于洪泽湖下方,历史上多灾多难,在与自然水灾斗的过程中,历代那些为修堤筑坝,挖沟建闸保护一方平安免除水患的有功之人,都被百姓建祠塑像,永世不忘。如:“耿公祠”,“苏公祠”,“范公祠”,“李公祠” 特色庙:宝应城有几个特色庙:都天庙,瘟神庙,火星庙。中国供奉“都天大帝”的地方很少,今天的人很多都没听说过此名:此神多用来“避温病”。光绪年间云贵多地鼠疫流行,祭奉“都天”成风,被正统视为“淫祭”(“淫祭”本指除“祭孔”以外的其它祭祀)的仪式,到当地成了“裸祭”,一位在安顺的传教士对此“民间祭祀”作过研究,认为来自“淮扬”。有又一位在兴化传教的神父写信提到“当地也有同样的风俗”。宝应有东、西两座都天庙, “都天文化”应该也是宝应文化的一个特色。 宝应城虽不大,机构齐全,应有尽有:县署,学宫,书院,城隍庙,土地庙,文昌宫,财神庙,龙王庙,关帝庙,烈女祠,烈士祠,养济院。城内还有专门负责救火的部门“水龙会馆”, 宝应尽管四方皆水,秋干冬寒干枯的芦苇随处可见,极易失火。宝应有三处“火神庙”,里面供奉的可能是“火德真君祝融”。 图15《重修宝应县志》:宝应县治图 (1851年) 写到这里,不由闭上眼睛,听着苏北小曲,回味着来自宝应的美味:河蟹大虾,板鸭咸鹅,蒲菜水芹,糯藕茨菇,粉饺稥干……遐想畅游在这座“承载着实现人们多少美好愿望的古城”: 宝应圆城,五行八宝。市井清明,民风朴实。 学宫书朗,渔读耕歌。寺庵香袅,祠宫诵祈。 商铺鳞次,街人接踵。湖丝杭绸,苏作京造 。 酒肆茶楼,淮阳名肴,担商舟贩,应令时鲜。 …… 我不得不感叹:宝应曾经是一座多么美的“浓缩中国传统文化的袖珍古城”! 此前,我曾看到一篇有关“高邮”的文章,其中引用了《荷使初访大清》的“文字”, 而且在其它有关城市中也有“引用文字”,其中包括“南京”、“仪征”、“扬州”、“高邮”,“宝应”(图16 -2)等。据我所知《荷使初访大清》尚无全本汉语译本。我经搜寻全部“引用文字”都来自一本《“荷使初访中国记”研究》(图16), 我特意留心该书的附图(图16 – 3、图16 - 4)。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