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宝应境内发生两起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均有人员被困。事故发生后,当地多部门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施救。事故原因,疑因当事驾驶员分神所致。专业人士提醒,春季驾驶人员容易犯困,在夜间或长途行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充分的休息,防止因为犯困而引发车祸。 两货车追尾 事故现场1:两货车追尾 驾驶员腿被卡 昨天凌晨0点左右,宝应县境内京沪高速出口向南1公里处,两货车撞在了一起。现场市民告诉记者,事发的两辆货车均为外地牌照,车拖厢上都装满了木材。事发地在一红绿灯路口附近,前面一辆货车到事发地时减速等信号灯,后面的货车突然撞了上来,后车驾驶室严重变形,驾驶员一侧车头被撞向里面凹陷,导致车门无法打开,驾驶员被困在车内。 事故发生后,多部门救援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展开救援。消防队员现场勘查发现,被困驾驶员意识还很清醒,主要是腿部被卡,伤情不是很严重。消防队员立即找来破拆工具,对变形的车门进行破拆,打开一个缝隙后,消防队员合力用手扒住车门向外拉,又用破拆工具对卡住驾驶员腿部周边的车辆部件进行扩张,最终成功将被困驾驶员救出。 货车轿车相撞 事故现场2:货车轿车相撞,驾驶员伤重 昨天凌晨5点左右,宝应县境内233国道与曹安线交会处,一辆货车与一辆轿车撞在了一起。报料市民告诉记者,从事故现场情况来看,事发时,两车车速都不慢。听现场市民讲,事发时,货车与轿车从不同方向驶向路口,路口也有红绿灯,但不知什么原因,货车直接撞在了轿车侧面,向前推行了一点距离才停下来。 “两车受损都很严重,大货车车头严重受损,挡风玻璃碎了,轿车驾驶员一侧被撞得向里凹陷,车体严重变形,驾驶员被困车内无法出来。”报料市民告诉记者。 事发后,当地多部门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救援。由于撞击力过大,轿车驾驶员一侧和大货车咬合在一起,没有救援空间。救援人员只好从副驾驶一侧打开车门,通过破拆、撬棍撬动等办法,扩张变形的驾驶室空间,成功将被困司机救出,驾驶员伤情严重,或有生命危险。 事故原因:疑因驾驶员犯困走神所致 在第一起事故中,前车驾驶员称,事发时自己正常行驶,减速等红绿灯的时候,突然听到车后面传来“轰”的一声响,车子剧烈抖动了一下。后车驾驶员表示,到事发地时,因为路口探头不断闪光拍照,自己眼睛被闪了一下,没注意到前面的车,就直接撞了上去。对此,经过现场的驾驶员表示,后车驾驶员的这一说法很有可能是一种托词,路口探头一直都是在持续拍照,别人怎么就没事。事故原因可能还是夜间行车,驾驶员犯困或者走神所致。 在第二起事故中,当事驾驶员均未对事故原因进行说明。附近有市民表示,从事故现场来看,双方均没有减速的迹象,撞击如此之重,很有可能是因为深夜行车犯困,没有注意到路况,导致事故发生。目前,这两起车祸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调查。 交警支招:教你一扫“瞌睡虫” 春季驾驶人员容易犯困,在夜间或长途行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充分的休息,防止因为犯困而引发车祸。 保持充足睡眠和充沛精力。一般情况下,午饭、晚餐过后人容易出现疲劳状况,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驾驶时间,先休息个把小时再上路或者开个一两个小时就在服务区停车休息或者和其他人换着开; 开车时车厢密闭,空气无法得到流通,时间一长就会有轻微的缺氧现象,不妨开窗通通风,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可以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 在车上备一瓶风油精或清凉油,犯困时抹一点到太阳穴、鼻尖、人中等部位,可刺激皮肤和神经,消除疲倦感,保证行车过程中思维清醒。 开车途中有了“困意”,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靠边停车,放置警示牌后,做一下伸展运动,活动一下四肢,感觉不困了再驾驶。 编辑 张婷婷 记者 崔根元 扬州晚报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