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关于“春夏秋冬”的旅行愿望。到撒哈拉沙漠体验炎夏,在极光下见证寒冬,这些都已实现,鉴于秋天未到,春天先行,那就找一片郁金香花丛吧。所以,我去了荷兰。 先说说荷兰这个国家吧,跟欧洲其他国家不太一样,这里没有太多古老的哥特建筑,这个国家很“新”,建筑风格非常前卫和现代。 这起因于战争,现在的荷兰基本上是在战后兴建起来的。在港口城市鹿特丹,菜市场是有彩绘穹顶的,房子可以是几何形状的。 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更是有很多“大佬”级别的公司大楼,毕马威、德勤、普华永道,等等。 听说将来可能还会更多,受“脱欧”的影响,很多公司有计划将原先放在伦敦的欧洲分部转移到阿姆斯特丹,所以当英国以及爱尔兰民众强烈反对“脱欧”时,或许荷兰人巴不得呢。 荷兰人喜欢做生意,这个也是有历史渊源的,荷兰本来就不是一个国家,前身是一个公司。 以前我以为的荷兰叫Holland,后来才知道Holland只是阿姆斯特丹及周边一些城市合并在一起的一个省,而荷兰这个国家的官方英文叫Nertherlands,其实就是几个省份组合在一起的联邦。 在历史上,那个前身就叫“东印度”公司。一个国家来源于一个公司,这个也是很少见的了。 “东印度”公司把生意做到了天涯海角,而且任何事情都阻挡不了他们做生意的热情,即便是战争,他们卖友国船只,也跟敌国做交易,还因此弄得两头不捞好。 “丝绸之路”也有他们的份,如今去荷兰,可以看到一些荷兰产的陶瓷制品,颜色就是典型的中国蓝,那就是因为受中国陶瓷的影响而自我研发的。 荷兰其实也是个矛盾体,他们填海造田的技术非常发达,国土面积的20%都是“造”出来的,航海技术在历史上也是一流的,在欧洲很多美术馆中,但凡是描绘荷兰的画作,都跟海洋、帆船有关。 但是在荷兰的街头,人们出行却使用自行车,我应该是第一次在一个地方见到如此多的自行车和如此多骑自行车的人。 在荷兰,自行车道是专门的,与机动车道一样,中间会有一条白色的虚线,以示左右行道,如果在路中间行使,很可能会被对面会车的大叔“教育”几句。 话题回归郁金香。其实我并非花卉的热衷粉,但是面对花田花海的壮阔,还是领略到了“颜色”这个词语的魅力。 我觉得荷兰的郁金香胜就胜在了数量之多和品种之多上。别的地方的农田都是种植粮食的,在荷兰,大片的土地都被凃染成了各种色彩,而且整齐有序,一溜的长条形,黄的,红的,粉的。 那便是郁金香花田了,季节正当时,盛开的郁金香要被采摘了,空运至各个国家的花市,然后去到每一个爱花爱生活的人手里,想想也是挺美好的。 这些花田是不能近距离参观的,我去了霍肯霍夫公园,荷兰人直接在地图上将这个地方命名为“The flowers of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的花),可能是因为这个公园的荷兰语名字不太好念吧,这也体现了荷兰人的生意头脑,因为这个公园是收费的。 为顾客多想着点,钱自然也就来了。在这里看花,我老是想起很多诗句,比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念出来也毫不违和。 除了视觉的享受,嗅觉也没少被伺候,郁金香的花味不是很浓烈,淡淡的,不太容易被察觉又不容忽视,因为它早已经渗透进空气中,成了人们呼吸的一部分。 这也许就是荷兰的魅力,内在其实是开拓进取的,力量同盛夏的阳光和凛冬的劲风一样强烈,但是表现出来,却如这样的春天般和煦。 这个春天,可以说是没有遗憾了。 作者简介: 魏娟,亦名禾月,宝应作协会员。用生活创造文字:从事餐饮工作,写过系列纪实散文《寻味真州》;爱好旅行,写过系列游记《走过世界第三极》,因为梦想,而立之年远离故土赴欧洲读书,成立《魏观世界》专栏。生命不止,文字不息。 编审/黄河 主编/阿紫 视觉/空青 客服/小婉 本文系晚安宝应(ID:waby2019)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转载。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