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 宝应文学 查看内容

又见炊烟升起

2019-5-22 15:50| 热度:5360 ℃ |作者:徐连生|来源:晚安宝应|我要投稿

湖北文友秦和元在《冬歌文苑》发表的美文《消逝的土灶》,一下子又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在七八十年的农村,那时每家每户都有土灶,有单灶、双灶和三灶,土灶用的都是大铁锅、铁铲子、铁勺子,灶与灶之间装有热汤罐,焐热水用的。"又见 ...

  湖北文友秦和元在《冬歌文苑》发表的美文《消逝的土灶》,一下子又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在七八十年的农村,那时每家每户都有土灶,有单灶、双灶和三灶,土灶用的都是大铁锅、铁铲子、铁勺子,灶与灶之间装有热汤罐,焐热水用的。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每当听到《又见炊烟》这首经典老歌,并会平添几分思乡的愁绪,远方的故乡、故乡的炊烟,留下了儿时几多欢笑、几多泪水、几多故事。

  1

  每当傍晚来临,晚饭花盛开时,夕阳西下,每一户农家烟囱里陆续冒出的缕缕炊烟,顿时让村庄多了几分烟火味,那一阵阵扑鼻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让古老的村庄显出了几分安详和宁静。夜空中,烟囱偶尔有几粒火星冒出来,如同点燃的焰火那般炫丽。

  垒土灶也是一门技术活,一般请个师傅要忙活一整天时间。垒土灶最难的是砌烟囱,弄不好会倒烟,那得重新砌。那时候请个师傅要好酒好菜招待,主人家会割上二斤肉,用于土灶完工时热锅,当土灶烧出香喷喷的饭菜时,会好好地庆贺一番。

  农村的孩子们都会烧火做饭,那时的烧火草就有很多种,既有麦秸、稻草,也有柴禾、棉花杆,夏天在锅堂里烧火,热得人刺挠挠的,浑身发痒不舒服,汗水滴滴的,烧一顿饭如同在水里爬出来的。冬天烧火小孩子会抢着烧,在灶堂里烧火时,时而有稻草上残留的谷穗炸出的爆米花,时而有黄豆杆上烤熟的豆子,时而在灶堂里放两只山芋,烤着吃特别香甜。这些都成了"小馋猫"的美食

  2

  儿时最喜欢的是家里办喜事,土灶几乎从早烧到晚,煮大肉整鸡,烧肉坨子,母亲时常会拆一条肋排骨给我们解馋,觉得那是最正宗最地道的美味。每到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母亲会用土灶烧一锅糯米饭,盛上一碗倒扣成元宝状,放在灶台上祭灶神,以求平安无事!

  用土灶烧出来的饭菜特别香,尤其是烧菜饭、南瓜饭,烧出来的锅巴用一些肉汤泡,特别好吃有味道。记得有一年夏天,虎生哥和二姐秀凤因为烧晚饭的事争吵了起来,心急的哥哥拿把锅铲子就敲在了二姐的头上,顿时鲜血直流,把哥哥吓坏了,急忙用布止血,哄姐姐求其原谅。从此哥姐就再也没有动手打过架。这些都是儿时不懂事惹出来的祸。

  二姐喜欢炒菜,但最讨厌在灶堂烧火。儿时我因为比较听话,二姐常常喜欢使唤我,哄我给她烧晚饭,偶尔会给我买颗糖吃。儿时老屋土灶有两口大铁锅,一口煮饭,一口炒菜,烧一段时间,锅要铲灰的,否则特别费柴草。在粮食不够吃的年代,母亲经常会煮一锅山芋,大的人吃,小的猪吃。我们一家人的口味很特别,母亲和两个姐姐喜欢吃面条,父亲和我们兄弟俩则喜欢吃糯米大糕、年自饼等粘食,有时为了兼顾大家的口味,母亲常常在面条汤里煮大糕,这样各得其所。

  3

  如今家乡早已用上了液化气、电饭煲,土灶却仍然保留着,遇到一大家子聚餐时,用土灶烧出来的饭菜别有一番风味。土灶几经改建,也越来越漂亮越干净了,生火做饭成了一种享受、一种回忆。尽管已好长时间没吃到家乡的土灶饭了,那记忆中袅袅飘散的炊烟,勾起更多的是乡愁、乡情、乡音。

  又见炊烟升起,故乡仍在远方,不觉游子从军在异乡已漂泊了34年。无论离乡多么遥远多么久,宝应那方水土永远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难忘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难忘醉人的乡音、乡情,难忘地道纯正、美味香甜的家乡菜肴。故乡是游子一生一世的牵挂和幸福的港湾,愿江南的夏风、醉人的花香带去我的思念和问候,祝故乡的明天一切更美好!

  摄影/胡林

  作者简介:江浙一兵(原名徐连生),江苏扬州宝应人,从军已34载,现客居浙江湖州。平时喜欢读书写作,公开发表散文随笔、评论杂文等数百篇。

  编审/黄河

  主编/阿紫

  视觉/空青

  客服/小婉

  本文系晚安宝应(ID:waby2019)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转载。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