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风俗,已经成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又到一年端午,不由得回想起40年前学习包粽子的情景,模糊的记忆变得清晰起来,总有一种情愫在脑海里萦绕,因而有了想写下一些文字的激动。 想起了我第一次学包粽子,那是在40年前的端午节,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在一个新搬迁厂址的工地上值夜班,看到跟我一同值班的同事在包粽子,我就感到好奇,闲得无聊就跟她学起了包粽子。也许我这个人生来好奇心就比较重,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学一学。记得她是从南京下放到宝应的知识青年(没多久就返回南京,有点遗憾的是忘记她叫什么名字了),她教的十分仔细,我学的也非常认真,竟然没费多少工夫就学会了。一晃40年过去了,到现在一直也没有忘记。前年单位举办包粽子活动,我也试了一把,没想到仍然蛮熟练的。对我来说,凡用心学过的东西是一辈子很难忘记的。 在我小时候,母亲不会包粽子,我们家端午节干脆就煮一锅糯米饭,弄一点粽叶放在上面,也算是吃到粽香了。后来母亲慢慢学会了包一种粽子,把粽叶事先打好空壳弄一个木桶一排排放在里面,然后挨个把糯米往里灌,在口上插一片粽叶裹好扎起来,不怎么好看,既费时又费力,还是光糯米的,一般都要蘸绵糖吃,所以那时候我们要想吃上粽子也非常不容易的。 成家以后,我的爱人非常能干,她不但把粽子包得非常漂亮,有棱有角,不紧不松,口感特别好,还经常变着花样吃,不仅有蜜枣、红豆、花生,还有肉的,就是把鲜肉用酱油等调料腌制一下,吃起来特别有味道,也给婚后的生活增添了新的滋味。后来她自己做了一根专门包粽子用的“粽针”,就再也不用绳子扎了,就这样她还经常帮助别人家包过不少呢,有时还用来作交往的礼品。不过,包这样的粽子可是要花一番心思的,一不小心就会搞砸。首先得要挑选好的粽叶,然后烫粽叶的时候要把末梢部分多烫会儿,工夫小了容易断掉。还有就是在穿粽针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用力也要适当,不然就会前功尽弃。 传统的东西似乎永远不会过期。岁月在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不会变。其实,包粽子包的就是一种心愿,一种情结,也许这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那种深入骨髓的精神需求吧,每念起,就不知不觉地心向往,包粽子的故事就这样还在发生着,延续着…… 感谢钱复军友情提供照片 原创/夏华 编审/黄河 主编/阿紫 责编/念一 视觉/空青 本文系晚安宝应(ID:waby2019)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