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高打雷划线,下雨没带伞,把我身上弄滴湿刮刮的,孩在里都曹鸡鸡的,难过死来。”这句溢满“土味”的扬州话,对于今天扬州本土的90后、00后来说大概都能听懂,但不太会说。 从扬州市教育局语委办了解到,扬州市从2010年启动方言采录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全部采集完毕,进入了最后整理阶段,其中地方戏曲部分已正式入选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江苏)。这意味着,今后在数据库中,扬州人不仅能听到最正宗的扬州话,保存城市的语言记忆,而且这些“艺术留声”有望成为传承扬州文化艺术形式的鲜活教材。 艺术留声 扬州方言收入语言资源库 扬州市语委办公室主任余可夫表示,扬州方言是典型的江淮方言,以扬州方言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就有六七种,按照省统一部署,扬州市特别启动了方言口头文化的采录工作,在完全录入地道扬州话的基础上,扬州市对相关艺术形式也完成了录入工作,目前共录制了4首民歌、4首清曲以及少数评话片段等。 方言发音 筛选要求严格堪比“好声音” 余可夫介绍,目前扬州市部分景点的方言介绍也录入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比如有扬州方言发音人刘春惠讲解的东关街就收录其中,这部融合声音影像的语言历史将永久保存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 那么在采录方言的过程中,如何挑选最佳的方言发音人呢?余可夫介绍说,扬州方言采录是通过录音的形式把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扬州方言发展变化状况的扬州话永久性地收集起来。据了解,参与录音录像的扬州方言发音人年龄都有限制,必须是在1950年以前,而且要求在扬州老城区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父母和配偶都是老城区人,并且没有在外地长住过。只有这样“资深”的老扬州才能说出原汁原味的、地道的扬州方言。 方言现状 扬州方言逐渐被“扬普”同化 如今扬州的“00后”、“90后”甚至是“80后”,在日常生活中口语多为普通话,或者是已被普通话“同化”了的扬州话,真正“土味”十足的扬州话已经很少听到。“无论是发音还是惯用的词汇都在向普通话靠拢。”余可夫举例,“自然”中的“然”老扬州读yán,年轻人多读lán(扬州口音)。 那么原汁原味的扬州方言该如何保护呢?余可夫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方言被普通话“同化”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方言保存下来,保护与传承由方言衍生出来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因为这其中浓缩着扬州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精华。”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