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抗日根据地是最深入敌腹心的抗日根据地,宝应是这片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烽火中,无数名族英雄和抗日志士成长和活跃在这片沃土上,留下了无数佳话和传奇。坐落于宝应县西安丰的红色故址上,几位革命艺术家曾在这里反复酝酿,灵感交织,创作并上演了一出风靡全国的话剧,那就是著名的历史剧——《甲申记》。 1944年,尚在国民政府任职的文学家郭沫若感怀于抗战胜利在即,中华民族处在复杂多变的历史转折点,当吸取历史教训,在历史大潮中保持清醒,坚持正确的道路,创作了一篇史论《甲申三百年祭》。文章叙述了明末甲申年间明朝的灭亡、李自成起义失败的经过和原因,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闯王李自成起义取得暂时胜利而被冲昏头脑,骄傲自大,贪图享乐,最终败亡的经历进行了深刻批判,供今人引以为鉴。 此篇史论在当时引起了国民政府当局的强烈不满,认为描写明朝灭亡是在影射当局,对文章进行了打压。然而,《甲申三百年祭》却引起了中共中央毛主席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干部整风必读文件,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其时,位于西安丰镇林溪的苏中党校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干部整风、部队整训活动。一位叫沈西蒙的年轻干部也在这次整训活动中受益匪浅,结束了苏中党校的学习后,沈西蒙应夏征农调遣,来到苏中公学。在苏中公学,夏征农向沈西蒙提出要求:将《甲申三百年祭》编成戏剧,以供群众干部更加直接的学习。 很快,由夏征农、沈西蒙、沈亚威等人组成的创作小组,开启了《甲申记》的创作。夏征农统筹,沈西蒙任编剧。沈亚威、吴天石则负责剧中的歌曲创作。创作组都是行军打仗的艺术家,可谓“半是战士半书生”,他们在“日、伪、顽”等犬牙交错势力中战斗生活,对享乐主义和卖国行为深恶痛绝,有着深刻的实践认知,通过数十天的付诸心血和日夜兼程,《甲申记》剧本诞生了!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王啸平导演和前线剧团在西安丰固晋村开始编排古装剧《甲申记》。因条件简陋、物资匮乏,道具成为剧作编排的一大问题,好在根据地军民一心,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排练得到了顺利的进行,当地淮剧班子借来了古代人物的服装,排练的小庙的主人送来了模拟声效的大鼓,再加上当地群众提供的桌椅什物,总算有了古装剧的样子。 五月,《甲申记》在固晋正式上演!“中军响号炮,战鼓震山岗;潼关夜色正苍茫,黄河流水声悲壮……”,这是该剧的主题歌《战潼关》,伴着由锣鼓模拟的战鼓和炮声,台下观众屏息凝神,受到了极大震撼。因吸引人的题材和精心的创作,《甲申记》迅速走红,在接下来的复演中,人气居高不下,现场水泄不通。很多观众为了看戏,常常几十里路披星戴月而来,更有甚者在广场上通宵达旦,只为一睹该剧的风采。其持续时间之长、场数之多、影响之大,在江苏抗日根据地前所未有。在大舞台周围100余里,《甲申记》尽人皆知,轰动了整个苏中地区。在此剧的影响下,“不做李自成”“不当刘宗敏”的警示语成为当时广泛流传的一句口号。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士兵群众,都在该剧的影响下,接受了历史警示的教育,使得苏中整训的效果扩散到根据地的每个角落。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人民政权屹立了70个年头,这期间有风浪坎坷,也有内忧外患,反抗了外敌对中国主权的觊觎,战胜了无情的自然灾害。正在带领全国人民在新世纪创造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辉煌。在艰苦斗争中的《甲申记》创作演出,犹如一剂胜利者的免疫针,使胜利的我们没有像李闯王那样固步自封、骄傲自大、得意忘形,而是汲取了历史的智慧,稳稳站住了脚跟,努力奋斗,让国家民族走向了强盛和繁荣。 (博物馆 唐楚桐|宝应文博)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