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网名山阳客的何平先生的《宝应散笔》于去年11月份出版,我有幸获先生赠本,弥觉珍贵:其一、我与先生神交已久,其渊博知识、精彩文笔令我钦佩;其二、先生写宝应的点点滴滴值得期待,足见先生厚爱宝应之情。为其作序者又为何人,不妨先睹其序文,再见分晓! 阳光记忆(代序) 无论用什么文体,只要你把自己的思想与经历写成文字,它便成了记忆。即便所谓新闻,瞬间便也成了记忆,历史便是一个民族、国家或集团的集体记忆。这部叫做《宝应散笔》的小品文集就是作者对他曾经生活了二十八年的苏中古邑零散的记忆。 他出生在上海,出生不久便随父母去了北京。1958年,就是10岁那年,跟着母亲(文化部下放干部)来到江苏省宝应县。在这里读了小学、中学,当了农民,做了工人,后上了大学又回来任中学教师,把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最宝贵的时光都留在大运河畔的这个小城里。于是也就有了这部用一百多篇小品文集成的记忆。他记住了宝应的历史人文,那些耳熟能详的关于朱刘乔王的掌故尤其在意。然而并不兼收并蓄,每有涉猎,必寻史觅踪,追求先贤的好人格、真性情和默默为学而不求闻达的精神,绝不人云亦云。他记住了宝应的遗迹风情。从“宝应”得名的历史故事到全国所有以“宝应”二字命名的寺庙,他逐一考证,发现所有称“宝应”的寺庙都源于宝应这个县名。他复又考证出上海的“翦淞阁”、台湾的“翦淞阁”都源于宝应画川书院中的“翦淞阁”。他还勘正了宝应口传历史中的一些误读误解。 他记住了宝应城乡家常饭菜的味道。宝应是“鱼米之乡”,荷藕慈姑、黑菜绿芹、湖虾河鱼,最原始的制作,最简约的烹调,却能给人留下最难忘记的味觉记忆。文人爱美食,千古一律,作者笔底所记既不是李渔的养生菜谱,也不是袁枚的《随园食单》,而是平民草根在物质匮乏年代的餐桌实录,那种几滴酱油、小撮蒜末冲出的“神仙汤”,其中舌尖的乐趣如今能有几人体会得到。他经历过“自然灾害”与“文革内乱”,记住的却是天真、纯朴、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背着书包站在画店门口望呆,曲上一条腿斗鸡、踢毽子、砸铜板这些游戏与活动伴随自己度过的美好时光。唯一的憾事是那些“刷草纸”“搓草绳”的生产生活与工具物件永远地消失难觅了。 他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从小到老一直没有改变过,北京方言成了他无改的“乡音”。然而他对宝应方言却有着清晰的记忆和相当的研究。他考证宝应方言中的声韵特点,钻研宝应方言的古音孑遗,诠释宝应方言中特有词汇和语法;他还提出了宝应方言“雅化”的趋向。我以为,他的这些“研究”都不能视为语言学的专论,而只是他对“第二故乡”的乡音记忆,因为所有这类短文都浸润着浓浓的乡情与乡恋。 明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说,小品文在于“独抒灵性,不拘格套”。当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把小品文看成与教科书、讲义体式说理文截然不同的一种生动有趣、能与读者达到情感与理智交流的“艺术性”文体。美学家朱光潜说“这类文章大半文词简洁而意味隽永,耐人反复玩索”,“因为每句话都表现作者的人格”。读了《宝应散笔》全部文本后,我深感前人之论何其精当也。落实政策之后,父母都移居到南京,他也随着调到江苏人民出版社,做了一名文化书籍的编辑,之后辞职做了书商,旋即受聘于香港一家出版社,成为内地公司的负责人,回到了自己的衣胞之地上海。不久便将年迈的父母都迁居上海。一家人在中国版图上画了一个圈,叶落归根了。说来也颇有意思,他的爷爷是商务印书馆的工人,父亲是供职于北京、南京两地出版社的翻译家与编辑,他本人在农民、工人、教师之后竟也以编辑出版为业,直到退休,亦可谓传承有序了。不过他有别于祖父者,打小就热爱文学,刻苦学习与曲折经历为他的文学追求做了最好的铺垫。他在为别人组稿、编辑、付梓的同时不忘笔耕,且收获颇丰,发表过小说,出版过散文集与旅游文化专著。近年来则醉心于这种“独抒性灵”的小品文,日日有作,文思潮涌,所写都是他珍藏的记忆。《宝应散笔》当是他最珍惜的青春记忆。 准确地说,他是在宝应这方水土上长大的。他对宝应有着区别于这个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深情与真爱。这个史称“江淮儒宗”的地方给他敷设了一层儒家思想的文化底色,这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的仁者爱人之心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的乐观向前之行。他的作品中没有孤独、忧郁、伤感、虚无、颓废,他把曾经历过的那些苦难用仁爱与乐观统统醇化为别样的甜美。试问能在半间婚房中组过家庭,在神仙汤中品尝出美味,还有什么坎坷、挫折可言?他的文字的确值得“反复玩索”。 我与作者的母亲朱惠如老师曾是宝应中学的同事,之后又与作者成了同事,有着两代人的交谊。在学校里我曾协助他母亲开展校园的歌咏活动,后来他又成了我和陈立平合作的《华克之传奇》的责任编辑之一。数十年过从,相知有素。作者让我为这部分量很重的文集写序,明知力所难逮,还是欣然应诺了。我实在被作者记忆中的乡思、乡情、乡味、乡音打动了,于是乎把自己的一点读后感想记录下来,且冠以《阳光记忆》,以报作者信赖之情。 韩厉观 2018年7月3日于上海 · 花木苑 本文系运河儿女(ID:yunhernv)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何平 网名山阳客,曾用笔名亦均、易均、安怡、止水、衡之等。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共和国的同龄人,生于上海,十岁前在北京,后随母到江苏宝应。曾下乡插队七年,也做过三年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扬州师范学院中文专科班。毕业后当过五年高中语文教师。在宝应生活近二十八年。1986年调入江苏人民出版社工作,后辞职开过书店,担任过香港某出版社总编辑,从事编辑工作多年。2004年后任香港某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直至退休。现居上海。经常外出旅游,以摄影为爱好,也写些有关宝应及旅游的文字。 何平(左)和韩厉观先生的合影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