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听党的话,铁心跟党走 ——怀念我的祖父王廷弼 这几天,我一直在心中蓦然升起一股思念,离我们而去已近20年的祖父,正值建党七十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感觉有责任也应该写篇纪念他的文章。谨以此记,怀念我的祖父。 祖父于2000年1月16日因病去世(我女儿是2000年1月15日出生,真的是一喜一悲),享年83岁。但我感觉他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我对祖父持有一种亘久的思念,这种思念早已植入我的灵魂。以至于我常常在梦中看到祖父那慈祥的笑容,他的精神还在时时教育我、鼓舞我。祖父对党的信仰坚守、对事业的执著、对乡亲们不作回报的无私奉献,对我们的教诲和关爱,和他的文学成就一起,都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要永远学习、努力践行。 我祖父叫王廷弼,宝应县广洋湖严桥人,兄弟四人,排行老四,身高1.6米左右,曾祖父叫王福安,经营木行,那时在我们村里算是大户人家。上个世纪30年代末,祖父以开百货小店为生,生活还算富裕。当时,新四军某部曾驻扎在我们村,祖父在那艰苦岁月里,受革命环境熏陶,接受党的教育,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亲人支持下将百货小店无偿捐赠给了新四军,参加了革命,始终不渝跟党走。这段历史,我们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用他们的话讲,那个年代,国民党势力强大,新四军势单力薄,大多人扛白旗向西走,只有祖父几个人扛红旗向东走,铁心跟着共产党,至新中国成立,祖父一直保持满腔热忱投入革命工作中,当时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主还乡团还横行猖狂,祖父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支部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计个人得失,为党为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我们家里还曾主动安置过新四军多名伤病员养伤,拿着全家最好的食物给伤病员滋补身体。祖母(潘德馨,1917年6月19日出生,宝应县天平塘湾人。童养媳,她父母很早去世后,她带着她弟弟出嫁,祖父把她弟弟抚养成人,她弟弟叫潘德时,曾任宝应县天平乡乡长,“文革”期间受到残酷迫害,1980年平反后,任天平乡民政科科长,1988年疗养病退,1995年因病去世。在他任民政科科长期间,天平乡人民政府一行十几个人乘着小轮船恰巧路过我们村,他们一行特意短暂停留到我家看望祖母,轰动全村,成为祖母一生的荣耀。祖母1991年7月21日因病去世,享年74岁)生前曾多次讲过这段历史,说新四军很善良呀,伤病员养好伤后临别时,战士说什么也要留一块毛巾作为纪念。 解放后,由于家庭成分等因素,祖父赋闲在家,他相信党,相信组织,他一如既往、无怨无悔支持革命。1955年3月,他被宝应县委任命为宝应县射阳区玉露乡指导员(指导员,就相当于现在的乡党委书记,一个助手叫潘永寿,时任乡长,“文革”下放后一直务农,由于与祖父工作来往较频繁,彼此子女也较为熟悉,他儿子与我大姑奶奶结成秦晋之好,现两人都已耄耋之年;另一个助手叫陆茂椿,时任副乡长,后曾任宝应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2014年9月去世),祖父听力不太好,耳朵有点聋,1958年2月,撤区并乡,玉露乡撤销,他改任广洋湖人民公社敬老院书记,后曾任广洋湖人民公社粮管所主任,广洋湖人民公社白鼠供销社经理,最后职务是广洋湖人民公社供销社经理,1980年10月光荣退休。 留给我的记忆是祖父还在公社供销社做经理,在供销社大院里与祖父生活了三年多时光,对那里一切都记忆深刻。去年11月份父亲一周年祭日,我回老家,趁有点时间,我去了原广洋湖供销社原址看看,已面目全非,祖父的原宿舍还在,已变成人家超市的仓库。祖父有以下五点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祖父一心为民,一心为公。听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讲,祖父任村支部书记和乡指导员期间,经常到百姓家中走门串户调查乡情民情,会揭开人家的米缸和锅,看到人家没吃的,只要他身上有钱他就会主动掏出,其实我们家里也没有多余粮食,粮食大多被他无偿送给贫穷百姓。听祖母讲过,当时乡里没有食堂,乡里开碰头会,就在我家,吃在我家,祖父不但一分钱工资未拿回来,家里还倒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操持家事全靠祖母,我的大姑奶奶、二姑奶奶还未成人就随祖母一起下田干农活了,如踩水车插秧蒿草割稻割麦等。现在,方圆十里老人一提及祖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都竖起大母指,说祖父老革命老党员,性格温和,没有半点架子,与人为善,菩萨心肠,当了一辈子干部,做一辈子好人,干了一辈子好事,从不占别人便宜,别人敬他一尺,他还人家一丈。听祖父曾对我讲过,当时的玉露乡仅有四个工作人员,一个指导员,一个乡长,一个副乡长,一个通讯员兼会计。但工作干得热火朝天,风生水起。 祖父为人正直,一生清廉。祖父一生清白,为人正直,对待任何事情要求实事求是,从不弄虚作假。他在一生中,向来公私分明,不拿公家一分钱。在他那个年代,祖父应该算是出人头地人物了,从未听说祖父拿过公家一针一线。我的曾祖母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因为没有吃而饿死,那时祖父任广洋湖人民公社敬老院书记,院里不缺粮,他没有拿回家一粒粮食。祖父任供销社经理时,在物质相对匮乏,商品都要凭票供应,供销社是个响当当的吃香的单位,有权有势,供销社化肥农药柴油等都是紧俏物资,祖父更是没以权谋私,临退休二三年前,祖父负责供销社沼气工程(沼气池设在人民公社供销社的西南角),购买设备,祖父货比三家,该工程庞大,但造价最低,当时供销社的照明(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不是发电,而是将沼气通入一个类似灯泡状的白色的网球,用火柴点着后发亮),以及食堂燃料都是使用沼气。1980年他退休时,当时国家有个政策,子女可以顶替,也叫接班。那时供销社是个人人羡慕的国营单位,他有三个子女,没有一个接他的班,二个女儿一生务农。我们全家没有一个在供销系统工作。他退休时,我们家仍然住的是三间泥草堂屋,二小间泥草锅头。祖父极为朴素,夏天草帽,冬天雷锋帽。 祖父热心为民,无私奉献。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祖父是村里出了名的大文人,谁家要给小孩起名字,都来找祖父,祖父会按生辰八字以及其他因素起名字。农村识字的并不多,更不用说是写字了。祖父写了一手好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写的是楷书,也就成了村里有名的“写手”。祖父是个热心肠,替人家写写信,写各种帖子,祖父从不推辞,通常还是赔上纸还要搭上墨。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过年时,祖父给乡亲们写春联,春节前二十天,他就开始忙碌了,东家写到西家,自已编春联,自己贴墨水。正月初二开始,他又开始忙碌了,他还未起床,就有要去拜年的人开始敲门,请让他扎包裹,祖父有求必应,没有半点怨言,因为祖父长期在供销社工作,扎的礼品很是标致,有棱有角。祖父在乡亲们心目中威信很高,谁家发生争吵、不和,都要请祖父评理。1980年祖父退休后,他为村里自办了墙报,每二周一期,主要报导农村里新人新事以及一些科普知识,1987年9月8日《扬州日报》第3版刊登题为《村头墙报一扇窗——记老党员王廷弼为群众服务的事》的文章,曾将祖父这一先进事迹进行报道,1989年10月,祖父还因此被宝应县人民政府授予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祖父爱好广泛,颇为执著。祖父一生喜爱下棋,因为此,结下了很多棋友,村里棋友,经常来我家,有时他们下到深更半夜。在祖父熏陶下,我五六岁时就学会了下棋。祖父生前一直坚持写日记,留下了几十本日记,可惜,祖父出殡时,被愚昧的亲戚全烧掉了。祖父还是位诗人,他曾是宝应县白田诗社的会员。前不久,我通过不懈努力找到了宝应县白田诗社,找到了当年祖父发表在《白田新咏》部分诗。我将此复印下来,作为传家宝,教育我们下一代。我还记得宝应县柴油机厂每年送一本挂历给祖父,因为他们每年年终请祖父出对联,写春联。祖父每年订二份报纸,一份是新华日报,一份是扬州日报,邮递员要是哪天刮风下雨或因故没来,祖父很是惦记。两份报纸一年365期,一期不能缺,万一不小心少了一期,被人家拿走或破裂损了一期,他会走遍所有订报纸的,无论如何要补全。年终时,他将一年报纸按月装订成册,房间里全是报纸,报纸是他的心肝宝贝,每当村民开玩笑要将他的报纸当成废品卖掉,他会生气。人们需要查找某一期报纸,都来找祖父,只可惜,祖父出殡时,成堆的报纸也被亲戚当作祭品全烧掉了。 祖父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铁心跟党走。祖父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念过几年的私塾,我上小学时,他经常把我小学的课本拿出,讲里面的故事给我听,他讲得抑扬顿措,通俗易懂,祖母通常坐在旁边也在聆听。祖父吃饭速度很快,估计是参加革命工作后时间非常紧张的原因。我们祖孙三代,个个是国家干部,个个是共产党员,成为村里一段佳话。祖父教诲我们无论发生什么,受多大委屈,要相信党,要相信组织,永远听共产党的话,铁心跟共产党走。 祖父虽然离我们而去多年,只留下四样遗物:一个是退休证,一个是奖状,一个是生前使用的眼镜,一个是生前使用的拐杖。“要听党的话,铁心跟党走”是祖父留给我们后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后辈传承红色基因,好好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奋斗永远在路上。 王晓山于南京 2019年7月9日 注:作者王晓山,监狱建筑学家,监狱史学学者,江苏省监狱系统首席专家,研究员,现供职于江苏省监狱管理局。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