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宝应 文/青云 我之宝应,生于斯,长于斯,学习工作于斯。纵使贫穷与富贵,喜悦与苦痛,都是家乡,都是故土。究其原因,离不开两个字,一个是情,一个是缘。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留下过先忧后乐的精神瑰宝流芳百世,他的后人于明朝洪武赶散时从姑苏流落苏中,再后来我也与苏中与宝应结下一生情缘。 唐肃宗于安史之乱后因真如献宝平息内乱而得宝瑞应,便赐名安宜为宝应。明代贤哲浙江余姚人氏闻人诠留下第一部《宝应县志》,从此宝应便有了自己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至今在宁波的天一阁还能觅其踪迹。 我于六十年代出生,是万千三年自然灾害的岁月里诞生的婴儿之一。轰动全国的饥荒案就在那个日子,那个地方――我的家乡。过去了多少年,上了年岁的人们在茶余饭后说起这件事至今仍然是谈虎色变。我一直感恩我博学正直的父亲和聪慧勤劳的母亲,使我在如此贫瘠的岁月,还能通过他们的双手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尊严地生活着。非常幸运,不幸岁月里也有幸福人生。 熬过了文革十年,迎来了改革春风。文革结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宝应也迎来了高考。我参加了两次高考服务志愿者,亲眼目睹了人们提着墨水瓶参加高考的特殊景致。来自宝应的中国工程院的钱旭红院士就是从这里的考场走出去的,而我则说,你们是我服务的。从此,宝应的人才辈出,科技文化经济步入了快车道。 在外读书求学的八十年代,写一封家书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读一份报纸获取来自家乡的信息。后来有了电话,有了无线寻呼,再后来有了手机,有了QQ,有了微信,亲情的互动更为便捷。 那年,高速公路开通了,我们居然当天宝应到上海打了一个来回,要知道我小学的时候宝应到射阳湖也是一个当天来回啊。而现在,高铁也即将穿城而过。 日子一天一天地度过,没有想到桑海沧田竟在咫尺之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告别了票据经济时代,油票粮票布票悄无声息地成了收藏者的宝贝,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在新人新居里也替代了过去的三转一响。十年一剑,剑剑推陈出新。如今互联网物联网也摇身一变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生活方式。新能源建设在宝应如雨后春笋,新的服务业态似浴火重生,智慧城市也随着5G的脚步迎面而来。 从古朴的南门老街,到摩登的生态新城,从翦淞阁下的少年校园,到白田路上的时尚校区,从破烂的街道工厂,到现代化的厂房,四次工业革命似乎一夜之间在宝应实现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我知道宝应的变迁其实是全中国的一个缩影。站在摄影爱好者的角度,我似乎是在拍一个关于宝应的写真,或许又是一个《柳堡的故事》的抖音吧。 “射阳湖上草芊芊,浪蹴长桥起暮烟。翘首乡园何处是,渔歌听断水云天。”柳泉居士是这样描述我们的家乡,诗意而美好。现在,宝应的宽敞大道,美丽乡村,荷叶杉林,田园风光,已经成了一道道的风景。 前几天看新闻,中美在上海贸易谈判,会议室的背景墙上有一行篆书,是元朝作家张养浩的散曲,有一段写得非常好: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宝应,这个千年宝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风雨如何飘摇,家乡是情,家乡是缘。什么都可以改变,情缘永不改变,宝应在我眼中,便是如此这般美好。 宝应,建国后的七十年,一支秀笔,一幅蓝图。南北畅流的运河水中,有过多少往事,涌过多少人潮,转眼又成永恒。 临近中秋,写下此文。看我之宝应,如钱塘之观潮。 本文系运河儿女(ID:yunhernv)出品,宝应生活网经授权发布。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