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河蚌舞 宝应河蚌舞又称“擒蚌舞”,是以蚌精为主角的民间舞蹈,通过老渔翁和小渔童捕捉蚌精的过程,生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坚韧顽强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河蚌舞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广为流传,宝应县尤盛,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时一项重要的民间文化活动。2008年,宝应河蚌舞被列入第一批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宝应河蚌舞的历史 宝应自古以来就是水乡泽国,至今尚有五湖四荡,约73万亩滩涂水面,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宝应历代县志类编》序曰:“吾邑天赋,素以种植、养殖与编制为生息所赖。”独特的地理环境催生了宝应传统民间文化的繁盛,“蚌舞”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宝应县为河网地区,河湖两岸渔民较多,很早就有关于河蚌姑娘的传说,创造的民间文艺形式也多与渔民生活有关,如“蚌舞”、“荡湖船”等。这些传统舞蹈世代相承,流传至今。 宝应河蚌舞演出照片 宝应河蚌舞历史悠久,《宝应县志》载曰:“县内传统民间舞蹈有花鼓、跑马灯、踩高跷、跳判官、莲湘、蚌舞、跑驴等。”20世纪80年代,中国舞蹈家协会普查、收集民族民间舞蹈,“蚌舞”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称“苏州太仓县的‘蚌壳灯’和扬州宝应县的‘蚌舞’在苏南、苏北较有代表性。” 宝应河蚌舞的特点 宝应河蚌舞是一种由竹子、彩纸扎成蚌壳形状,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跑、滚、翻等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的一种民间舞蹈。河蚌舞由三人组成,一是蚌仙,按传统古装戏白娘子化妆、穿白鞋,一般由有一定武打功底的男演员出演;二是老渔翁,村野老旦装束,穿草鞋、披蓑衣、持渔网;三是小渔童,穿草鞋、背渔篓,一般由能做翻滚、腾越等技巧的男演员出演。 宝应河蚌舞——蚌精 宝应河蚌舞——老渔翁 宝应河蚌舞——小渔童 河蚌舞以蚌仙展示和祖孙寻物、擒蚌等为情节,通过演员夸张的舞蹈格斗动作和风趣生动的表演,体现其幽默、粗犷、独特的表演风格,是里下河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 “蚌精”翻腾出场 “蚌精”夹头 “蚌精”夹渔网 “蚌精”斗法 捕获“蚌精” 宝应河蚌舞用打击乐伴奏,常用的乐器是大锣、钹、小锣和堂鼓。早期选用的是民间打击乐中的“慢走马”,后来艺人们吸收了京剧锣鼓点子,如“快七字锣”“七字锣”等,根据舞蹈的节奏及舞台大小来决定锣鼓伴奏的快慢、轻重、长短。 宝应河蚌舞伴奏鼓手 宝应河蚌舞的传承 吴春友,扬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春友自幼酷爱民间舞蹈,16岁师从其父吴宝军学习河蚌舞,并深得其真传。从艺五十多年来,广泛收集蚌舞资料,并认真研习,大胆创新,其表演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运用戏曲身段的扭动、跌、打、扑、腾、翻等,大大地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同时融入本地区广泛流传的淮剧、皮影戏、京剧等艺术手法,表演活泼生动、幽默风趣。 宝应河蚌舞亮相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 来源:非遗扬州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