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批准颁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中,扬州市共有50部古籍上榜,其中市图书馆47部,扬州市宝应县图书馆两部,扬州大学图书馆一部。 《凌溪先生集十八卷》 明嘉靖刻本就是其中之一。该书为明代的朱应登撰,明嘉靖刻本。朱应登号凌溪,宝应人,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十才子”,文本有重要的历史学术价值,印刷精良,书品良好。 朱应登,(1477-1526),字升之,号凌溪,宝应人。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也是明朝文学复古潮流的中坚人物,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十才子”,又为“弘治七子”之一,还与顾璘、陈沂、王韦并称“金陵四家”。他才思泉涌,落笔千言,诗宗盛唐,格调高古。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官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以副使提学陕西调云南,升迁为布政司右参政,所至以文学饰吏事。因恃才傲物,中蜚语,被罢免职务回归故里。死时年仅50岁,去世后李梦阳为他作墓志。 朱应登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他对《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有知遇之恩。他闲居乡里时,认为像吴承恩这样的天才少年,“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 《凌溪先生集》是朱应登的传世要作,这部古籍收集了凌溪先生各类文章,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物价值。书框高18.5厘米,宽14.4厘米,半叶十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同,四周单边,白口,双白鱼尾。版心镌书名和卷次、叶次,版心下镌刻工名。宝应县图书馆馆藏,存十八卷,线装,四册。首页序钤翰林院朱文方印(长宽各10.35厘米),每册正文卷端钤“宝应县/图书馆/藏书印”朱文方印。正文前为凌溪先生集叙。 宝应朱家是科举大家,宝应朱姓系明初由阊门迁入,与刘、乔、王并称宝应四大家族。朱家以诗书起家,忠厚传人,中进士计9人,其中朱家巷一支从八三公至清末产生了7位进士、12位举人、3位副榜和至少40位贡生。最为称奇的是,还出现明朝朱应登、朱曰藩父子,清朝时期朱士彦、朱士达、朱士廉兄弟三进士。朱家文人多,有“一门兄弟三进士,两代世家五车书”的美誉。 朱应登之子朱曰藩在学术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做官上清正廉洁,体恤安民。去世时,除了几箧书籍,竟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以至于丧事都无法办理,是一位谪戍九江的同乡资助才得以扶柩归里,九江人呼其“真父母”。朱曰藩与吴承恩齐名,史称“射阳湖上双璧竞爽”,创“金陵六朝派”,为“明嘉隆中流砥柱”。有明一代,金陵作为南都,因特殊的政治文化因素而成为人文荟萃之地,而此时的朱曰藩则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嘉靖三十四年(1555),杨慎为朱曰藩批选了诗集《池上编》,时人羡为“一时胜纸价,可谅百代传”,而朱曰藩则以自己为中心,在金陵诗坛聚集了一批杨慎的崇拜者,后来,明末清初诗坛的盟主钱谦益,将此举提升到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分庭抗礼的高度。钱谦益阐述金陵文学源流时说:嘉靖中,“朱子价、何元朗为寓公,金在衡、盛仲交为地主,皇甫子循、黄淳父为旅人,相与授简分题,征歌选胜。……此金陵之初盛也。”钱氏以金陵文学之初盛归功于朱曰藩一辈,不但如此,更誉曰藩为“金陵诸贤之首”,可见朱曰藩在当时文坛地位之隆崇。 来源:绿杨夜话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